美股暴跌,全球前500富豪集體失血的至暗時刻,股神巴菲特卻能逃出生天,並賺得盆滿缽滿。
彭博億萬富豪指數顯示,經歷了美股上週連續兩天的暴跌之後,全球最富有的500位大亨總財富蒸發超過5000億美元,創下該指數有史以來的最大雙日跌幅。然而股神巴菲特的投資卻穩如泰山,甚至逆勢上漲了127億美元,他也是全球十大富豪中唯一一位今年財富仍在上漲的富豪。
媒體這樣評價——巴菲特的投資策略成功為自己和旗下的伯克希爾公司股東擋住了因美國關稅政策所引發的市場動盪。巴菲特用一盤大棋,再次向世界證明——真正的投資大師,從不追風口,只握價值。
在美股估值暴漲、股市瘋狂的去年,巴菲特選擇了“穩”而不是“衝”。去年初,巴菲特就開始陸續大規模減持股票,增持現金。整整一年時間,他賣掉了1430億美元的股票,遠超2023年的410億美元,以及2022年的340億美元。而買入的只有90億,相比前兩年不斷地買買買,減持股票的策略可以說是非常激進。就連他長期持有的核心資產也未能倖免,巴菲特減持了蘋果公司和美國銀行這兩個伯克希爾的重倉股。這意味著他對當時火爆的市場並不看好,認為估值過高,不值得買入,於是選擇“靜觀其變”。
截至去年底,巴菲特手握的現金高達3342億美元,創下了歷史新高。這個數字甚至超過了可口可樂的市值,這也是巴菲特最鍾愛的長期投資之一。這一鉅額現金儲備,如今佔伯克希爾總市值約三分之一,充分說明巴菲特對2024年過熱市場的態度是多麼謹慎。

這一舉動曾引來無數質疑:有人說他“老了”,跟不上時代;有人認為他錯過了科技牛市。但巴菲特早已洞悉風險:標普500的市盈率比歷史均值高出67%,估值泡沫化跡象明顯;與此同時,美國國債收益率突破4%,債券的吸引力遠超高估股票。
他一如既往地踐行那句名言:“別人貪婪時我恐懼。”當關稅危機引爆市場,恐慌拋售席捲全球時,巴菲特的3340億美元現金成了最堅實的“護城河”。這不僅讓他免受衝擊,更賦予他在低谷時抄底優質資產的底氣。現金,在巴菲特手中,從防御之盾化作進攻利劍。

在投資界,巴菲特的名字猶如一座豐碑,屹立不倒。他被譽為“股神”,其投資智慧和人生哲學影響了無數人。
1930年,巴菲特出生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的一個普通家庭,他的父親霍華德·巴菲特是一位股票經紀人,母親則是一位家庭主婦。
從小,巴菲特就對商業和投資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與天賦。五歲時,他就開始賣口香糖,甚至還嘗試過把可樂瓶子回收再賣。十歲時,他已經開始涉足股市。青少年時期的巴菲特更是透過各種方式賺錢。

中學畢業後,巴菲特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財務和商業管理。兩年後轉學到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並在一年內獲得了經濟學學士學位。在大學期間,他透過自己的商業活動積累了將近1萬美元的財富。
後來,巴菲特拜師於著名投資學理論學家本傑明·格雷厄姆。格雷厄姆被譽為“價值投資之父”,他的投資理念對巴菲特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格雷厄姆門下,巴菲特如魚得水,學習到了價值投資的精髓。
1956年,巴菲特創辦合夥企業,他運用從格雷厄姆那裡學到的投資方法,專注於尋找被低估的公司進行投資,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業績。從1957年到1968年,這家合夥企業的年化回報率高達31.6%。
之後,巴菲特又收購了瀕臨倒閉的紡織廠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這家公司便是巴菲特投資全球的平臺。巴菲特運用自己的投資理念,將投資領域擴大到保險、銀行、媒體、消費等多個行業。
資料顯示,1965至2024年,伯克希爾每股市值的複合年增長率為19.9%,而1964至2024年伯克希爾的市值增長率高達55022倍。

值得一提的是,巴菲特在歷史上曾多次成功躲過美股暴跌。
1960年代末,美股因通脹壓力估值高企,巴菲特認為“有價值的投資機會數量和質量處於史上最低”。在1969年5月,巴菲特解散了他經營了13年的合夥基金,清倉全部美股,將資金返還給投資者。1970年美股暴跌35%,巴菲特成功避開危機。
1980年代末,美股在里根經濟學刺激下屢創新高,但巴菲特認為市場過熱,於是,在1987年股災前,巴菲特清空旗下保險公司投資組合中的幾乎所有股票,結果1987年10月股災爆發,標普500暴跌33%。
網際網路泡沫時期,納斯達克指數從1995年的743點飆升至2000年的5048點,巴菲特公開表示“看不懂科技股”,堅持不投資,2000年科技股崩盤,納斯達克兩年半內暴跌78%。
2007年次貸危機前夕,標普500市盈率突破25倍,巴菲特大幅減持美股,現金儲備增至440億美元,佔總資產25%,結果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