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年 5 月 20 日起,多家國有大行再度下調活期、定期及通知存款的利率,其中三年期和五年期存款利率分別降至 1.25% 和 1.30%。利率下行的趨勢已經十分明顯,這對於普通人的 “錢袋子” 有著不小的影響。面對這種情況,我們需要積極調整理財策略,才能保住辛苦積攢的財富。
存款收益縮水,影響幾何?
過去,把錢存銀行是多數人首選的理財方式,收益穩定、風險低。可如今利率持續下行,存款利息大幅減少。以 10 萬元存款為例,若存為三年定期,過去可能有 2% 的利息收益(2000 元),而如今只剩下 1.25%(1250 元),直接少賺 750 元。這讓靠存款利息補貼生活的人群,明顯感到錢袋子變癟,特別是習慣將錢存入銀行的中老年人,養老金增值變得更加困難。(關注全球資產配置加微訊號lang202501免費諮詢)
對於年輕一代而言,理財壓力也隨之增加。存款收益降低後,一些人想追求更高收益,嘗試炒股或購買基金,但這需要更多精力和專業知識,對理財小白來說挑戰不小。
調整理財策略,多元配置資產
低風險理財產品,穩健之選
在利率下行環境下,可適當配置一些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如國債、債券基金等,以獲取相對穩定的收益。國債由國家信用作擔保,安全性極高。例如,3 年期儲蓄國債利率約 2.8%,適合風險厭惡型投資者。債券基金主要投資債券市場,風險相對較低,收益較為穩定,純債基金年化收益可達 3%-5%。不過,投資債券基金要注意市場利率波動對基金淨值的影響。(關注全球資產配置加微訊號lang202501免費諮詢)
權益類投資,謹慎參與
對於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人群,可以嘗試將部分資金投入股市或股票型基金,但務必謹慎操作,注意分散投資,避免過度集中風險。股市波動較大,央行降息雖在理論上釋放流動性利好股市,但普通人投資股市要謹記 “三不原則”:不盲目追熱點,避免跟風炒作短期熱門概念,優先關注業績穩定、股息率高的藍籌股;不頻繁交易,減少因情緒波動導致的高成本操作,透過長期持有優質股票平滑風險;不槓桿投資,拒絕借錢炒股,防止因市場波動血本無歸。
股票型基金由專業基金經理管理,透過投資多隻股票分散風險。投資時可選擇長期業績優秀、投資風格穩定的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並且透過基金定投的方式,定期定額買入,分攤成本,降低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例如,每月定投 1000 元股票型基金,堅持長期投資,能在一定程度上平滑市場波動,分享經濟增長帶來的紅利。
保險產品,長期保障與增值
一些保險產品不僅安全性高,還能提供穩定的複利收益,適合作為長期理財的補充。比如年金險和增額終身壽險,年金險可以在約定的期限內,定期給付一定金額的保險金,為養老等長期目標提供穩定現金流;增額終身壽險的保額和現金價值會隨著時間不斷增長,在利率下行環境下,能鎖定長期穩定的收益。以新華人壽的快享福 3 號產品為例,在利率下行週期中,能夠提供每年固定的收益,同時賬戶餘額基本保持不變,為資金提供了更高的靈活性。不過,保險產品的流動性相對較差,前期退保可能會有損失,在購買時要根據自身的財務狀況和長期規劃合理選擇。(關注全球資產配置加微訊號lang202501免費諮詢)
提升財商,理性消費與開源
學習理財知識
在低利率環境下,提升自身的財商顯得尤為重要。可以透過閱讀理財書籍、參加線上線下的理財課程、關注金融市場動態等方式,學習基本的理財知識,瞭解不同投資產品的特點和風險,更好地把握投資機會。對於缺乏經驗的人群,也可以尋求專業理財顧問的幫助,制定適合自己的投資計劃。
理性消費,避免過度負債
存款利率下降,並不意味著可以盲目消費。要保持理性消費的習慣,避免過度消費導致債務累積。在進行消費決策時,思考是否真的需要該商品或服務,避免衝動購物。同時,關注政府、平臺發放的消費券,疊加電商比價工具,降低日常開支。例如,在購買家電、電子產品等大額商品時,可利用消費券和促銷活動節省開支。此外,要合理規劃債務,避免陷入高息債務的陷阱,如有高息的信用卡分期、網貸等債務,可嘗試將其置換為銀行低息消費貸,降低還款成本。
開拓收入來源
除了最佳化理財和控制消費,開拓收入來源也至關重要。在主業方面,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考取高含金量證書,如註冊會計師、一級建造師等,或學習 AI 工具、資料分析等熱門技能,提升職場競爭力,爭取升職加薪。在工作中主動梳理工作成果,結合企業因降息帶來的資金充裕期,與領導溝通調薪或晉升事宜。
利用業餘時間開展副業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果你有設計、寫作、翻譯等技能,可透過閒魚、豬八戒網等平臺接單;有特長的可以做家教、進行短影片創作;還可以嘗試低成本擺攤,如售賣手工製品、小吃,或透過直播帶貨賺取佣金等。透過多元化的收入渠道,增加家庭的總收入,提升應對利率下行等經濟環境變化的能力。
利率下行雖然給普通人的理財和生活帶來了挑戰,但只要我們積極調整理財策略,合理配置資產,提升財商,理性消費並努力開拓收入來源,就能夠在低利率時代守護好自己的 “錢袋子”,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為未來的生活提供更堅實的經濟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