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你做不到:我的半馬突破故事

2024年9月2日,星期一,勞動節不用上班。西雅圖的天氣多雲,不冷不熱,是個適合跑步的好天氣。
那天正好有一個小型的半馬賽事——Redmond Harvest Half。說“小”其實也不小,有500多人參加,其中甚至有國家級選手。最後,他還重新整理了個人記錄,成績是1小時3分鐘
這次半馬中,我也創造了個人的最好成績。雖然跟別人比不了,但和過去的自己相比,我還是挺驕傲的。這其中部分得歸功於我的男朋友S,這是我和他一起跑的第6個半馬。
S的速度要快些。在2023年9月中的Orca Half和10月底的Lake Washington Half,我們雖然一起參加了,但並沒有一起跑。那時我的成績都是2小時1分鐘。
之後,我們又一起參加了3個半馬(2023年11月底的Seattle Half、2024年3月的Cherry Blossom Half、2024年6月的Yellowstone Half)。每次S全程陪我跑完,偶爾還會在途中給我加油打氣。當他聽到我呼吸變重時,總會提醒我深呼吸。他在身邊一起跑,讓我在心理上感到跑步沒有那麼痛苦。我的成績是1個小時58分左右,其中黃石半馬有爬升582英尺,最終完成時間是1小時59分33秒。
經過這5次的積累,我越來越依賴S在我身邊的指導和陪伴。雖然我跑半馬的次數比他多,但從來沒有仔細研究過怎麼跑得更高效、更少痛苦。跑完就是我的目標,我從未想過如何最佳化過程。
2024年新年,我設定了一個目標,希望半馬成績能達到1小時52分鐘。到目前為止,我已經跑了3場半馬,成績都在1小時58分鐘左右。6分鐘對我來說像是一座高山,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實現這個目標,只是把它當作一個方向,儘量靠近。
現在讓我詳細說說這次半馬的過程,如何從輕鬆到痛苦,從自我懷疑到突破自我限制。
早上6:50,我們準備出門,本以為比賽8點開始,結果看郵件才發現是8點半。於是我們又在家待到7點半才出發。恰好我還能在家練習瑜伽,結束後上了趟廁所,感覺身體是輕盈的。
我知道這次半馬相比其他要輕鬆一些,因為路線平坦和天氣好,但也不確定會發生什麼。我們到場後,剛好趕上比賽開始時間。我們上完廁所,領取並寄存了物品後,便開始跑步。
跑前,我問S今天的策略是什麼。他說:“跑快一些,看看你能不能跟上我。
以前的半馬,我前幾英里通常跑得比較慢,用來熱身。但今天一開始我們就跑得很快,超了不少人。當看到400米的標誌時,我覺得挺有人性化,這是唯一一個以米為單位的距離標記。第一英里的配速是8分9秒,我擔心會不會太快。
第二英里的配速是7分57秒,比第一英里還快。以前的半馬我總覺得前3英里很痛苦,因為身體還沒完全熱起來,但這次感覺還好。我對S說:“要不要慢一點?如果這個速度繼續下去,我擔心後面撐不住。”但我發現慢下來並不容易。
第三英里的配速是7分52秒。快到第4英里時,S對我說:“不要看手錶,看了只會拖累你。”我之後就一直沒看手錶,想看,但控制住了沒有看。
第5英里時,我們看到對面已經有人跑回來了,差距有3英里。我看到前方有配速員帶隊跑步,但不知道是哪個時間的配速員。S讓我追上他們,但我的第一反應是:我追不上。呼吸很重,胸口右側有點緊,我們決定按自己的節奏跑。沒想到在6英里前,我們追上了1小時50分的配速員,更沒想到的是,不久之後我們還超過了他們。

6.5英里折返後,每一步都比前一步更艱難。到第9英里時,S對我說:“我要加速了,剩下的4英里你自己完成,就像我們上次在Lake Union跑的那4英里一樣。現在我們還有4英里,以8分半的配速跑完,你就能實現今年的目標了。你可以的!儘量不要被後面的1小時50分配速員超過。如果被追上,那就跟著他們跑,哪怕之後掉隊也不要氣餒。
一個人跑時,我心裡有很多懷疑。我不知道心率多少,呼吸一直很重,路線也不直,身體無法挺直。還有一個小問題是,我尿感很重,時不時擔心會不會撒在身上。
我不敢回頭看“敵人”(1小時50分配速員),不想被超過。這不僅是身體的考驗,更是心理的挑戰。每次聽到後面的腳步聲,我都以為是他們;當發現是其他人超過我時,我鬆了一口氣,但心情也複雜。

下次爭取挺直腰背跑完半馬

跑到12英里時,我以為已經到了13英里,有點崩潰。只能告訴自己,痛苦會結束的,快到了。我一直期待著看到400米的標誌。
好在我最終沒被1小時50分的配速員超過。當我看到終點線時,有人開始加速。我也想加速,但實在沒力氣了。到0.1英里時,我終於衝刺,儘管非常痛苦。我聽到了歡呼聲,但人群在我眼中已經模糊。衝過終點後,我直接躺在地上,感覺眩暈,像是缺氧。大口呼吸後,我感嘆道:天啊,跑完真爽!喝了點水後,我繼續躺著。
這次我做到了,而且超出了預期——1小時48分。我的“敵人”一直被我甩在了後邊。
其實,他們並不是我的敵人。真正的敵人是我的信念。我從來不相信自己能跑這麼快,賽前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我能在1小時50分內完成。
你知道自我限制的信念有多根深蒂固嗎?雖然我用事實證明了自己打破了對身體的認知極限,但如果讓我再跑一次同樣的路線,我不確定是否還能用同樣的時間完成。
恰巧在寫這篇文章時,我看到了一句話:
你一定會跑得越來越快的,不用擔心,也不用著急。
這或許是對的,但前提是需要保持一個良好的鍛鍊習慣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