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yings:
人容易在新年的伊始胡思亂想。這些天,我腦子裡總盤旋著不知從哪看來的這句話:
“你必須不再渴望擁有一個更好的過去。”
它讓我想起一些和時空穿越有關的故事。比如《神秘博士》裡,博士帶梵高去 21 世紀的法國,看梵高畫展。比如《午夜巴黎》,二流好萊塢編劇在塞納河畔邂逅海明威、達利和菲茲傑拉德。還有《哈利波特》,赫敏轉動時間轉換器,回到月圓之夜前,營救小天狼星。
這些故事往往指向遺憾、不甘,和對此時此刻的焦灼。
這些故事往往如此結尾:冒險結束,過去的一切歸於原狀,什麼都沒改變。
不知從何時起,我開始接受這樣的結尾。往事不可追,人力有限,無法螳臂當車,改變時間的流向。我們能下的功夫,只有此刻和未來。
我相信這並非一種消極。當你意識到人力有限,命運的金手指並非與你站在一邊時,你的人生才真正開始。
上禮拜,我在文章裡問了大家一個問題:
提問的一部分緣由,是我假期看了部電影,《金手指》。在一部名為“金手指”的電影裡,讓我動容的卻是唯一一個沒開金手指的角色——一個普通人,花 15 年時間,去對抗一個勢力遠勝於他的犯罪集團。
一個能堅定邁過 15 年的人,不會輕易回頭看。
翻看收到回答時,我不斷想起那句話,“你必須不再渴望擁有一個更好的過去”。
以下你將看到的,是 33 個人曾經渴望改變的過去。
有的人寫得很長,寫得令人心臟收緊。如果你也自認只是一個普通人,我希望你能讀完。它們中的有些回答,會讓你想要相信一些乍聽起來不那麼閃光的事情,比如堅持,比如努力。它們會讓你想要贏一次。
你在哪一刻意識到,
自己只是一個沒開金手指的普通人?
► 看到高考成績的那一瞬間。
@Anncy
► 發現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以及祖輩就是平民老百姓時。
@七梔
► 畢業第一份工作受挫,打電話向媽媽求助,問如果回老家能安排工作嗎。收到的回覆只有兩個字,“不能”,斬釘截鐵。
@好不好ivy
► 小時候,每次選跳舞的小朋友,總沒有我!
@璐璐
► 考研三次,每次都差一分。
@半日閒
► 非常用心非常努力寫的論文,比不上室友熬幾個大夜寫出來的。我可能沒有天賦。
@大樹
► 和同學一起面試心儀城市的心儀工作,同學選上了,自己落選了。
@手剝橙子才有靈魂
► 照照鏡子看自己,突然發現泯然眾人,家庭失敗,工作普通。18 歲時候高喊自己獨一無二,值得世間所有美好的那刻,彷彿是上輩子的事情。
@有枝
► 作為一個碼農五年才入門…好不容易入門了,生娃後就面臨了行業下行…頻繁被裁員頻繁找工作…
@煙兒
► 第三次去面試,她們找了個沒畢業的實習生面試我。
@林三歲
► 編制考試最後一關查成績,招 2 人,我排總分第 3。反覆看排名第 2 的那個名字,說不出話來。
@Tea
► 博士開題,成績倒數。做了二十幾年好學生,原來做差生是這種感覺啊。
@丸子
► 今年博士畢業了,以為自己是天之驕子。結果進了一家很卷的小公司,在完全沒經驗的產品部,每天做一些無意義的 excel 篩選工作,毫無成就感,也不敢離職。一直以為努力就能得到回報,走到現在,終於發現,我並非明珠,只是諾大城市的小小螻蟻。
@鯨三
► 記不清是哪個瞬間了。
@Lydia

► 和 hr 面談,被靈魂拷問:你覺得你適合這一行嗎?但我沒有轉行,我還在較真。領導曾經也不滿意我的較真,但他慢慢影響著我,也利用我較真的本性,取得了一些同事的認可。我也開始帶團隊了。
@豆小諾
► 大概就是上學的時候,別的同學唾手可得的東西,我需要用積攢了幾年的壓歲錢買到。一本詞典同學借了之後遲遲不還,我猶豫好久不敢開口詢問,那時我在想,是不是因為她輕易就能得到,所以覺得什麼都不珍貴。直到現在工作了,同齡人買車買房的也是大多數。現在的感受就是,是該學會接受自己的普通了。沒上過大學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所以感謝還有自考這條路。堅持了三年,後來每天下班後就學習一兩個小時,看網課,刷真題,很多次睡著了又爬起來繼續刷。還有一科我就考完了,只要自己是在努力,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算晚。
@G

► 1.考研一戰敗於心智和父母的時候。2.考研二戰敗於不夠努力的時候。3.考研三戰敗於分數線的時候。4.考研四戰敗於新冠和自己的時候。5.考研五戰,釋然,一場考試罷了。6.我還會繼續考的,直到考上。
@daidaiasc
► 中考的時候就已經意識到了自己是個普通人。不努力學習,就不會有更好的成績。工作多年,也只能死磕。早上起不來的床,白天做不完的事,晚上加不完的班,深夜睡不著的覺。難打交道的人,難吃的飯,難喝的水。寒冬的凌晨打不到的計程車,酷暑的中午找不到的陰涼處。領導的責備、同事的推脫、下屬的糊弄。還有什麼呢?太多太多。
@呦呦
► 踏入社會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個離家很遠的小商鋪做倉管跟單收貨員。早晨上班騎著單車,冒雨過馬路而地太滑重重摔在地上的時候,我覺得我摔進了無比真實的生活。
@Day
► 學了 16 年的英語,大學專業是國際經濟與貿易,最終從事了鄉鎮基層行政管理工作。感覺我的人生不但沒開金手指,還被金手指戳到了地上。剛上班的第一年,有時會加班到十點,通勤 40 公里,疲憊,但精神壓力不減,所以入睡困難,直到在某影片網站找到了寺院鐘鳴聲,聽著它才漸漸平靜入睡。新的一年想對自己說,堅持不了也沒什麼。堅持的意義在於每個堅持本身,而不是最終一定要達到的目的。
@Su梓椰

► 今年是我上班的第 10 年。剛畢業那年是行業巔峰期,我的工資水漲船高,恍惚讓我覺得自己可能真是個厲害的人。近一兩年才明白,個人能力無法與時代背景相抗衡。接受這樣的結論後,輕鬆了一些,不再因為外部因素而自責。繼續做一個熱情且努力的普通人。
@可可
► 從 2000 年律考開始,一路死磕,直到 2020 年透過法考。
@我自己
► 小升初差 0.5 分考入精英教資的“萬里班”。朋友差六分家裡找關係進去了,我沒有。高中畢業之後我去了大專,她去了復旦。十八歲之後家裡沒有給過一分錢,堅持攢錢供養自己讀大學,買房買車。別人嘲笑我摳門,但我想對他們說,“你看,我靠自己讀完了大學,買了房車,以後還會有更多更好的事情。”
@明天
► 工作十八年,想裸辭十七年。最難的一段時間,九點離開公司,十點到家太經常。失眠時閉上眼睛,滿腦袋都是明天必須要做的事情。一直堅持,想證明我可以,我是優秀的。最後做到了財務經理。很確定自己不喜歡這份工作,但還是安慰自己,可以做到經理已經很值得感恩了,工作就是付出會有回報的事情。
@木木夕
► 教師資格證從 2019 年考到了 2024 年。筆試第一次差 2 分,第二次差 1 分,第三次棄考,第四次透過,到 23 年面試,終於!我通過了!我終於做好了一件事!
@阿閆

► 一直都是那個沒被開金手指的人,無論是家境、智力還是其他……高中時候一心想考 985(是個非常俗氣的夢想,也許早已經爛大街了),想考南開,想去廈大。那時候真的是拼了命去高考,別人睡覺了我就去廁所做題,吃飯永遠不超過 15 分鐘,睡前腦子裡還在過題過單詞。但在我們縣重點高中,我的成績永遠是中下,高考不算考得好,選擇了一所外地的雙非。去報到的火車路上碰到了一個當地阿姨,聊天的時候無意說出“這個學校很一般很一般”。自尊心感覺受到了極大的傷害,躲進廁所就開始偷偷哭,心想我一定要混成人樣。大學四年一直有好好讀書,努力兼職,大四那年偶然得到了保研機會,偶然來到了一所 985,一個非常非常好的 985,甚至遠超我的想象。現在我已經非常非常滿意啦。雖然還是面臨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的窘況,但這已經是第二程人生的事情啦。
@今天橘子早睡了嗎
► 考公四年,屢戰屢敗。每次都敗在面試上。對於缺乏自信的我來說,開口說話一直是弱項。支撐下去的動力就是不服輸,每天睡覺,刷牙,活著,再堅持。堅持就是堅持,堅持不一定意味著目標的達成。但當你堅持了足夠長的時間後回首看,你會對自己有新的認識:原來你比想象中的要堅強、勇敢、義無反顧。
@芋頭兔子
► 等待考研複試結果的那半個小時,小小的走廊我踱步無數來回。這條路上遇到的困難真是太多啦,我感冒、貧血、內分泌紊亂,被一起學習的夥伴頻頻打擾,考前遇上了新冠。但我沒放棄欸,我發燒坐在了考場上,因為我相信,老天有眼。如今,我上岸啦,調劑到了一個還不錯的學校。老師說,看得到我眼裡的衝勁。
@xb
► 高中拿了三年的黃岡小縣城中學第一,高考出成績的時候勉強一本線。那一刻真的意識到,拼盡全力也沒辦法越過師資力量的鴻溝,我就是個普通的小孩子。畢業 6 年換了 3 次工作,從外企零售行業到網際網路行業再到半導體行業,從財務到運營再到產品開發專案經理,每一步都很難,努力攢錢,買到了自己的房子。或許我終其一生就是個普通的小孩,但那又怎樣?勇氣就是認清這個世界的荊棘,依然堅持熱愛生活。
@Sylvia

► 背後無人可靠,要扛起養家餬口的責任的時候吧。能躲嗎?躲不開啊,那就迎上去嘍。我媽說過,“不怕慢,只怕站。”我告訴自己,可以歇一歇,但是別就此停下。
@小羽毛
► 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從 2018 法考元年,每一年差幾分差十分差一分,終於在 2023 年底低分透過。看見成績的瞬間,“輕舟已過萬重山”。想對自己說, “你很少能贏,但偶爾也會”。
@知名王友
► 以前總是怨天尤人,呵風罵雨。我 2023 年關鍵詞是“接受”,2024 年我想做到“平靜”。
@理fe
► 我好像已經被拍打過無數次,早就接受了自己是塊普通礁石的事實。隨即我開始整理簡歷,刷起招聘軟體。我將奔赴儘管普通卻困難重重、金光閃閃的世界。
@且休休
【寫在最後】
最後,想分享一個聽過多次的故事:
罐頭是在 1810 年由英國人彼得·杜蘭特發明的。而開罐器則在 1858 年才於美國獲得專利。
人們常用這個故事來預示,重要的事情總是遲來一步,比如正義,比如人與人的和解。可能要耗費 10 年,20 年,或是 48 年。
最近一次聽到這個故事,是假期看電影的時候。《金手指》看到結尾,劉德華扮演的 ICAC 高階調查員耗費了 15 年時間,才將梁朝偉扮演的反派繩之以法。
15 年間,他的 8 次拘捕均以無罪釋放告終。面對對手充滿輕蔑的挑釁,他風輕雲淡地講述了罐頭與開瓶器的故事:
“有些時候,重要的事情總會被解決,只是需要時間。”

在他的口中,這個樸素的故事格外動人。或許在很多年前,他就已經意識到,眼前的犯罪集團是他這樣一個小職員難以撼動的。他只是普通人,沒有點石成金的勢力和好運。
但沒關係,時間會成為他的助力。普通人,也可以撼動盤根錯節的犯罪網路。
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在你熬過了漫長的灰心,得償所願時,你也能像他一樣,雲淡風輕地講起這個故事。
撰稿:梁珂 周七
責編:梁珂



晚禱時刻:
“悶身耕作,春天會看得見。”
@翻滾的雞腿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