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諾獎得主新警告:別隻卷STEM了!這類學科AI時代要崛起!

AI時代,文科反而更能打?
《紐約客》的一篇文章,麻省理工學院STEM領域的教授Sanjay Sarma 說:“我認為未來是屬於人文學科的。”
經濟學諾獎得主 Christopher Pissarides 也公開表態,稱不遠的將來,傳統意義上的數理化學科知識和技能,都會被AI取代。
他說:“人工智慧正在替代開發者的一部分工作,程式設計師不再是‘金飯碗’,生成式AI,正在讓大量科技公司員工直接下崗。比如,谷歌去年宣佈再次裁員,解僱了核心工程部門、Google Assistant、硬體和AR部門的數千名員工。”
這位勞動力市場經濟學專家,正在警告後代,不要一窩蜂地學習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專案;創造性技能和同理心兼顧的學科,更有可能在AI主導的世界中另闢蹊徑,未來不可限量。
面對充滿不確定的未來,學什麼專業才不會被淘汰,成了家長們反覆糾結的“永恆難題”。
↓預約直播↓
 哈佛社會學博士&UCSD導師線上解讀!
提到人文社科,你就想到“畢業即失業”,“只談風花雪月”?

人文社科是一個

相當龐大的學科

,可選擇的範圍非常廣泛,可交叉的學科不計其數。

它既包括語言學、歷史學、教育學、傳媒學等大眾熟知的傳統文科,也包括政治學、哲學、社會學等社科專業,還包括小語種、性別研究、美國亞裔文化研究等小眾的專業。

如果你在大學選擇了政治學或哲學,實話說畢業後拿到很高的起薪確實不容易。但如果你真正

掌握頂尖“人文社科”所培養的能力

,如:

溝通協調、時間管理、人員管理、解決問題的能力、共情力和策劃能力

,那麼相比只掌握基礎技能的理科生,你反而更具備成為高管的潛力和競爭力。

根據Payscale(美國薪酬網)資料,包括政治經濟學、外交事務、經濟學、政府學、歐洲研究、經濟與政治學、修辭學等在內的人文社科,中期職業年薪都能達到10萬美元以上。
如何“鎖定”最有價值的
人文社科方向?
學術界當然更加與時俱進,以美國大學為例,目前有很多名校已經開設了很多跨學科的本科課程,其中很多都能代表或者預示未來“學科融合”的新動向。比如:
卡耐基梅隆大學的人機互動方向,開設音樂與科技,科學、技術與公共政策等跨學科專業;
● 南加州大學藝術、科技與商業創新學院(IYA),每年招收25-30名學生,培養能在藝術和科技領域發揮創造力的優秀畢業生。
● 西北大學音樂學院和文理學院、文理學院與工程學院、傳媒學院與工程學院、教育和社會政策學院與新聞學院都有相應的雙學位課程。
……
能把文科見識和理工科技術結合起來的通才,才是今天最需要的,美國大學也深諳其道。
如果你想了解——
在AI時代,與AI相結合的人文社科領域都有哪些;

◎ STEM“後時代”,什麼學科能兼顧STEM的技術和“社會場景融合”;

◎ 還有哪些目前很小眾但未來不可限量的文科交叉領域;
◎ 美本申請交叉方向,要突出何種能力或技能才能脫穎而出。
為了幫助高中生“無痛選擇更適合自己的美本申請之路”,科研君聯合貓頭鷹名校出身、經驗豐富的導師們發起全新系列講座——
「美本申請科研加分寶典」
本週五北京時間21:00,將會為大家推出本系列講座第二期:如何用“有效科研”彎道超車——人文社科篇】,哈佛博士與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導師將分享"CS小眾美本申請真經”!
掃碼新增Leah學姐
傳送“”即可報名!

要想在AI時代搶佔先機,必須從高中階段就開始培養學生的前沿思維
STEM+X結合的跨學科研究,不僅能夠展現你的學術深度和廣度,還能凸顯你的創新思維、問題解決能力和全面素質。這種獨特的背景能夠讓你在美本申請中脫穎而出,吸引頂尖大學的關注。
貓頭鷹目前已開發多款“STEM+X”的交叉科研專案,尤其是“風頭正盛”的AI與人文社科的跨界融合,帶你無痛入門,搶先一步養成“跨學科思維”,兼顧人文社科的宏觀性思維,和STEM專業極具嚴謹性、實用性的技術知識!
3月已開啟熱招:
◎ 心理學與AI:認知科學與人工智慧的交匯

◎ 哲學與人工智慧:機器是否可以有思想
◎ 腦電波音樂:從EGG訊號到聲音的探索
4月即將開啟:
◎ AI+歷史:用自然語言處理挖掘歷史文字中的情感和趨勢/AI+社會學:網路輿情分析與熱點追蹤系統
◎ AI+歷史:文化遺產數字化與風格復原
……更多優質專案,敬請期
 正在熱招 
左右滑動檢視
掃描新增Leah學姐
傳送你感興趣的課程名稱,
如“腦電波與音樂”即可諮詢和報名!
貓頭鷹科研先修課/獨立科研
全年年曆
向下滑動檢視所有內容
貓頭鷹近期熱招專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