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穩定的「不穩定」,可能是邊緣型人格

提起邊緣型人格障礙來訪者,大多數心理諮詢師都會咯噔一下。
這樣的來訪,好像充滿了故事,但對心理諮詢師來說可能是一場職業生涯的碾壓。
更有前輩會善意地提醒,這類來訪(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非常常見,如果不仔細評估,嚴重的邊緣型人格障礙會成為心理諮詢師的「殺手」。
心理學家Marsha Linehan這樣形容邊緣型人格障礙:
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就像一個身上90%的面積被重度燒傷的人,他們的情緒沒有皮膚保護,輕輕的一個觸碰就會引發極大的痛苦。
喜愛的時候,如春風化雨,關懷備至。討厭的時候更是手腳相加,各種暴力。
甚至在對待自己的時刻,也會重複糾纏的模式,有時極度自戀有時又自我厭棄,時常在這兩個角色中切換。
01
什麼是邊緣型人格障礙?
人格(personality)個體在先天遺傳物質的基礎上,透過與後天社會相互作用而形成起來的相對穩定和獨特的心理模式。它具有獨特性、穩定性、統合性和功能性。
而,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也被稱為「情緒不穩定人格」,是一種人際關係、自我形象和情感不穩定以及表現出顯著衝動的心理行為模式(DSM-5)。
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穩定,而且是穩定的不穩定
特點一:穩定的「不穩定」
  • 情感上
邊緣型人格的人對於環境的變化是其敏感的。當他們在生活中面臨臨時的分離或者是計劃的突然更改,情緒上將發生不可承載的壓力。
當生活中發生可喜可賀的事情,又極端地把情景理想化,達到另一個情緒維度的極端。
這種情緒的變化在一天甚至是一個小時中都有可能發生,並且是在一個維度的兩個極端發生
  • 人際關係模式
由於對於情緒的不可控制,邊緣型人格的人在人際互動以及親密關係中往往無法或很困難與他人形成穩定且持續的關係
當對方對他照料有加時,他會將照料者或者情侶理想化。然而當他發現對方不能隨叫隨到時,他就會開始質疑他們之間的關係,他會變得十分敏感多疑,極端地貶低他們之間的關係。
這樣兩極的認知使他們的關係變得緊張、破裂。緊張破裂又會進一步給邊緣型人格患者帶來壓力,做出更不利於關係的舉動。
  • 自我形象和自我概念
邊緣型人格的自尊水平和對自我的認知,完全取決於與他人的親密關係,且經常會陷入理想化(idealization)和自我貶低(devaluation)的極端
與伴侶在一起時,對自我的評價很正常,甚至過於正性:“世界安好,我是最幸福的人。”
一旦與親密的人分離,就會陷入極度的自我厭惡,身也空了,心也涼了,自尊碎的連渣都不剩了,簡直一無是處,覺得自己根本沒有什麼留在這世上的必要。
特點二:極度害怕被拋棄
上述各種不穩定的根源,是邊緣型人格的人對於被拋棄的強烈恐懼。
被他人拋棄,對於邊緣性人格的人來說,可能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也是最無法接受的。
他們可能會努力逃避真實或者想象中的被拋棄,「你只要不離開我,要我怎麼做都行」是典型的邊緣型人格特徵
特點三:衝動易怒
爆發的憤怒
邊緣型人格的人就像活火山一樣,可能完全沒有預兆地爆發出情緒,而且情緒爆發的後果很嚴重。
當他們因為被拋棄而感到生氣、委屈、驚恐和憤怒時,他們會被這些壓迫性情緒所淹沒,從而失去自我控制。
有些時候這些情緒完全是不合時宜的,也許一個微小的批評就可能招來憤怒的爆發。
 衝動行為 
「衝動是魔鬼」用於形容邊緣型人格的人完全不是一句比喻。
衝動行為往往發生在被拋棄後:瘋狂購物刷爆卡,暴飲暴食都是輕者,嚴重者可能會有傷害自己的行為,故意參與危險的事情中去:例如飆車、藥物濫用。
如果再嚴重點,Ta可能會用自殘或者自殺來威脅對方不要離開。
原價799元,限時團購599元
👇點選文末【閱讀原文】檢視詳情👇

02
諮詢師如何展開有效干預?
以下是美國精神障礙診斷手冊DSM-5對於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 personality disorder,BPD)的診斷標準:
  • 瘋狂地努力逃避真實或者想象中的被拋棄;
  • 情感不穩定,明顯反應過度的情感;
  • 強烈的不穩定的人際關係模式;
  • 持續不穩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感;
  • 潛在的自我傷害行為或衝動行為;
  • 一再的自殺行為、威脅以及自殘行為;
  • 害怕孤單、慢性空虛感;
  • 短暫的妄想意念或嚴重解離症狀;
由於心理諮詢師職業的特殊性,有更大的機率遇見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那遇到這樣的人,心理諮詢師該如何治癒ta們呢?
1. 覺察我們的專業力量
對於邊緣型人格障礙者,你會發現他們心理層面如同二三歲的幼兒。無論諮詢師在工作中怎麼運用技術和人格的力量,來訪會在回應的時候表達“你這樣說的不對”(你餵給我的食物我不喜歡),這會令諮詢師感到非常的挫敗。
越是這種時候,反而需要諮詢師更多的思考和覺察:邊緣型人格障礙來訪者的成長環境從來都沒有穩定過,對於諮詢師的穩定他們也沒有辦法吸收。
需要諮詢師運用專業的評估與診斷方法先與來訪建立初步信任關係,在此基礎上再去和來訪討論工作方法和進度。
2. 涵養和抱持
邊緣型人格型障礙者的不穩定性會在諮詢中以各種方式出現。
比如:諮詢師覺得來訪者穩定了,工作可以進入到一個新的層面。但就在接下來的一次諮詢中,來訪不知道怎麼回事,突然塌方了。
這個過程就像養育一個高需求的寶寶,諮詢師需要安撫這個特別能鬧的孩子,拍一拍,哄一鬨,抱著走一走,當你把他的情緒穩定住了,才有可能冷靜地回顧整個諮詢,看看這對來訪意味著什麼。
3.討論的意義重大
誠然,我們所做的工作都是和來訪討論。但是,對於邊緣型人格障礙者,更多是和他討論例如嘔吐事件對於他來說意味著什麼?他是否會覺得舒服一些?覺得諮詢師給予自己的回應是合適的嗎?
這一部分雖然和其他來訪也會進行,對於邊緣型人格障礙者來說,是一個可以從現在回到過去的一種可能,對於來訪的地圖勘探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諮詢之所以艱難,是因為在邊緣型人格障礙者的探索途徑上,有太多的毀滅和摧毀性事件。我們要做的工作是安靜下來,聽一聽每一次的開始。
簡單心理Uni邀請中國臺灣邊緣型人格障礙治療一把手周勵志老師開發了《邊緣型人格障礙評估與治療30講》,為你帶來權威、全面的干預手冊。
👇上下滑動檢視課程介紹👇

《邊緣型人格障礙評估與治療30講》
臺灣邊緣型人格障礙治療“一把手”親授
8大必修模組 + 配套課件 + 30個精華小節
「理論」+「案例」手把手教你攻克重難點
原價799元,限時團購599元
👇點選文末【閱讀原文】檢視詳情👇
👇點選閱讀原文,檢視課程詳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