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都在用的這幾樣東西,一開始是給殘障人士設計的|亮馬橋小紀嚴選

小紀有話說:
我們生活在一個很大程度上是為那些能看、能聽、能走路、能說話的人而設計的世界。然而,這個世界對於另外13億殘障人士來說卻充滿了障礙。
為了減少他們的生活障礙,人們發明或改造了各種各樣的產品。如今,這些產品給所有人帶去了便利,你也一定在生活中用到過它們。
作者 | 亞克西
來源 | 果殼

打字機和鍵盤

學習、工作都離不開的電腦鍵盤,一開始是特意為視障者發明的。
19世紀初,義大利發明家佩萊格里諾·圖裡(Pellegrino Turri)發明了第一臺機械打字機,來幫助失明的菲維扎諾伯爵夫人寫作
這個打字機配有鍵盤和金屬臂,上面有凸起的字元,讓伯爵夫人可以不借他人之手寫下一封信。
不過,也有一種說法是伯爵夫人的哥哥阿戈斯蒂諾·凡託尼(Agostino Fantoni)發明了打字機,而圖裡只是改進了凡託尼的機器,並在1806年發明了複寫紙。
現在的鍵盤上,F和J也有凸起的小橫槓,方便你把手放在合適的位置。|kidskonnect.com
伯爵夫人的部分信件流傳至今,講述了她如何使用這臺打字機。這些信件使用的字型,也被認為是最古老的印刷體之一。
菲維扎諾伯爵夫人用打字機寫的信件|kidskonnect.com
彎頭吸管
彎頭吸管,最開始是為未成年人設計的。
美國發明家約瑟夫·傅利曼(Joseph Friedman)以直吸管為基礎,改造出了彎頭吸管。他的靈感來自於自己的女兒——他發現小女兒很難用直吸管喝到奶昔。
於是,他拿了一根直的紙吸管,在裡面插入一顆螺絲,然後用牙線裹在螺絲的螺紋上形成波紋。去掉螺絲後,經過改造的紙吸管能夠輕易彎過杯子的邊緣,讓小孩子更方便地喝到飲料。
1930年,彎頭吸管被髮明|invention.si.edu
彎頭吸管雖然不是專門為殘障人士設計的,但它卻深受醫院歡迎。這種吸管能讓臥病在床的病人輕鬆喝到水,不必擔心將液體吸入肺部而患上肺炎
塑膠彎頭吸管對於殘障人士來說非常重要。如今一些城市逐漸淘汰塑膠吸管,甚至頒佈塑膠吸管禁令,引起了很多殘障人士的抗議。
很多替代品都不具備塑膠吸管的屬性。比如紙吸管很快會爛成一團;矽膠吸管不能像塑膠彎頭吸管那麼靈活;金屬吸管不能彎折,拿來喝熱飲還有燙傷風險;可重複使用的吸管則需要清洗,給本就不便的殘障人士帶來負擔。
橡膠柄的削皮器
現在我們用的削皮刀,基本都有寬大的橡膠手柄,方便抓握。但是在三十多年前,人們只有金屬柄這一種選擇。
舊式金屬柄削皮刀|Crestware Professional
對於手握力不足、手指無法伸屈的人群而言,他們很難操作這種銳利的、扁平的手柄,甚至會因此受傷。發明者山姆·法貝爾(Sam Farber)正是基於這類人群的需求發明了寬橡膠手柄削皮器。
1980年的一天,山姆的妻子貝齊·法貝爾(Betsey Farber)在準備蘋果撻。但由於貝齊患有關節炎,她的指關節因疾病腫痛變形,無法很好地抓握削皮器,最終弄傷了自己的手。她覺得很沮喪,希望做家庭用品的山姆能幫忙設計一個好用的削皮刀,她自己也嘗試用粘土改造手柄。
山姆認為鋼製把手並不比其他便宜的材料更實用,於是他開始和合作夥伴達文·斯托維爾(Davin Stowell)一起拜訪關節炎患者,瞭解他們的需求。山姆發現,像小孩子需要抓大蜡筆才能牢牢地畫畫一樣,更寬大的手柄才能讓關節炎患者更好操控
各種形狀的手柄|Oxo
新的手柄需要用到特殊的橡膠材料,這樣手柄哪怕弄溼了也有足夠強的抓力。山姆和達文找到的材料被稱為Santoprene,當時主要用來製造墊圈,但能滿足製作手柄所需的效能。
最終,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有寬大橡膠柄的削皮刀,而這一切的最初,是為了讓25年前的一個關節炎患者也能輕鬆使用削皮刀。
路緣坡
路緣坡是一小節連線人行道與馬路的斜坡,雖然不起眼卻給人們日常出行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坐輪椅的人,推嬰兒車的人,拉旅行箱的人,都能不費力地透過路緣坡走上走下。
路緣坡人行道和大馬路|wikimedia commons
這種路緣坡在1945年才出現,為了方便輪椅使用者出行,密歇根州卡拉馬祖市建造了第一批路緣坡。在此之前,卡拉馬祖市中心路沿有15釐米那麼高。
路緣坡建造的發起者是當地有名的殘障人士維權律師傑克·費雪(Jack H. Fisher),他原本就讀於哈佛大學法學院。1943年,費雪在俄克拉荷馬州服役時受傷並落下殘疾,退伍時他從頸部到臀部都戴著鋼製支架,走路一瘸一拐。
面對如此高的路沿,許多佩戴著義肢的人常常會被絆倒。坐輪椅就更不便利了。於是,費雪向市委員會請願,才有了這種路緣坡。
到了1972年,在殘障權益倡導者的敦促下,伯克利市在一個十字路口安裝了路緣坡,這引起了全國範圍內對路緣坡的重視。自此,美國各地開始自發在公共空間安裝路緣坡。
殘障權益倡導者墊平了這十幾釐米高的障礙,許多人都從中獲益。你平常如果騎腳踏車或者電動車,也會經常用上路緣坡。
安吉拉·格洛弗·布萊克威爾(Angela Glover Blackwell)在2017年發表的斯坦福社會創新報告中,將這種“最初為無障礙為出發點的設計最終卻可造福廣大人類”的現象稱為“路緣坡效應”。
所有前面的發明設計都是“路緣坡效應”的體現,一開始為殘障人士設計的鍵盤、廚具等,最終惠及所有人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語音識別技術最早是為不能夠寫字的人設計,使他們能夠憑藉聲音把想法轉換為檔案記錄下來;有聲書最早則是由美國盲人基金會提出,他們用黑膠唱片錄製書籍幫助盲人群體“閱讀”。現在,語音導航、siri、有聲書和播客也並不專屬於有障人士,它們是我們大多數人生活中必備的輔助工具。
蘋果的輔助功能|apple.com
全球有16%的人有某種形式的身體障礙。而每個“無障者”,都可能隨著衰老變成“有障者”。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基礎設施和產品如果沒有考慮到殘障人士的需求,他們的社會活動範圍就會進一步受限。因此,現在越來越多的產品納入了包容性設計的概念,讓所有人都能使用。
考慮到這16%群體的設計,最終將使100%的人受益。
參考文獻
[1] 8 Everyday Items Originally Invented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https://science.howstuffworks.com/innovation/everyday-innovations/items-invented-people-with-disabilities.htm
[2]THE EVOLUTION OF ASSISTIVE TECHNOLOGY INTO EVERYDAY PRODUCTS
https://incl.ca/the-evolution-of-assistive-technology-into-everyday-products/
[3] The Curb Ramps of Kalamazoo: Discovering Our Unrecorded History
https://www.independentliving.org/docs3/brown99a.html
[4]The Curb-Cut Effect
https://ssir.org/articles/entry/the_curb_cut_effect#
[5]Pellegrino Turri Facts & Worksheets https://kidskonnect.com/people/pellegrino-turri/#Download_This_Worksheet
[6]Top 100 Global Creator – P89. Pellegrino Turri: Creator of mechanical typing machine
https://wcsa.world/news/world-creators-federation/top-100-global-creator-p89-pellegrino-turri-creator-of-mechanical-typing-machine
[7]Sam Farber, Creator of Oxo Utensils, Dies at  88
https://www.nytimes.com/2013/06/22/business/sam-farber-creator-of-oxo-utensils-dies-at-88.html
[8]The untold story of the vegetable peeler that changed the world
https://www.fastcompany.com/90239156/the-untold-story-of-the-vegetable-peeler-that-changed-the-world
[9]The Straight Truth About the Flexible Drinking
https://invention.si.edu/straight-truth-about-flexible-drinking-straw
*本文來自果殼(ID:Guokr42),未經授權不得二次轉載,如有需求請聯絡[email protected]頭圖及封面圖來源於“周鎣”。
溫馨提示:雖然我們每天都有推送,但最近有讀者表示因平臺推送規則調整,有時候看不到我們的文章~
歡迎大家進入公眾號頁面,右上角點選“設為星標”點亮⭐️,收藏我們的公眾號,新鮮內容第一時間奉上!
*文章觀點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