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農村女孩因太漂亮,懷疑自己是“富家女”,親子鑑定出來後全家沉默…

作者:拂蘇
來源:勵職派
ID:tmp_356139977
01
無意間翻到一則舊聞,讀來不禁唏噓感嘆。
今天分享給大家。
事情是這樣的:
長沙某小區別墅的一名住戶,突然向電視臺打去電話。
說最近總能看到一個女孩子在小區裡遊蕩,似乎在尋找著什麼人。
得到訊息後,記者第一時間趕往現場。
見到了這個名叫“陳麗”(化名)的21歲女孩。
她一身“時髦”打扮——
上身白色羽絨服,下身短裙靴子,孤零零地蹲在草地上。
見到記者到來,沒有半分驚訝,而是迅速打開了話匣子。
她說,自己從小就被父母虐待毒打。
無法忍受之下,才獨自跑了出來。
之所以來別墅區遊蕩,就是希望能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
為了證明自己所言不虛,她還給記者展示了手腕處用刀“自殘”的傷痕。
難道,這又是一齣人生悲劇?
隨著調查的深入,真相令所有人大吃一驚。
02
在記者陪同下,陳麗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
一進家門,陳麗口中所謂的“養母”唐愛英(化名)就開始數落女兒。
首先針對的,就是陳麗的工作。
她說,陳麗在娛樂場所陪酒,每天穿著暴露,濃妝豔抹。
這對於農民出身的他們來說,簡直難以啟齒。
聽著唐愛英的控訴,陳麗情緒開始變得激動。
她惡狠狠地回懟道:
“我不做這個事,還能做什麼?”
之後話鋒一轉,將矛頭指向自己的身世。
陳麗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不是這家的親生孩子。
且證據充分:
“我頭髮天生泛黃,他們(父母和哥哥姐姐)頭髮都是純黑的。”
“我這麼漂亮,不應該出生在普通農民家庭,應該是有錢人家的孩子。”
說著,陳麗就回憶起她的童年。
她說小時候讀書時,模糊記得她的親生父親來找過她。
但當時被唐愛英夫婦給趕走了。
至於她為什麼堅信自己是富家女?
是因為她覺得,唐愛英夫婦只是普通的農民。
以他們的能力,根本不可能在城裡買得起房,也供不起孩子讀大學……
所以她合理懷疑,唐愛英夫婦買房的錢,就是來自於她的“富豪親生父親”。
一定是他們用她來威脅 “富豪爸爸”,才得到了這些錢財。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很快就生根發芽。
這種想法讓她對唐愛英夫婦充滿了怨恨。
她迫切地想要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擺脫這個 “貧窮” 的家庭,過上富裕的生活。
於是乎,她天天逼問唐愛英,自己的親生父母在哪兒?
但得到的答案都是,“你是我們親生的”。
這樣的答案不是陳麗所需要的。
於是她開始在網路上積極搜尋有關“富豪尋女”的報道,還前往高檔別墅區打聽訊息。
日益增長的偏執,最終讓她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做親子鑑定。
聽到女兒要和自己做親子鑑定,唐愛英瞬間怒火中燒。
她放下狠話:
“如果要做親子鑑定,就跟你斷絕母女關係!”
但這樣的威脅,在陳麗看來就是心虛的表現。
所以她繼續不依不饒:
“我就是恨你一輩子,你不是我娘,我被你害的有多慘……”
看著女兒陳麗堅決的態度,唐愛英既憤怒又絕望。
她對著記者不停哭訴自己起早貪黑養大孩子不容易,並透露了一個關鍵資訊。
03
據唐愛英說,陳麗15歲時曾暗戀一個男孩。
可惜這段戀情未能善終,陳麗因此大受打擊。
起初,她和丈夫未對此事給予足夠重視。
直到不久後警察來電,說陳麗在鬧市區咬人。
他們這才意識到女兒出大問題了。
經過一番檢查,陳麗被診斷出患有精神分裂症。
關於這一病症,陳麗本人也得到了確認。
但她認為,自己的精神病已經得到控制,差不多要好了。
而且自己從事陪酒工作,就是希望把病治好:
“我學歷有限,做不了其他繁重的工作,娛樂場所工作自由,我有足夠時間休息。”
誰知這一決定遭到了唐愛英夫婦的強烈反對。
“他們不僅視我為洪水猛獸,還將我趕出家門!”
說到這,陳麗明顯充滿委屈。
所以她打心眼裡認為唐愛英是養母。
並覺得自己只要找到親生父母,就能被安排一個“正經”工作。
看到這,不難發現陳麗對唐愛英夫婦是有怨恨的。
她覺得他們不愛她,所以才生出自己“非親生”的猜測。
但事實真的這樣嗎?
為了解開女兒的心結,唐愛英最終答應去做親子鑑定。
在醫院門口,她試圖做最後的掙扎,哭求女兒和她回家。
但陳麗依然無動於衷,還拉著她反覆追問:
“你告訴我親生父母在哪裡?”
看著已然瘋魔的女兒,唐愛英忍不住嚎啕大哭。
三天後,親子鑑定有了結果——
陳麗和唐愛英親子關係成立。
對於這個結果,陳麗的第一反應就是“不相信”。
在反覆確認完白紙黑字後,她陷入了良久的沉默。
不知是在後悔對母親的絕情,還是對自己命運的惋惜。
慶幸的是,血濃於水。
最終唐愛英原諒了女兒,並決定安排她接受治療。
這是個溫暖的結局,令人無盡感嘆。
縱觀整個事件,你會發現:
無論是陳麗還是唐愛英,她們各有偏執,卻都陷入了“愛與不愛”的泥沼中。
在陳麗看來,父母不理解、不支援,就是不愛;
在唐愛英看來,女兒懷疑自己非要做親子鑑定,就是不愛;
但其實,愛與不愛,哪能如此簡單界定?
我注意到一個細節。
唐愛英看不慣陳麗那些暴露的服裝,在鏡頭面前不住一件件吐槽。
但女兒離家後,她沒有將那些衣服扔掉,仍保留在女兒房間。
如果是真的怨恨失望,大可以來個眼不見為淨,何必留著那些礙眼呢?
陳麗的行為動機更多地受精神疾病的控制,所以無法具體分析。
但在唐愛英身上,我看到了典型的“中國式父母”的特徵——
他們嘴硬心軟,習慣憑藉著自己的經驗決定孩子的人生。
而不試著去了解、去感受,孩子這麼做的真實原因。
我不懷疑他們對孩子的愛,但方式總有所欠缺。
對待叛逆的孩子,一味的激烈對抗只能適得其反,嘴硬心軟也只會加劇隔閡。
孩子走歪路很正常,如何正確地引導,才是真正考驗父母的難題。
在我看來,愛,就要說出口。
也唯有愛,才能軟化孩子身上的尖刺。
— E N D —
素材來源官方媒體/網路新聞。作者:拂蘇,本文經授權轉自微信公眾號“勵職派”(ID:tmp_356139977),據說關注勵職派的人都愛上了派叔有趣的靈魂。

你也“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