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種毀孩子的教育方式,父母一定要注意

狀元營
點選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報名諮詢:龍老師15110089360(微信)
“你學習總是很粗心!”“你做事總是很拖拉!”“你的成績總是不合格!”……
也許父母並未察覺,這樣的批評方式具有很強的威力,它往往會讓孩子把自己的缺點放大,進而變得消極、自卑,從而放棄自己,放棄努力。什麼樣的父母會毀了孩子?有以下幾種做法的父母要注意。
1、物質無限滿足
很多家長對自己過於“吝嗇”,對孩子過於“大方”的事情在我們身邊並不少見。這些學生中,有一半的家庭人均收入沒有達到當地人的平均水平。而一些經濟情況不錯的家庭,則更是“財大氣粗”,對孩子更是“有求必應”。
事實上,在物質享受上為所欲為的孩子很可能就是寒門逆子、紈絝子弟,他們少有責任心,愛講排場,比闊氣,而且等他們長大後,不知節儉為何物,更不會理財。
2、語言暴力
很多父母在氣頭上的時候,容易說出一些很難聽的話。雖然事後也會後悔,但說出來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已經沒辦法收回了。
而孩子聽到這些話後,自信心完全被擊碎,甚至會在潛意識裡覺得,自己就應該是個笨孩子,久而久之,就真的成了一個不愛動腦子的笨孩子。
而且,父母不要指望用粗暴的語言就能讓孩子改正錯誤,相反,這反而會讓孩子意識不到自己到底錯在哪裡了。
長期被父母語言暴力的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內向,越來越沉默,和父母的關係越來越疏遠,有什麼事都不會再與家人分享。
3、控制孩子
父母將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
孩子的人生只屬於他自己,父母能做的,只是在一旁協助,但不可以強迫孩子活成你自己心中的樣子。
父母經常對孩子說這種話,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負擔,覺得將來有出息養父母是自己一生的使命,從而忘記了自己真正的喜好和任務。
4、父母當孩子面吵架
你最怕爸爸媽媽的是什麼”?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媽媽生氣,怕他們吵架”。有一個答卷寫得很生動:“我最怕爸爸生氣,他生氣的樣子可兇啦!把媽媽都氣哭了,我嚇得像一隻小老鼠,心裡直撲騰,飯也吃不下去。”
父母以為孩子還小,夫妻間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對小孩子是無所謂的。
其實,孩子們那一雙雙亮晶晶的大眼睛,早已把父母在他們面前的一切言行都記錄下來了。
有些家庭,夫妻間爭吵不休,滿嘴粗話,甚至動手動腳,家庭氣氛經常處於緊張狀態,這在孩子的心理上形成巨大的壓力。
有些父母,長期感情不合,在家裡寡言少語,在這種氣氛中生活的孩子很壓抑,時間久了勢必損害他們的心理健康,會使孩子變得冷漠、孤獨、執拗、粗野,成為心理方面的畸形兒。
因此,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氣氛,是每一位有愛心的年輕父母應該謹記的。
5、父母失信、撒謊
家長說話不算數,多是因為學習而起,一些父母圍繞學習口頭承諾某些條件,但當孩子完成了父母的要求,父母卻在兌現時推三阻四。
孩子最討厭父母輕易承諾又不能兌現,言而無信,“捉弄”自己。
失信同時失威信,家長說話不算數,不僅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樣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甚至還影響孩子的自身形象。
它會讓未形成守信觀念的孩子覺得,一個人說話可以不負責任,答應別人的事情也可以不辦,這樣,孩子就很容易養成“輕率”、“無信用”的壞習慣。
成人後,這種"失信"的習慣會讓自己損失很多朋友和機會。
6、不耐心解答孩子提的問題
好奇是人類的天性,特別是在童年時期,好奇心特別重。但是不少爸媽對孩子的問題不加重視,沒當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個老師。
有的父母嫌孩子煩,三言兩語打發孩子,孩子也許還很小,但他也能感覺到爸媽的態度。
父母的冷淡會讓孩子以為自己不應該問問題,或者不應該問這一類問題,讓他對自己能力失去了信心。
如果爸媽在當時沒有時間回答孩子,也應該首先肯定孩子的提問,然後向孩子說明自己現在確實沒有空,並向孩子承諾在某個專門的時間來回答孩子的提問。
7、在客人面前指責孩子
人來客往,親朋好友相聚,談論各自的孩子,常常成為重要話題之一。
很多父母喜歡在眾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別人訴苦,說自己教育這樣一個孩子多不容易。
但孰不知,自己只顧著吹毛求疵地指責他的短處,博取別人的讚歎,而把孩子說成了“豆腐渣”。
這無形中,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沒人賞識他,例如學習不行,長相不行,交際不行,幹家務不行,讓家人為他受累,也覺得父母對自己不滿意,和父母逐步疏遠。
百戰歸來再學習
標杆課程(點選下方藍字瞭解)












報名諮詢:龍老師15110089360(微信)
北京大學課程(點選下方藍字瞭解)










報名諮詢:龍老師15110089360(微信)



報名諮詢:龍老師15110089360(微信)
“每一次讚賞,我都當成是喜歡”

—————已讚賞99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