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帥和尚:曾紅遍全國,名氣不輸古天樂,破吉尼斯紀錄,卻棄300億身家,剃度出家

01
驚世盜竊案
2008年3月24日午夜,香港大嶼山寶林禪寺的寂靜被打破。
值夜的道生法師在睡夢中聽見佛堂傳來金屬碰撞聲,提燈檢視時,只見一名黑衣男子正用工具撬動釋迦牟尼佛像手腕上的金鍊。
法師厲聲喝止,盜賊竟揮起鋼管砸向他的頭肩,情急之下,道生法師抄起門邊掃帚格擋,纏鬥中被鋼管擊中左臂,留下一道深可見骨的傷口。
盜賊趁亂翻牆逃離,現場只留下半截斷裂的金鍊與飛濺的血跡。
次日清晨,香港《蘋果日報》等媒體蜂擁而至,當鏡頭對準包紮著繃帶的道生法師時,眼尖的記者認出那張熟悉的面孔——他正是1996年TVB版《笑傲江湖》中飾演林平之的何寶生
訊息瞬間引爆娛樂圈,公眾譁然:
那個曾被封為“最帥林平之”的頂流偶像,為何會以僧人的身份出現在禪寺?
他消失的十二年裡,究竟經歷了什麼?
02
豪門貴公子的星光征途
1967年出生的何寶生,原生家庭背景顯赫。
父親何世柱從經營塑膠花工廠起步,在上世紀80年代透過地產投資迅速積累財富,巔峰時期何家控股的“寶生集團”市值超300億港元,在香港銅鑼灣擁有整棟寫字樓。
母親鄭佩佩(非演員)是嶺南畫派傳人,精通書畫與紫微斗數,常為香港富豪指點風水。
在加拿大完成室內設計學業後,何寶生因一次慈善晚宴上演唱《月亮代表我的心》被寶藝星唱片總裁賞識,1990年推出首張專輯《仲夏情懷》,其中《雨季不再來》成為香港電臺中文金曲榜周冠軍。
同年,他以“學霸藝人”身份考入TVB第十二期藝員培訓班,與古天樂、李若彤成為同學。
憑藉183cm的挺拔身材與清冷氣質,他很快成為TVB力捧物件:
1992年主演《新白娘子傳奇》(香港版)中許仙的姐夫李公甫,展現喜劇天賦;
1995年在《刑事偵緝檔案Ⅲ》中飾演高智商反派董岸風,與陶大宇對手戲被贊“眼神有戲”;   
1996年《笑傲江湖》中,他將林平之從純真少爺到復仇狂魔的轉變演繹得入木三分,尤其是自宮後眼神里的陰鷙與瘋狂,被金庸讀者稱為“最貼近原著的林平之”。
彼時的何寶生,是香港媒體筆下的“鑽石王老五”:
駕駛定製版法拉利F355出入蘭桂坊,與梁詠琪、陳慧琳等女星傳緋聞,甚至因在澳門賭場一夜輸掉800萬港幣登上頭條。
他曾在採訪中坦言:“那時候覺得人生就是派對、跑車、名牌,錢永遠花不完,但心裡空得像個洞。” 
03
林平之的隱喻
1996年拍攝《笑傲江湖》期間,何寶生曾三次飛往臺北拜訪金庸,卻均被拒絕。
後來他在自傳《戲夢人生》中透露,金庸託助理帶話:
“林平之的悲劇在於執念,你太像他,恐難出戲。” 
事實證明金庸的擔憂不無道理——劇中林平之目睹滅門慘狀時的崩潰,與何寶生現實中經歷的家族變故形成詭異呼應: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何家地產投資虧損超20億,父親一夜白頭,家庭氛圍驟變。
這場雙重打擊讓他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
他拉著搭檔呂頌賢拜訪寶蓮禪寺高僧覺光法師,當聽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時,當場淚流滿面。
1997年拍完《濟公》後,他拒絕TVB千萬續約合同,理由是:“在片場看到燈光師為了500塊加班費爭吵,突然覺得我們追逐的名利很可笑。”   
此後他沉迷計算機技術,2003年香港電腦節上,他帶領1908人在72分鐘內組裝998臺電腦,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
當媒體稱他為“商業奇才”時,他卻在後臺悄悄閱讀《金剛經》——此時的他,已在大嶼山寶林禪寺受持五戒,法名“道生”
04
捨棄億萬身家的修行
2005年農曆四月初八佛誕日,何寶生在寶林禪寺正式剃度,捨棄的不僅是何氏家族繼承人身份,還有名下5處豪宅(僅屯門別墅估值1.2億港元)、3輛限量版跑車。
他的禪房不足6平方米,陳設僅一張鐵架床、一套僧袍、半牆佛經,每日功課包括:
凌晨3:30 早課誦經(必修《妙法蓮華經》)
上午6:00 田間勞作(禪寺後山種植有機蔬菜)
下午2:00 為信眾開示(主要講解《心經》)
晚上9:00 止靜打坐 
2008年盜竊案曝光後,大批媒體圍堵禪寺,他只留下手書“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便開始雲遊。
有信眾在紐西蘭基督城教堂、加拿大溫哥華禪修中心偶遇過他,照片中的他穿著粗布僧袍,正在教當地華人包粽子、寫毛筆字。
曾有港媒記者追蹤至雲南雞足山,見他在海拔3000米的華嚴寺挑水砍柴,雙手佈滿老繭,卻笑稱“這比拍武打戲輕鬆多了”。 
如今的道生法師,偶爾會透過香港佛教文化協會錄製佛學講座影片。
在2023年釋出的《放下與自在》系列中,他談及往事:“年輕時以為擁有越多越自由,後來才懂,真正的自由是放下執念。就像林平之執著於復仇,最終毀了自己;而我執著於名利,同樣活得痛苦。”   
05 
公眾記憶中的雙重形象
當90後觀眾在短影片平臺重溫96版《笑傲江湖》時,總會在林平之自刎的片段下看到這樣的評論:
“他演活了林平之的瘋魔,後來自己也‘入魔’了?
“不,他是成佛了。”  
“對比現在小鮮肉的哭戲,何寶生當年在滅門戲裡的眼淚,是真的看懂了人間疾苦。” 
香港影評人黃國兆曾分析:“何寶生的皈依不是突發奇想,而是林平之角色的延續——戲裡的林平之在仇恨中尋求解脫,戲外的他在佛法中找到了真正的解脫。”
這種現實與藝術的交織,讓他的人生比任何劇本都更具哲學意味。
如今,寶林禪寺的客堂裡,仍偶爾有老影迷帶著《笑傲江湖》DVD求籤名,寺內僧人會微笑著遞上一張道生法師的書法書籤,上面寫著:“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這十二個字,既是對劇中人林平之的註解,也是對何寶生傳奇半生的最佳詮釋。
-End-
「如果覺得好看,歡迎點一個‘在看’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