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十三四歲的少年們,開始自稱「女性主義者」

Hi,大家好呀,婦女節又快到了,推薦兩部正在上映的女性電影《還有明天》《初步舉證》,評分都很高。前者描述了60年代的義大利女性的生存困境和覺醒;而後者則圍繞女律師泰莎展開,用100多分鐘的獨角戲,講述了司法體系中的女性處境和抗爭。
稍微有點感到意外的是,查看了一下某大城市的排片,在婦女節當天,居然這兩部女性題材的電影,排片量非常之少。當然,電影的排片量有多種考慮,但不得不說,這像是某種隱喻——將近幾百年過去,女性的聲音、女性的故事,或許依然並沒有充分地被聽見、被鼓勵。
但值得欣慰的是,無論如何,總有人在不懈努力,透過一個個文學影視作品,不斷呈現出豐富的女性敘事、女性形象。這讓我想到200年前的經典名著《簡·愛》——一部由女性來書寫、以女性成長為故事主線的作品。
出生貧寒、父母雙亡的簡·愛,畢業後成為家庭教師,並與莊園的男主人羅徹斯特相戀,經歷了一系列的波折,最終結婚生子。

/《簡·愛》劇照/
當我們在談論《簡·愛》時,更多想到的可能是浪漫的愛情、美好的結局、簡·愛的堅強獨立、敢愛敢恨……毫無疑問,在當時,這部作品打破了傳統的男性敘事,讓更多人看到了一個充滿魅力的女性形象。
但200年過去,女性的處境、狀態、訴求等,跟當時相比都有了很多變化,我們還該將《簡·愛》視作年輕一代和年輕女性的榜樣讀物嗎?我們又可以用怎樣的眼光去重新解讀、看待簡·愛的愛情故事?
這也是我們在L8思辨課堂上,會跟孩子們一起探討的問題。當我們跟孩子們聊《簡·愛》,不僅是在聊經典名著的人物刻畫、聊簡愛的形象為何如此深入人心,也會跟孩子一起探討:簡·愛和羅徹斯特,彼此真的適合嗎?羅徹斯特對待簡·愛的方式有哪些槽點?簡·愛最後嫁給羅徹斯特,這看似圓滿的結局真的平等嗎?
/C計劃L8思辨閱讀課《簡·愛》討論話題/
在故事最後,羅徹斯特的養女、簡·愛曾經的學生阿黛爾畢業了。“如果你是簡·愛,你會給阿黛爾怎樣的人生建議?”課堂最後的提問,炸出了許多驚喜。有女孩嚴肅寫下"經濟獨立很重要",有男孩認真提醒"要小心愛情裡的煤氣燈"。最動人的,不是答案本身,而是當十三四歲的少年自稱"女性主義者"時,眼裡閃爍的光。這些光,或許就是走向自由和自主的起點。
這些跨越時空的對話,最終凝結成給阿黛爾的成長備忘錄。在婦女節前夕,也想將這些建議和箴言分享給你,或許這些稚嫩但篤定的言論,也會在某些片刻,開啟你內心的光。
婦女節快樂!

/《簡·愛》劇照/
簡·愛不願意和自己不愛的人結婚,勇敢追求自由和平等的人生選擇,也引發著孩子們思考:獨立、自由、自愛、自尊的重要性:
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要保持獨立的思想。@小冥
終身持續學習,多讀書,豐富你的精神世界吧。@婉妤
當你能夠自主賺錢,擁有經濟來源,且有一定擅長的技能時。男人就不那麼重要了。@奕凡
生活中難免遇到討厭的人,此時沒必要花太多時間厭惡、咒罵他/她,最好敬而遠之,如果某一天發現他沒那麼可恨,就試著去接納,去理解。@可涵
個人價值不是由其他人說了算的,在對別人做出簡單的評價前,可以先試著換位思考,想想背後的原因;同樣,在別人對你如此時,也不用過於在意,而應該先思考是否合理@annie
不要因為失敗的愛情而否定獨立的自己。@浩楠
親愛的阿黛爾,你從小被嬌生慣養,但是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不會像我們一樣愛你,當遇到挫折的時候,多想著那些愛你的人,能給你更多勇氣。@潤禹
/《簡·愛》劇照/
隨著課堂討論,孩子們也逐漸意識到羅徹斯特看著完美,但實則有不少有忽冷忽熱和欺騙的語言。相比很多人對於愛情的美好渴望,孩子們對愛情的建議和忠告顯得非常理性!
記住,婚姻不是女性的唯一齣路。@常晨
婚姻中的雙方應該處於平等低位而非主從地位,即使一方在物質等方面的條件稍遜,也不該是ta處於低位的理由。@珈寧
不要因為金錢、地位等原因就開啟了一段婚姻,陷入無愛的關係無法脫身是很痛苦的,對雙方都有不良影響。@珈寧
如果在戀愛時,對方常常對你忽冷忽熱,或者是常對你表達否認的男人,千萬要分手!要相信自己的判斷。@辰栩
不管對方是有意還是無意,只要讓你感到不舒服的地方,就可以與他進行談話交流,不要因沉湎愛河,而失去理性。@笑笑
警惕關係中的操縱術(比如推拉、煤氣燈),面對喜歡的人對自己使用“操縱術”,要堅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訴求!@雅萱
沒有絕對完美的另一半,需要理性的溝通、不斷地磨合和互相的尊重。@Victoria
當感受到自己在婚姻中被PUA,遭遇不平等待遇時,一定要勇敢發聲。當情況嚴重時,也可以選擇離開這段不平等的婚姻。@子琳
如果你想找到一個伴侶,我希望你不要衝動,請你擦亮眼睛,觀察他、檢驗他是否適合做你的丈夫。每個人的愛好、追求的事物不同,物質或精神,這是你要考慮的。如果想要的幸福內涵不同,那麼再怎麼相愛,最終也一盤散沙。@柴一
/《簡·愛》劇照/
在故事最後,簡·愛擁有了一段美好的婚姻。但仔細想想:她除了是羅切斯特的妻子,她還是誰?她還有自己事業、自己的夢想嗎?結婚後的簡·愛還能充分去發揮自己的才幹和潛能嗎?囿於時代,作者其實沒能給簡·愛提供婚姻之外的歸宿和選擇。這也引發了孩子們對於女性處境的思考。
社會大環境的思想觀念,會影響到每個不同的小個體。就像19世紀的英國女性,她們的人生和婚姻並沒有很多選擇,她們被困於愛,不斷被不平等的婚姻所捆綁。這些困境卻正是當時人們忽略的。從某種角度來說,簡愛這本書是作者對於當時社會局面的反抗。
光靠少數人的甦醒和反抗,改變不了時代的大潮,但我們能做的,是儘可能讓更多的人們關注到這個現象@若清
詳細地分析過裡德府的女人們後,我發現她們都有困於無愛的婚姻中的因素。我更深刻地感受到女性在那個時代缺乏婚姻外的人生選擇,在痛苦的婚姻中掙扎。
看到了女性在那個時代的桎梏,我也進一步思考了如何打破桎梏:爭取婚姻外的更多選擇,持續學習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探尋人生的價值;可以思考自己和對方的核心需求,但沒有完美的伴侶,提倡真誠地溝通學習。追求婚姻中的平等尊重。@linda
不要相信那些所謂的“女性歸宿”言論。@Alan
女性的身份,並不是你能力不足的象徵,也不該成為別人貶低你的理由。@潤禹
我們身為女性,可選的道路比男性狹窄的多。但是你千萬不要灰心,大膽地去追求你自己的人生之路吧。不要害怕困難,去寫寫書、去講講話吧,把女性的魅力散發出來,別被不公平的生活逼瘋。@笑笑
不要放棄學習的機會,勇敢地尋找、探尋自己的人生道路,不要完全聽從或者服從身邊人所要求做的事,去勇敢地嘗試、果斷地表達,做真實的自己。@linda
在這個時代,女性身處許許多多不同的困境。她們困於婚姻,在無愛的婚姻中掙扎,在不平等的人生中痛苦,也許你嚮往一個浪漫的婚姻,美好的人生,我想對你說,自主、自強、樂觀、勇敢是你最有力的盾牌,也是一個女性最鋒利的寶劍。在婚姻之外,文學家、藝木家、政治家都可以是你的選擇。婚姻不是唯一的出路,女性意識終會覺醒,你也一定會迎來自己獨一無二的精彩人生。@沁怡
對於這部經典名著,你還有哪些不同於傳統的思考和解讀?也歡迎你在評論區留下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作者、編輯、校對:魚丸
排版:番茄

歡迎掃碼進入直播群交流~👇
C計劃也一直致力於透過思辨課幫助孩子打破性別規訓,收穫獨立自主人生。歡迎新增顧問老師獲取相關主題的專場直播入口。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給更多朋友~
關注C計劃
分享更多理性的聲音
👇🏻

C計劃8年潛心打磨一門課
C計劃思直播課批判性思維經典書深度閱讀為核心,幫助孩子懂閱讀、愛思考、善溝通、會選擇、負責任,適合小學一年級到高三學生
點選這裡檢視購買,越早購買,優惠越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