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素材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五道口江湖,投行圈子有補充
21世紀經濟報道3月1日文章《金融圈,再傳限薪令》(記者崔文靜),文章一齣,引發金融圈熱議。
其中一段提到:從某券商投行管理層、資深保代處瞭解到,當前業內流傳的券商最新限薪要求為:高管不超過375萬元,特殊人才可以特殊申請。對於何為特殊人才,目前還摸不著頭腦。
資深保代說:目前的裁員,是人員冗餘的必然出清;降薪,則使投行從暴利行業變為正常收入行業。待此輪降薪裁員結束、IPO節奏逐步回暖後,投行仍然是一份值得年輕人努力的好工作。

券商降薪潮:凜冬已至
2025年初春,上海某券商投行員工在社交平臺曬出稅後3000元的工資條,配文“三證在手,月薪三千”的自嘲迅速引發熱議。這張工資條像一枚深水炸彈,將沉寂許久的券商降薪話題再次推向輿論風暴中心3。從“百萬年薪神話”到“精緻窮”的集體焦慮,這場席捲證券行業的薪酬寒潮,不僅是一場數字遊戲,更折射出中國金融業轉型的深層陣痛與重構邏輯。
一、降薪潮:從“精英神話”到“去泡沫化”
券商薪酬的黃金時代始於資本市場狂飆的2015年。Wind資料顯示,當年券商人均薪酬高達79.81萬元,中金公司更以116萬元人均年薪成為“金融造富”的象徵。然而十年後的今天,這一數字已大幅縮水。
2024年資料顯示,頭部券商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人均年薪分別降至83.64萬元和81.96萬元,曾經傲視群雄的“百萬俱樂部”正式謝幕。而基層員工的實際收入更為慘淡:某頭部投行員工爆料降薪後到手收入腰斬,分析師稅後月薪甚至難以覆蓋深圳房貸。


這場降薪潮的根源,是行業生態的“三重擠壓”:
-
政策鐵腕重塑薪酬體系。中紀委“破除金融精英論”的定調、中證協《穩健薪酬制度指引》的落地,以及財政部對國有金融企業“限薪令”的嚴格執行,共同構成政策組合拳。監管層明確要求薪酬與長期業績掛鉤,禁止短期過度激勵,高管薪酬更成為重點調控物件。 -
市場寒冬倒逼成本收縮。2024年IPO募資額同比暴跌86%,僅54家企業上市;投行業務萎縮導致頭部券商自營收入銳減,經紀業務受成交量低迷拖累,傳統盈利模式遭遇嚴峻挑戰。某券商研究所甚至因虧損暫停獎金髮放,分析師被迫跳槽謀生。 -
技術革命重構人力價值。AI投顧、智慧風控等技術應用逐步替代基礎崗位,金融科技對高薪崗位的擠出效應日益顯現。某券商高管坦言:“過去依賴牌照紅利的‘人海戰術’難以為繼,薪酬體系必須與真實價值創造匹配”。
二、蝴蝶效應:行業洗牌與社會情緒共振
降薪潮引發的連鎖反應遠超經濟層面,正在重塑金融業的社會認知與人才格局。
對內,薪酬分化加劇組織撕裂。儘管高管層帶頭降薪(如中金高管薪酬降幅達56.3%),但“級別越低降幅越大”的差異化策略引發基層不滿。某券商員工吐槽:“高管降薪後仍有百萬年薪,我們卻要拿‘低保’養家”,這種對比催生的相對剝奪感,成為輿情爆發的火藥桶。
對外,人才爭奪戰暗流湧動。外資券商憑藉不受限薪約束的優勢加速挖角,某國際投行HR透露:“近期收到的內資券商簡歷同比激增200%”。與此同時,券商“增員不增效”的悖論凸顯——2024年頭部券商員工人數逆勢擴張超千人,但人均創收持續下滑,折射出行業轉型期的效率困局。
更深層的衝擊在於社會價值觀的碰撞。當“金融精英”的光環褪去,行業不得不直面公眾審視:某分析師“月薪1.9萬仍喊窮”的言論遭網民群嘲,反映出社會對金融業薪酬合理性的質疑已從行業問題升維至公平議題。


三、破局之路:從“規模崇拜”到“價值重生”
面對凜冬,券商行業正在尋找新平衡點。
短期陣痛中,頭部機構展現韌性。中信證券等巨頭透過投行業務逆勢增長(2025年1月股權融資規模創17個月新高)緩衝業績壓力7,中泰證券透過合併基金業務實現人均薪酬逆勢上漲41%4,證明差異化競爭仍存空間。
中長期轉型需重構價值座標。監管層推動的薪酬改革絕非簡單“砍薪”,而是引導行業走出“牌照依賴”和“市場β依賴”:
-
業務端:從通道業務向財富管理、跨境金融等附加值領域延伸,某券商透過家族辦公室業務實現客均收入提升300%; -
管理端:建立“基本工資+延期支付+股權激勵”的多元體系,將薪酬與合規風控、長期業績深度繫結; -
文化端:摒棄“精緻利己主義”,某券商將社會責任指標納入KPI,投行團隊主動下沉服務中小企業,重塑行業公共形象。
四、寒潮中的覺醒
券商降薪潮的本質,是中國金融業從野蠻生長走向高質量發展的成人禮。
當“靠天吃飯”的投機色彩褪去,當“精英特權”的敘事被打破,行業終將回歸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正如某投行老將的感慨:“過去我們賺的是市場波動的錢,未來要賺專業價值的錢。”這場薪酬革命撕開的不僅是工資單上的數字,更是整個行業價值座標系的重置按鈕。
凜冬或許尚未結束,但雪融之後,真正具備專業能力、合規意識和創新精神的機構,必將迎來涅槃重生。
最後,作為券商出身的投行君,祝願每一個同仁,不管遇到什麼行業難題,都能心中有火,眼裡有光。
苦難是花開的序曲,冬天總要為春天作序。
對此,您怎麼看?
期待您在留言區文明理性釋出高見,留言點贊最高的朋友,掃碼文末投行君微信,可以獲得投行圈子精美商務揹包一個。
感謝耐心閱讀,歡迎順手點個“在看”
投行圈子私密交流圈將打造投行圈最靠譜的人脈拓展平臺,並組建多個私域社群,根據會員職業及愛好,進入(投行業務交流、專業學習、股權投資、資管、業務推廣、上市公司高管、銀行、海外資產配置、單身脫單、摜蛋等等)相關社群。目前已超過5000位精英會員,各位老鐵速來掃碼集合。
要想每天都能看到我們的文章,記得點亮“星標”


↓點選關注投行精英對話視窗回覆“乾貨”,獲得投行乾貨大禮包↓

商務合作、投稿、資源對接,金融同仁入群請掃碼新增管理員投行-滌生。

我正在「投行圈子」和朋友們討論有趣的話題,你⼀起來吧?點選閱讀原文,加入投行圈子知識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