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所有油車,都能上華為智駕”。
文丨王笑漁
中國汽車行業一度形成這樣一個共識:燃油車做不了高階輔助駕駛智駕。這主要是出於對燃油車操控響應、電子電器架構設計上的不足的考量,認為其難以匹敵電動車的高階智駕輔助駕駛表現。但從 2025 年開始,上汽奧迪想透過與華為的合作打破這一局面。
上汽奧迪 A5L Sportback 是首款搭載華為乾崑智駕技術的燃油車,將於 2025 年上海車展上正式亮相釋出。新車將支援高速 NOA、城市 NOA 以及 AVP 泊車等高階智駕輔助駕駛功能。

上汽奧迪營銷事業副總經理謝施奇向我們獨家透露,從 A5L Sportback 開始,上汽奧迪後續的燃油車型都有望搭載高階智駕(組合)輔助駕駛。(下文以 “輔助駕駛” 代)。
不是所有油車,都能上華為智駕
“我們與華為合作不是跟風”,謝施奇告訴我們。在 2022 年初,上汽奧迪就與華為開始在輔助駕駛智駕方面開始合作。當時,上汽奧迪品牌成立才一年,首款車型 A7L 也剛上市不久,而華為的輔助駕駛智駕方案還沒量產上車。
初代的上汽奧迪 A7L 當時就搭載了 1 顆雷射雷達,能實現 L2 級輔助駕駛能力。當能力再往上提升時,以往的分散式電子電氣架構,各系統獨立執行,透過冗長的線束連線,訊號傳輸速度慢,遇到了阻礙。
燃油車的 “先天短板”,在 2025 年之後得以解決。奧迪推出了全新的 PPC 平臺(全稱 Premium Platform Combustion,譯為豪華燃油平臺),相較於上一代 MLB Evo 平臺,最大的升級之一就是電氣架構。
A5L Sportback 首發搭載了奧迪最新的 E³ 1.2 電氣架構,全稱是全 “端到端的電子架構(End-to-End Electronic Architecture)” ,透過 5 個高效能計算平臺實現算力集中,可以控制包括驅動系統、駕駛輔助系統、資訊娛樂和舒適功能、安全系統和後臺連線在內的所有車輛功能。
除了減少傳統分散式架構中 ECU 的數量之外,資料傳輸效率也有大幅提升。該架構還採用了千兆車載乙太網作為通訊主幹,資料傳輸速率是傳統 CAN 匯流排的數百倍,可支援雷射雷達等高精度感測器的即時資料流傳輸。
“華為選擇奧迪,也是看重這個架構。” 謝施奇告訴我們。新的架構能夠承載輔助駕駛智駕在電車上所需要的速度、操控和靈敏度,透過對發動機、車身穩定系統等功能進行協同控制,搭配第五代 EA888 發動機和 quattro ultra 四驅系統,能夠實現高階輔助駕駛智駕的迅速響應。
“在 A5L Sportback 之前,沒有一款燃油車能夠真正搭載高階輔助駕駛智駕,是因為它們沒有這樣的電子電氣架構和反應速度。” 謝施奇說道。E³ 1.2 電子架構可以透過行動網路實現 OTA 遠端升級並擴充套件新功能。此外,其可擴充套件、可更新、高功能整合度的特性,滿足了面向未來的電子電氣架構的特性,有效解決了由雷射雷達、計算平臺在內高階輔助駕駛智駕系統的功耗。
在架構之上, A5L Sportback 搭載了第五代 EA888 發動機,應用了 MHEV Plus 48V 超級輕混系統。其有兩個電機,一個是啟動電機,一個是集成於變速箱後的 PTG 電機。前者用於啟動發動機,後者則可以輔助發動機輸出動力,並進行動能回收。除了能幫助到日常操控之外,這兩個電機甚至可以讓使用者體驗到部分電車的使用場景。
“當 48V 超級輕混運作的時候,用的是小電機,小電機就跟電車一樣,支援低速純電行駛,純電泊車,純電空調等功能。” 謝施奇說,這套輕混的加入,能夠最佳化高階智駕輔助駕駛系統表現,使燃油車也具備遠端泊車、跨樓層記憶泊車等功能。
豪華燃油車,開始反撲智駕
“奧迪跟華為的智駕合作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 謝施奇說,華為在合作的過程中也認同奧迪的百年造車基因,特別是對於豪華和品質追求,所以選擇奧迪來做第一款搭載高階輔助駕駛智駕的燃油車。

目前,市面上已明確搭載華為乾崑智駕系統的車型至少有 10 款以上,覆蓋豪華品牌、新勢力及自主品牌。以往,其他搭載華為乾崑智駕方案的車型,駕駛效能會趨於一致。但奧迪的駕乘感受會有所不同,因為底盤機械素質的關係,在加速、制動和轉彎的時候,能夠明顯感知到差異。
謝施奇認為,“A5L Sportback 在實現高階輔助智慧駕駛的同時,又能讓使用者感受到澎湃的動力和指哪開哪的操控,這種人車合一的機械素養,是它最大的不一樣。” 在他看來,奧迪積澱的機械素質,加上華為強大的算力以及對中國道路大量的技術積累,這個強強聯手的組合能讓使用者感受到不一樣的駕駛智駕體驗。
真正實現差異化體驗的部分在於控制。華為的智駕方案,在感知和規控層面都趨於標準化設定,不同合作車企的差異之處主要在執行層面。謝施奇拿輔助駕駛智駕流程舉了個例子,華為作為智駕大腦來即時計算判斷,奧迪獨有的 VMM 集中控制域就像小腦一樣指揮。
VMM 的全稱是 “車輛動力管理系統”,管理著奧迪對整車所有的動力輸出。一腳油踩下去,發動機給多少動力,都由該系統來進行管理。輔助駕駛智駕系統給一個訊號,VMM 系統就會對應地執行。而這套系統也正是確保奧迪駕駛質感的關鍵,並且很多使用者追求的 “德味” 也是源自於此。
“以後使用者無論選擇哪種能源形式,都應該有一個智駕選項”,謝施奇告訴我們。根據使用者調研顯示,很多使用者在追求燃油車特別是豪華燃油車的機械素質之外,他們也想享受到高階輔助駕駛智駕,而且他們還對智駕的安全性有著極高的要求。 他還認為,應該打破智駕在行業裡面的固有認知,高階輔助駕駛智駕不僅限於新能源車,在燃油車上也可以做深化應用,使用者不需要在高階輔助駕駛智駕和動力形式上做二選一。
不同於新能源車型把雷射雷達頂在頭頂,上汽奧迪 A5L Sportback 採用了嵌入式雷射雷達的設計,保證了車身外觀的完整性,這也是其對美觀性的堅持。感測器零件總數達到了 32 個,包括 2 顆雷射雷達、12 個高畫質攝像頭、6 部毫米波雷達和 12 個超聲波感測器。“這個數量其實比當前一些搭載華為智駕的車還多”,謝施奇說。如此多的感測器數量,是上汽奧迪對安全性的另一種突破。

在軟體的開發標準上,雙方則各有堅持。奧迪對高階輔助駕駛智駕系統的測試會看更多極限工況的表現,比如專門設定雨雪天的場景,甚至會精細到溫度設定。而華為擅長的是對中國典型工況的理解,讓該系統更好地適應中國複雜的交通環境,比如人車混行、異形紅綠燈等。上汽奧迪對這套高階輔助駕駛智駕的評定標準有一個黃金三角 “安全、舒適和效率”。
從上汽奧迪 A5L Sportback 開始,會有更多燃油車型反撲智駕。“我現在已經看到友商在做相關的高階輔助駕駛智駕了”,謝施奇告訴我們,在上汽奧迪的產品融合了華為的高階輔助駕駛智駕之後,友商也在看這套系統的表現。他認為,高階輔助駕駛智駕這件事情最終跟能源無關,“中國整個大趨勢裡面依舊還有三分之一的客戶還喜歡開油車。”
但謝施奇也承認,上汽奧迪的智慧化轉型速度,跟中國車企相比肯定不算快。而作為歐洲車企做這麼大的革命性突破,已經算夠迅速了。他說:“必須要仔細地去打磨驗證車輛的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因為我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一定要做好可靠性驗證。”
“標籤” 煥新,上汽奧迪的重任
奧迪品牌在一代人心中是成熟、穩重的代表。但上汽奧迪的產品卻煥新了奧迪的 “標籤”。 從品牌首款產品 A7L 到最新力作 A5L Sportback 和 AUDI 品牌首款量產車,上汽奧迪始終在傳遞 “年輕、科技、豪華” 的品牌形象。
“A7L 是一款蠻好的車,現在基本上除了傳統 56E 之外,第四的 C 級轎車就是它”。謝施奇告訴我們,有 90% 的 A7L 車主年齡在 35 歲以下。作為品牌的首款產品,去年在市場終端銷量同比增長超過 106%,它對品牌形象建設起到了關鍵作用。
但上汽奧迪 A7L 這款車在上市初期之所以表現未能達到預期,原因有很多。比如,就因為它沒有沿用歐洲版 A7 的 Sportback 掀背造型,而遭到了大量的質疑。謝施奇承認,上汽奧迪之前確實在營銷、溝通上面也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網上的吐槽,掩蓋了產品優勢。”“
在 A5L Sportback 上,他們吸取了教訓。謝施奇說,從產品定義初期,他們就將 A5 最經典的元素提煉出來,再參考了中國消費者對於心目中 A5 的思考和預期。
比如,它沿用了歐洲原版的 Sportback 造型。但針對中國消費者的使用場景,在保持保持 與前兩代 A5 一致的 0.59 黃金軸長比(軸距和車長的比例)的基礎上,對車進行了加寬加長,兼顧了美學、空間和操控。另外,新一代歐版 A5 是傳統車門,但上汽奧迪的 A5L Sportback 沿用了上一代 A5 經典的無框車門,他們認為這才是轎跑的靈魂所在。
上汽奧迪希望 A5L Sportback 能夠透過高階輔助駕駛智駕、顏值、動力,更多地去吸引原來比較忠誠於新能源、忠於智慧駕駛的客戶。他們認為,“A5L Sportback 能夠讓已經購買電車的客戶,覺得這臺車有我所需要的高階輔助駕駛智駕,同時也有不一樣的機械素養,也想試一試。” 謝施奇說道。
當越來越多車企在喊 “in China for China” 的口號時,上汽奧迪已經交出了新一份答卷。A5L Sportback 對於上汽奧迪來說,還有更深的戰略意義。謝施奇說:“我們步入到使用者價值去驅動整個組織。所以無論是跟華為的合作,還是車型的設計,其實都在以使用者需求作為核心的指導意見。”
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中國市場,上汽奧迪今年除了 A5L Sportback 這款產品,手裡還握著全新品牌 AUDI。去年 11 月,我們已經對新品牌的概念車進行了首發報道,量產版將於本月的上海期間首秀,屆時我們也會持續關注。

AUDI 品牌首款車型是中型純電車,奧迪團隊主導設計、底盤調校,上汽團隊則負責電動和智慧技術及車型投產。在謝施奇看來,“AUDI 以一個新能源新秀的身份,非常謙卑但是又非常自信地參與到新能源大浪潮中,因為在中國智慧化和電動化的浪潮趨勢是必然的。”
謝施奇向我們透露:AUDI 首款車型釋出之後,在未來 2-3 年內會陸續推出中大型的 SUV、中大型的轎車,都是新能源車型。而在燃油車型上,上汽奧迪四環品牌未來兩年會陸續推出多款車型,都是基於 PPC 平臺,所以都有望搭載高階輔助駕駛智駕。
他還透露,A5L Sportback 是油車客戶為主,對於機械素養、駕駛效能有更高的要求。而 AUDI 的客戶則是對新鮮事物比較敏感、好奇心強、樂於探索的年輕先鋒人群為主,喜歡數字化和多元化的體驗。“我們未來的產品型譜,就是讓客戶有多樣的選項,但終究有一款能夠滿足你的需求。” 本次上海車展,這兩款新產品的亮相,無疑對上汽奧迪而言,是一個歷史性時刻。
題圖來源:上汽奧迪
– F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