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給智慧化時代交出的最新答卷:啟用“AUDI標”,與上汽技術合作

頭圖來源 | AUDI官方
作者 | 蘇   鵬
11月7日,奧迪正式釋出新豪華電動品牌AUDI,AUDI品牌首款概念車AUDI E也同步首發。
新品牌的釋出也意味著奧迪在中國市場開啟了一段新的合作模式:與上汽集團合作,與中國先進的智慧電動產業相融合,融合中國成熟的電動生態系統和供應鏈。加速量產一款能夠迎合中國消費者的產品。
在這段合作中,雙方傾注各自核心優勢,奧迪扮演產品和技術的主導者,確保AUDI品牌專案的所有產品都傳承奧迪DNA,延續奧迪對豪華細節的把控和追求;上汽集團為AUDI品牌進行本土供應鏈、生產製造等支援。
這種模式帶來的最大好處是可以極端壓縮新車的研發專案週期。
從5月20日奧迪與上汽簽署合作,到170余天後首款產品AUDI E概念車首發亮相,再到明年上半年下線量產。AUDI品牌專案將一輛車的開發週期壓縮到12個月,比目前新車常規的開發週期縮短了6個月左右。據AUDI品牌專案內部人士稱,目前這輛概念車已經接近95%的量產。
首款概念車AUDI E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落地。“正是這種全新模式,極大提高了我們的決策速度。這也決定了為什麼我們的產品更新週期能夠縮短30%。”宋斐明說。
在36年前進入中國市場的奧迪,曾憑藉大膽的本土化措施,拿到市場主動權。如今智慧化下半場的競爭悄然打響,奧迪似乎又開始用熟悉的策略吹響反攻號角。
不過這一次,奧迪的處境要更嚴峻。
一輛不像奧迪的“AUDI”
經典的四環LOGO並未出現在AUDI E概念車上,在未來,AUDI品牌專案所有車型都不會採用四環LOGO。
但你並不能否認這是一輛原汁原味的奧迪車。
首先從品牌基礎上,奧迪官方一再強調,“AUDI字母標這個品牌屬於奧迪,而不是中國的合資公司,也不屬於合作方上汽。”
在奧迪百餘年品牌歷史中,奧迪的品牌LOGO多次從“AUDI字母”向“四環”切換。兩種LOGO交疊出現在奧迪厚重的歷史長河當中。但奧迪品牌進入中國以來,其便一直使用“四環”標,如今採用“AUDI字母”標,似乎也意味著面對產業變革的浪潮,奧迪也將重啟一段新的篇章。
來源:網路
AUDI E概念車的設計主要由德國英戈爾施塔特的設計總部完成,融合了奧迪對數字化和智慧化時代前沿趨勢的思考。
比如,AUDI E概念車從外到內都跳脫出傳統奧迪中規中矩的設計。AUDI E概念車定位為一款B級Sportback(Sportback是奧迪的御用詞,意為奧迪掀背轎跑車)。設計靈感來源於奧迪的經典跑車,奧迪TT。
外觀方面,AUDI E概念車沒有采用經典的六邊格柵設計,而是採用封閉式前臉,四周輔以無數塊微小的三角形燈源。並且新車還採用了電子後視鏡和隱藏式門把手。
車身尺寸方面,AUDI E概念車長寬高分別為:4870 毫米、1990 毫米和 1460 毫米,軸距為 2950 毫米。
來源:AUDI官方
內飾方面,AUDI E概念車也摒棄了繁雜的設計,貫穿式的中控大屏承擔了車內所有的操作功能。中控臺中央放置了一個類似蔚來的NOMI語音互動助手,該虛擬形象具有個性化記憶、行為選擇等多種定製化功能。
為了保證駕駛位方便操作,奧迪還在中央扶手臺放置了兩個滾輪和一個 Touch bar,方便駕駛員操作螢幕互動。
除此之外,新車再無任何按建設計。不過為了彰顯奧迪品牌的豪華感,AUDI E概念車的內飾佈置了大量實木面板,以彰顯中國潮流文化。
在這場專案合作中,上汽扮演技術支援的角色。AUDI E概念車採用的是奧迪與上汽合作打造的“智慧數字平臺(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打造的首款高階智慧網聯電動車型。該平臺專為中國市場開發,採用智慧分割槽電子架構,可支援下一代智慧車輛功能和整車OTA升級。
硬體配置上,該平臺內建高通驍龍5奈米8295晶片,算力高達30TOPS,確保使用者獲得高畫質的AUDI數字介面體驗。
奧迪汽車股份公司管理董事會主席兼技術研發董事高德諾強調:“聯合開發的智慧數字平臺為我們的新品牌AUDI打造面向中國使用者的新一代先進智慧網聯汽車奠定了基礎。”
AUDI E概念車也在這套平臺上傳承了奧迪的quattro駕控樂趣。比如,雙電機電動 quattro 驅動,零至百公里加速僅需 3.6 秒;標誌性的奧迪懸架系統,配備後輪轉向、連續減震控制(CDC)及空氣懸架;前沿的轉向系統,確保車輛在城市交通和蜿蜒狹窄路況下均保持靈活敏捷。
據悉,新車的底盤調校均由奧迪德國總部主導。
開放且高強度的研發策略
AUDI品牌專案負責人宋斐明曾表示,“奧迪上汽是獨立於上汽奧迪合資公司的一個新專案,致力純電新車研發。”
在關於電動化的上半場,奧迪一度被流程拖累。奧迪E-tron系列產品由外資方主導,在電動化競爭最激烈的疫情三年,身處德國的外資方對中國市場的變化後知後覺,這也導致e-tron系列與中國市場脫軌。
進入智慧化下半場,拳拳到肉的市場博弈仍未緩解。價格戰引導著車企拼成本,技術戰引導著車企強勢壓縮一輛新車的研發週期。據業內人士透露,有車企計劃拋開新車的中期改款策略,“以4年為換代週期,週期內每一年左右做一次小改款。”
置身高強度的市場競爭,奧迪只有拿出更卷的態度才能挽回頹勢。
這似乎便是AUDI品牌專案合作的初衷,該專案電動車的開發工作由奧迪、上汽及上汽大眾團隊共同參與。專案的CEO是宋斐明,他與奧迪中國總裁平級。“這不是一個試點專案,而是面向未來數十年產生深遠影響的長期專案。”宋斐明如此強調奧迪上汽的重要程度。
相比於兩家合資公司,AUDI品牌專案擁有更靈活的決策流程。宋斐明每週要向奧迪董事會彙報專案進展,遇到重大政策問題,宋斐明還可以直接向高德諾彙報,並且作為全球CEO的高德諾,也親自參與到了這個專案之中,給予研發支援。
這大幅縮短了奧迪上汽專案的流程鏈條,同時還能確保AUDI品牌專案的所有產品都傳承奧迪DNA,延續奧迪對豪華細節的把控和追求。
來源:奧迪官方
據悉,AUDI品牌專案採用了中德兩支團隊交替工作的模式,雙方團隊以每天近乎“24小時”不間斷地向前推進。比如,專案德國團隊在工作時段提出方案和建議,並在中國時間與中方團隊進行討論和反饋,這樣的接力模式使得專案幾乎可以全天候推進。
這一點從首款概念車AUDI E的開發速度中便能窺見一二。奧迪上汽專案於今年的5月20日簽約,半年後的11月7日便已經全球亮相。AUDI品牌專案內部人士告訴未來汽車Daily,AUDI E概念車已經95%以上接近量產,並計劃在明年上半年正式上市。
在產品端,奧迪對於合作抱有完全開放的心態。
“只有敢為人先,才能成為引領。”宋斐明表示,“奧迪非常尊重也非常希望能夠吸納來自中國廣闊的汽車生態體系中每一個對我們有幫助的夥伴。”
值得一提的是,品牌內飾設計負責人Thibaut Dereymacker曾在蔚來任職6年,負責過蔚來ES6專案,
汽車生態體系中,最大的幫助夥伴是上汽集團。依託數十年的本土造車經驗,上汽擁有豐厚的供應鏈儲備資源,並且這次,上汽將供應鏈資源全面接入AUDI品牌專案。除了提供供應鏈資源外,上汽還將位於上海安亭的上汽大眾現有生產基地進行升級,未來生產AUDI品牌專案。
在關鍵的動力電池系統和智慧駕駛供應方案上,寧德時代和Momenta分別為AUDI品牌專案提供解決方案。而Momenta背後最大的股東則是上汽集團。
三電和智慧駕駛是奧迪品牌的短板。在關鍵的動力電池系統和智慧駕駛供應方案上,寧德時代和Momenta分別為AUDI E概念車提供解決方案。
AUDI E 概念車搭載了一塊來自寧德時代的100千瓦時三元鋰電池,採用 800 伏充電技術。滿電狀態下的CLTC續航里程超過700公里;充電10分鐘可使續航里程增加370公里。
智慧駕駛方面,AUDI E概念車搭載了一顆雷射雷達,Momenta提供的智駕解決方案可實現高階駕駛和泊車輔助功能,適用於高速公路和城市路況。
敏捷開發,藉助中國合作伙伴的幫助實現關於電動化和智慧化的快速補課。奧迪在中國市場拿到了反擊的底牌。據悉,在未來三年內,AUDI品牌專案將推出三款純電動車型,覆蓋 B 級和 C 級市場,以完善奧迪在華的產品矩陣。
親愛的讀者們,不設定星標,很容易錯過我們的推送,也無法看到封面圖片。請星標“未來汽車Daily”,及時接收每篇推文,期待為您帶來更多更專業的行業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