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值新春佳節,貓盟先祝大家新年行大運,送上小昭的賀圖:

最近一個梗又流行了起來:十二生肖裡沒貓不要緊,所有生肖都可以由貓來代勞。

那麼蛇年,能不能讓貓來扮演蛇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食肉目哺乳動物的身材,看看誰才是正宗的“水蛇腰”。

赤鏈蛇 ©大貓

為何我家的貓這麼長?
“像蛇”的標準有兩條,一個是身材,細長的才像蛇,要不然只能扮演日本傳說裡的野槌蛇。一個是活動能力,蜿蜒靈活才像蛇,長頸鹿的脖子雖長,沒有人說它像蛇的。一個哺乳動物如何能夠“做到”像蛇呢?首先要了解哺乳動物的身體結構。

貓盟在雲南拍到的坡普竹葉青 ©心悅
蛇“拉長”自己的身體,主要是靠增加脊椎的數量,蛇的脊椎能超過100個,但哺乳類尾椎之前的椎骨數量一般都控制在27到32個。身材變細長,只能靠拉長頭部或椎骨,或者減短肋骨把自己變細,比例上顯得長。食肉目動物裡最細長的是鼬和雪貂,美其名曰“鼬條”,在鼬科之外,林狸科和靈貓科也“出產”極端的長條身材。
貓在長度上並不極端,但許多養貓人都可以作證,貓不但能伸得很長,而且彎曲度很高,這要歸功於它的“水蛇腰”。

貓科動物脊椎的腰椎段特別長,最長的能佔到軀幹脊椎(腰椎和胸椎,不算脖子和尾巴)的一半,而且脊椎靈活性很高,獵豹背部後段的彎曲度可以達到130°。相比大貓(豹屬),小貓的腰椎佔比更大(也就是腰更長),而且彎曲更靈活。所以你覺得你家的貓“蛇裡蛇氣”也屬正常。

這隻豹貓成功展示了“貓是液體”

從鼬條到海豹球
一種動物腰身的粗細和靈活性,跟它的生活方式緊密相關。大部分食肉動物都有點像蛇,因為一般而言,相比於有蹄動物,食肉動物的脊椎要靈活一些。
食肉類脊椎上下彎曲的角度,平均比偶蹄目多23°,比奇蹄目多38°。但有蹄類脊椎旋轉的能力更強。
這可能反映了不同的運動策略:食肉動物專注於直線加速,腰身一弓一伸,往前猛躥,而有蹄動物特長急轉彎,在關鍵時刻甩掉捕食者,自然紀錄片中常見的獵豹追逐瞪羚就是典型的例子。獵豹作為在速度方面特化最極端的貓,“水蛇腰”也是修煉到了極致,它的脊椎的腰椎部分是貓中最長的,背部後段的彎曲角度可以達到130°。

獵豹奔跑中脊柱大幅度起伏,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另外,一些中小型的偶蹄目脊柱也有相當高的靈活度,如上圖的黑斑羚,而食肉類也不是全都“矯若遊蛇”。
網上有一種說法是,像奇幻作品裡那樣騎狼(或者老虎、獅子)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大到足夠騎上去的狼也不行。因為食肉動物奔跑中脊椎起伏顛簸太厲害,坐不穩。其實像狼和斑鬣狗這樣的耐力型捕食者,追逐獵物靠的是長距離小跑,奔跑過程中腰幾乎不動。不過,犬科動物和鬣狗的不同是,犬科的脊柱也可以相當靈活地起伏,用於短距離衝刺和撲擊。人工培育的靈緹犬,身材和獵豹酷似,也是纖腰一握,它背部後段的彎曲角度可達100°。

短距離奔跑時犬科動物也有不錯的靈活性 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所以,如果真有一種可以騎上去的犬科動物的話,騎著慢跑還是可以的,但衝刺就要受罪了。
鼬科包含了一些最像蛇的食肉目選手,不但細長,而且靈活。松貂的背部後端上下彎曲角度可達160°。修長的身體不僅幫助鼬和貂鑽隙穿縫,可能也讓它們能以小體型壓住較大的獵物。但身子太長會影響步態,所以它們經常是採用彈跳或者半跑半跳的方式前進。

因為腿短腰長,黃鼬奔跑呈現一跳一跳的步態
而最不像蛇的陸地食肉動物,則是體型的另一個極端——熊。熊的體型都很一致,身體短粗,而且脊椎不靈活,跑動中很少起伏。脊椎最穩定的陸地食肉類,也是最大的食肉類——北極熊。
最後講一下“水蛇腰”的另一個反面,食肉目中最大的胖子——鰭腳類。海豹、海獅和海象原先屬於鰭腳亞目,現在屬於犬形亞目下面的熊型下目。
奇怪的是,海豹的體型跟陸地食肉動物是反的。個兒小的鼬纖細,個兒大的熊粗壯,海豹卻是個兒小的粗壯,個兒大的(相對)纖細。最小的貝加爾海豹基本是個球,而體長3米重300多公斤的豹海豹,居然有幾分“矯若遊蛇”的風采。

貝加爾海豹:胖怎麼了?吃你家米了?圖片來源:Igor Derevskov / inaturalist

豹海豹修長的身材不亞於蛇 圖片來源:NOAA Photo Library
這可能是為了在保溫和減阻之間做出平衡。小個頭的海豹需要保持體溫,所以必須長得圓一點,而大個頭的海豹體溫不容易散失,就可以長得細長些來減小阻力。

貓盟在張掖拍攝的紅沙蟒 ©大貓
由此可見,貓確實在cosplay蛇方面是有些天賦的。當然,如果你家主子和貓盟小胖一樣是隻胖貓的話,那蛇就不用想了,改為cosplay海參吧……

小胖:很好,今晚就來拆你工位。
參考文獻
[1] Belyaev R I, Nikolskaia P, Bushuev A V, et al. Running, jumping, hunting, and scavenging: Functional analysis of vertebral mobility and backbone properties in carnivorans[J]. Journal of Anatomy, 2024, 244(2): 205-231.
[2] Law C J. Evolutionary and morphological patterns underlying carnivoran body shape diversity[J]. Evolution, 2021, 75(2): 365-375.
-End-

成為貓盟月捐人,共守中國荒野
………關於貓的生理,你還可以讀………
更多:


長按二維碼關注貓盟,記得給我們標🌟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