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雲南易武州級自然保護區升級的必要性

去年的10月國家林草局釋出了《關於全國自然保護地整合最佳化情況的公示》,不瞭解當時具體情況可以看看這篇舊文:《這五天,你喜歡的野生動物急需你的關注!》,在其中貓盟提供了關於雲南易武保護區調整的資訊,當時有許多朋友同提交了自己對此次調整的意見。然而時至今日,易武保護區要如何轉型依然懸而未決。
易武保護區,全稱是西雙版納易武州級自然保護區。什麼叫州級自然保護區呢?西雙版納的全稱是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屬於地級行政區劃單位。所以州級自然保護區其實就相當於市級自然保護區,級別比省級自然保護區還要低一級
易武保護區的功能區劃圖
下面回顧一下易武保護區的建立和調整過程:
2013年初,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有關專家在經過詳細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向西雙版納州人民政府提交了“關於在易武—勐伴區域建立州級自然保護區的建議”。
2014年4月11日,西雙版納州明確保護區名稱為“西雙版納易武州級自然保護區”,隸屬關係為西雙版納州人民政府委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管理的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
2021年,為了協調解決管理的問題,版納州將易武保護區的管轄權從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脫離,劃歸勐臘縣林業局管理。
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易武州級自然保護區的區點陣圖 圖片來源:《中國雲豹種群分佈現狀與關鍵棲息地資訊更新》
2024年10月15日,國家林草局網站釋出《關於全國自然保護地整合最佳化調整情況的公示》,其中對於雲南西雙版納易武州級自然保護區的整合最佳化情況為:保護區面積由333.1247平方千米,調整為310.6614平方千米,整合最佳化的結果為“保留/轉型/降級/被並/拆分/撤銷”中的“轉型”
也就是說易武保護區既不會併入臨近的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不會保留原狀,剩下的可能性只能是是要麼升級為省級保護區,要麼便不再是自然保護區,而是成為森林公園之類的自然公園。
保護價值極高的寶地
但如果來數一數易武保護區的家底,客觀地看易武保護區的生態價值應該屬於哪一個級別的保護地呢?它又需要哪種強度的保護呢?
首先,易武保護區儲存著大片中國邊緣熱帶區域的熱帶季雨林、山地雨林和季風常綠闊葉林,是東南亞熱帶植被向北的延伸,是很多熱帶物種分佈的北緣,也是國內熱帶動植物區系集中分佈的區域和一個代表。這樣的自然區域,在我國如今僅分佈在雲南省南部沿國界線附近,所以每一塊都彌足珍貴,具有重大的保護價值。
易武的山林
保護區內共記錄到陸棲脊椎動物共30目99科379種,包括哺乳動物10目29科63種,鳥類16目50科252種,兩棲類2目7科25種,爬行類2目13科39種。這其中光是進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名錄的獸類就有十一種
易武保護區的國家重點保護哺乳動物
1.金貓 2.豹貓 3.豹
4.豺 5.雲貓 6.雲豹
7.熊狸 8.大靈貓 9.長頜帶狸
10.斑林狸 11.食蟹獴 12.小靈貓
13.黃喉貂 14.小鼷鹿 15.中華鬣羚
16.北豚尾猴 17.亞洲黑熊 18.黑白鼯鼠
保護區內還記錄到維管束植物共161科1666種,其中:蕨類植物31科194種,裸子植物3科7種,被子植物127科1465種,被子植物含雙子葉植物111科1188種,單子葉植物16科277種。分佈有國家Ⅰ級保護植物藤棗、篦齒蘇鐵、雲南蘇鐵3種,國家Ⅱ級保護植物中千果欖仁、合果木、董棕等14種。
易武地區的海拔較高,易武鎮的海拔就有1300米,易武保護區的山更是崎嶇陡峭,這大大增加了大面積開墾土地的難度,因此也躲過了早些年的橡膠大開發,從而保留下來不少天然林。
易武保留下了寶貴的原始森林
雲豹的避難所
天然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詞,我們知道有很多動物都很依賴天然林,比如雲豹就是一種對林冠層鬱閉度高的森林高度依賴的物種,用白話說就是雲豹需要很多很多的大樹,顯然高林齡的天然林比人工補種的次生林更能滿足雲豹的需要。
2019年在易武拍到的雲豹
但在今天的中國,符合這種條件的棲息地已經很少了。Petersen等(2020)研究認為,2000-2020年間中國雲豹的適宜棲息地面積減少了97%。據文章《中國雲豹種群分佈現狀與關鍵棲息地資訊更新》的研究(關於這篇文章,你可以閱讀《如何證明一隻黑天鵝或雲豹不存在?》來了解更多),歷史上我國共有17個省有云豹分佈,而如今僅有云南、西藏二省的5個保護區還有切實的雲豹分佈的證據,且全都是緊鄰邊境的跨境種群。
可以說曾經遍佈我國南方的雲豹,如今的生存狀況已經危如累卵了。而這5個有云豹的保護區中就有易武保護區。
這篇文章同時還指出,一個可持續的雲豹種群至少需要800平方千米高鬱閉度的森林,易武保護區僅有300多平方千米,面積看起來不太夠。但是,易武保護區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它的南邊還連著另一個保護區。
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425平方千米,看起來面積不小,但實際上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由勐臘、尚勇、勐侖、勐養、曼搞等互不相連的5個片區組成的,在生態功能上與一個完整連續的保護區還是存在差別的。其中勐養片993平方千米,勐侖片112平方千米,勐臘片929平方千米,尚勇片305平方千米,曼搞片73.04平方千米。
易武保護區緊挨著的是勐臘片區,這兩個片區加起來的面積是超過800平方千米的,再加上鄰國寮國的棲息地,這個區域是完全有可能養活一個健康的雲豹種群的。
2019年在易武拍到的雲豹
同時透過地圖不難看出,西雙版納保護區最大的兩個片區,勐養和勐臘中間相隔甚遠,未來若想重新使這兩個片區相連,位於中間南北跨度41千米的易武保護區便顯得十分重要,易武保護區可以成為許多珍稀物種重要的交流通道。
保護力度亟待提高
易武保護區的生物多樣性家底和它重要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最起碼也應該繼續作為一個保護區而存在。
讀到這裡,可能有很多讀者還不清楚自然保護區和自然公園有什麼區別,它們是我國自然保護地的不同型別,但是保護的級別不同,因而保護的力度也不同。
易武的鳥:1.蛇雕,2.朱鸝,3.綠翅金鳩,4.捕蛛鳥,5.絨額鳾,6.八聲杜鵑
2019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將自然保護地按生態價值和保護強度高低依次分為3類。
一是國家公園:是指以保護具有國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為主要目的,實現自然資源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陸域或海域,是我國自然生態系統中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部分,保護範圍大,生態過程完整,具有全球價值、國家象徵,國民認同度高。國家公園受到最為嚴格的保護。
二是自然保護區:是指為了保護典型生態系統、拯救珍稀瀕危野生生物物種、儲存重要自然歷史遺蹟而依法建立和管理的特別區域。自然保護區的管理和保護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保護區內嚴格限制人類活動,也有著較高的保護強度。
三是自然公園:是指保護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自然遺蹟和自然景觀,具有生態、觀賞、文化和科學價值,可持續利用的區域。包括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海洋公園、溼地公園等各類自然公園。
易武的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1.綠林蛇,2.多線南蜥,3.麗棘蜥,4.花狹口蛙,5.三索錦蛇,6.紅瘰疣螈,7.坡普竹葉青 
從上文的描述中不難看出,易武保護區裡有著典型的、重要的且在我國十分稀有的生態系統,同時這裡對於拯救多個瀕危物種起著關鍵作用,它完全符合一個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的天然條件,甚至值得再升一級劃入規劃中的亞洲象國家公園。而如果把一個生物多樣性如此之高並且庇護著諸多瀕危物種的保護區轉型為自然公園,則與指導意見完全不符。
另外,易武保護區還面臨著巨大的保護挑戰,要想應對這些挑戰,無疑需要更為強有力的政策法規來保駕護航,以及更多的保護資源的投入,而這些不是自然公園可以做到的,需要更高的保護級別。
易武的哺乳動物:1、2.黑白鼯鼠,3.在枝頭吃果子的果蝠,4.白腹鼠
易武的哺乳動物:豹貓
設立保護區的初衷,是這裡值得保護,保護的過程中遇見困難是難免的,不是說有了困難這裡就不值得保護了,相反,有了困難才需要更多保護的投入,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這個過程是必定要經歷的,也是必須要克服的。
如今,易武保護區仍然處於命運的十字路口,若這裡從保護區體系調整入自然公園體系,日後再想讓它升回它應該屬於的級別必定難於上青天,那將會給生態保護工作帶來巨大的影響。
只要對易武保護區稍加了解,一定會愛上這片生機盎然的綠色天堂,而保護的起始,正是源自這樣的熱愛,為了這裡的明天,為了仍在密林中堅持的雲豹,即使希望渺茫,但在最後的調整公告還未公佈前,不能放棄為它發聲的努力
寫在最後:
過去10年,易武給貓盟帶來了太多驚喜。亞洲象、小鼷鹿,位於體型兩個極端的食草動物彙集於此,豹、雲豹、亞洲金貓(兩種色型都有)、雲貓、豹貓5種貓科動物還能在此同域分佈;長頜帶狸、熊狸等難得一見的靈貓,易武貢獻了它們在國內為數不多的影像記錄。
哪怕經歷邊境封控,這裡的豺和雲豹都還在堅守著。這個面積超過300平方公里的棲息地,從因生物多樣性高而被劃入保護區,又是否能因為其依然極高的生物多樣性而繼續被保留甚至加大保護投入呢?
無論它的調整前景如何,希望有更多人記得,它無比寶貴的生態保護價值。以及,無論調整結果如何,貓盟成員相信,這裡依然還有保護的希望,還可以透過更多人的努力創造共生的未來。
雲豹還在,保護也不會停止。
作者:阿弗萊德男爵
-End-

成為貓盟月捐人,共守中國荒野
………關於易武調查,你還可以讀………

長按二維碼關注貓盟,記得給我們標🌟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