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pixabay
撰文 | 張天祁
今年年初,當“乙巳蛇年”越來越臨近時,湖南維山古墓壁畫中的一組獸首人身像卻引走了人們對新年的注意力。在這組十二生肖獸首人身的壁畫中,蛇的位置居然被一隻貓取代了。這一發現讓不少人調侃:“原來我屬貓!”
維山古墓於2006年被發現,2007 年嶽麓書院組織考古專家對新化維山古墓進行考古發掘,將維山古墓壁畫成功揭取,2010年修復完畢。
壁畫中的生肖形象皆著褐色圓領(曲領)大袖長袍,袍長及腳面,袖口寬大垂順,腰部系黑色革帶,腳著黑靴。服飾總體類似於宋代官員的常服,但形制有部分不合。專家根據壁畫的風格與服飾等特點,將其年代鑑定為南宋時期,但仍有不同意見。

維山古墓壁畫上的貓
這組壁畫的獨特之處不僅在於蛇被貓替代,生肖排列順序也與主流版本存在差異(猴、豬、雞、虎、馬、羊、狗、貓、牛、龍、鼠、兔)。這些差別引來了種種猜測。
作為維山古墓的發現者,中南大學教授胡彬彬在2010年壁畫修復之初接受採訪時堅持認為。現在的十二生肖定型於宋代,宋代之前,不同地域與民族,其生肖習俗與主流的生肖文化相差很大。生肖上的差別,說明壁畫的年代應該在宋代以前[1]。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副教授、歷史系主任謝一峰則認為這座墓屬於南宋時期。在接受《瀟湘晨報》採訪時他表示,新化維山地區在宋徽宗後期才被納入中央王朝的直接統治範圍,如果這座墓屬於南宋時期,那可能仍然存在一些特殊的地方傳統和禁忌。壁畫中的“貓蛇之爭”或許正是這一地方特色的體現。
謝一峰還明確否定了“十二生肖短暫地出現過貓”的猜測。他解釋,“以貓帶蛇”只是地方性的特例,並非廣泛流傳的習俗。以貓代蛇”這種做法在唐宋時期的十二生肖隨葬物中並不常見,高等級墓葬中仍然使用蛇作為代表[2]。
這樣的發現可能會讓一些期待自己“屬貓”的愛貓人士有點小失落。但如果只是想過一過貓年,那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因為貓年是真實存在的。
在使用十二生肖的文化圈裡,大部分地方的生肖選擇都差不多,唯獨越南不走尋常路,用貓代替了兔。這也給了全世界的愛貓人士一個圓夢的機會。
越南貓年的身份,甚至在外交場合都得到了蓋章認證。2023年1月21日除夕,美國駐華大使館官網釋出了時任國務卿布林肯關於農曆新年的新聞公報,公報中寫道“我祝願全世界所有慶祝農曆新年的人們健康、平安、好運……對所有在美國和世界各地慶祝農曆新年的人們,祝願兔年和貓年帶來更多平安、繁榮和機遇[3]。”

越南2022年發行的貓年郵票

越南1999年發行的貓年郵票
至於越南十二生肖為什麼把兔子換成了貓,可能只是為了適應本地情況,也可能是語言上的誤傳。根據路透社的報道,越南文化研究學者Ngo Huong Giang表示,選擇貓作為生肖的一個原因可能是,中國天干地支系統中“卯兔”的卯在中文裡發音為“mao”,這與越南語中“貓(mèo)”的發音相似。此外,在越南,養兔子並不常見[4]。
越南並不是唯一對十二生肖進行“本土化改造”的地方。傳到泰國之後,十二生肖中的豬變成了東南亞的常見動物大象,龍也被另一種傳說中的動物那伽代替了。甚至不用走到越南那麼遠,中國一些少數民族使用的十二獸紀曆,也與我們常見的十二生肖相對應,但是這十二個位置的差別卻很大。
雲南哀牢山彝族的十二獸紀曆裡面,龍的位置被馬代替,馬的位置居然被穿山甲佔據。毛道黎族的生肖更特別了,以“蟲”代“虎”,以“魚”代“蛇”,以“人”代“羊”,最後是以“貓”代“兔”[5]。雖然十二獸紀曆主要是一種曆法,並不直接對應人的生肖,也不會出現人屬穿山甲這樣的情況。
ZHISHI
沒趕上趟的貓
以貓今天的地位,我們似乎不太能理解為什麼它在古代沒能入選十二生肖,畢竟現在貓已經佔據了人類生活的每個角落,甚至已經反客為主了。
想解釋一件事為什麼沒有發生總是非常困難的。有一種說法是,貓沒有入選十二生肖,大概是因為馴化太晚,確定十二生肖的年代古人對它不夠熟悉。但問題是,十二生肖裡面野生的動物也不少。
而且,中國古人和貓打交道相當早。中國科學院脊椎動物演化與人類起源實驗室的胡耀武教授與合作者透過對陝西泉護村考古遺蹟中的貓科動物骨骼進行碳測年發現,這些貓骨距今大概有5300年。
氮同位素分析表明,雖然貓科動物是專性食肉動物,但在這個村子裡,至少有一隻食用了大量穀物,另一隻活到了老年。這說明當時它們和人類之間可能實現了一種共生關係,由於鼠類對穀物的威脅,人其實很歡迎貓的進駐,貓也可以享受人類帶來的食物[6]。
然而,這些早期的貓科動物並不是今天我們熟悉的現代家貓。廣泛分佈的現代家貓主要是野貓(Felis silvestris lybica)的後代。然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研究員付巧妹透過對泉護村遺址的一塊貓骨進行研究,利用古DNA捕獲技術和生物資訊學手段,鑑定出該樣本屬於豹貓(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不止是泉護村,陝西靖邊五莊果梁和河南下王崗等遺址就發掘了多例豹貓遺骸,時間跨度從公元前 6000 年至公元前 4000 年。這一發現暗示,中國在當時可能曾嘗試馴化豹貓[7]。
雖然中國古人早已對貓有所瞭解,但不管怎樣,貓最終還是沒能搭上十二生肖這趟車。
十二生肖誕生很早,而且這十二種動物的選擇從誕生起,其實一直是比較固定的。早在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秦簡《日書》中,對十二地支與所屬之禽的記載就和現在區別不大,只是午對應鹿,未對應馬,其他不同更多是語言上的差異造成的。
到東漢,王充所著的《論衡·物事》中提到的“十二辰之禽”,選擇的動物以及它們對應的順序和今天就已經完全一致[8]。貓在這些早期版本沒有拿到十二生肖的“編制”,後面想要遞補進入十二生肖就很難了。
其實,貓大可不必擠破腦袋去爭那十二生肖的一席之地。畢竟除了每年春節大家興致勃勃地討論輪到哪個生肖當值,剩下的三百六十多天,人們的注意力早就被喵星人給牢牢佔據了。


主要參考文獻:(上下滑動可瀏覽)
[1]熊遠帆.(2010).專家解密新化神秘古墓 藝術價值堪比皇室名墓.湖南日報
[2]鍾錦涵. (2025, January 3).維山古墓壁畫十二生肖圖“有貓無蛇”引熱議,嶽麓書院專家回應:只是一種地方性特例.瀟湘晨報.
[3]China, U. M. (2023, February 28).Secretary Blinken and Mission China Send Lunar New Year Greetings – U.S. Embassy & Consulates in China. U.S. Embassy & Consulates in China.
[4]Reuters. (2023, January 20). Year of the rabbit? Not so fast: Vietnam's lunar new year celebrates the cat.
[5]曲彥斌. (2012). 生肖文化考 (下). 文化學刊, (5), 89-102.
[6]Hu, Y., Hu, S., Wang, W., Wu, X., Marshall, F. B., Chen, X., … & Wang, C. (2014). Earliest evidence for commensal processes of cat domestic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1(1), 116-120.
[7]Zhu, S., Chen, Z., Hu, S., Wang, W., Cao, P., Liu, F., … & Fu, Q. (2022). Ancient DNA traces a Chinese 5400-year-old cat specimen as leopard cat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Yi chuan xue bao, 49(11), 1076-1079.
[8]劉信芳. (2013). 生肖的起源及文化屬性.中原文化研究, 1(4), 45-54.
親愛的讀者們,不星標《知識分子》公眾號,會錯過每日科學新知!星標《知識分子》,緊跟前沿科學,一起探索科學的奧秘吧!

請戳上圖卡片新增星標

關注《知識分子》影片號
get更多有趣、有料的科普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