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BBC力薦旅行地,日本唯一上榜的小島,深挖後才知有多絕!

日本那麼多島嶼,如果要選一座最具藝術氣質的,直島絕對是繞不開的名字。即便在以藝術聞名、海島如繁星般點綴的瀨戶內海上,它也毫不遜色。
草間彌生的波點南瓜在碼頭矗守潮汐;安藤忠雄的地中美術館如冥想空間般嵌入山體;無數建築大師的作品在這片土地落地生花…漫步直島,隨時可能與藝術產生連結。
最近,英國BBC廣播公司評選出了“2025年想去旅行的25個地方”,直島成為日本國內唯一入選的旅遊目的地。
這是BBC相關團隊今年首次打造的榜單,除了有眾多眼光毒辣的BBC旅遊記者參與外,還採納了許多世界領先的可持續旅遊機構的意見。
但直島能上榜且位列第二,仙貝其實一點都意外。
三年一屆的瀨戶內藝術祭馬上就要拉開帷幕,再加上安藤忠雄的又一力作直島新美術館的亮相——2025,這座漂浮的藝術方舟註定要迎來高光時刻!
想要深度領略直島的魅力,不妨安排1~2天悠閒時光,放慢腳步用心感受,定會有意想不到的藝術奇遇…
直島交通
到達直島有兩條搭船航線:一條從岡山側的宇野港出發;一條從高松側的高松港出發。
其中從高松港搭船一律會抵達直島西邊的宮浦港;宇野港出發班次較多,除了宮浦港外還會抵達東邊的本村港
通往直島的船有兩種可以選擇(需留意其登船點並不在同一地方)
🛳️大型渡輪(Ferry フェリー) : 航行約50分鐘
🛳️小型快速船(高速旅客船) : 航行約30分鐘
初識直島
直島位於日本香川縣的瀨戶內海北部,隸屬於日本瀨戶內海國家公園的一部分。面積僅8.13平方公里、人口不過將近4000人。
這裡曾是鍊銅企業生活區,在Benesse財團及著名建築師安藤忠雄的聯手打造下,歷經數年重獲新生,如今成了瀨戶內海上所有小島中最重量級的藝術之島。
直島面積不大,根據其藝術與文化的分佈,可以劃分為三個主要區域:宮之浦區、本村區和美術館區。
♦宮之浦區:臨近直島的西邊門戶宮浦港,附近有草間彌生紅南瓜,藝術家大竹伸朗設計的錢湯“I♥湯”等;
♦美術館區:這裡是直島藝術的核心區域,集中了地中美術館,李禹煥美術館,山谷畫廊等多座世界級的美術館和藝術裝置;
♦本村區:保留了直島的傳統村落,這裡透過“家計劃”將藝術與歷史結合,賦予老房子新的生命。
遊玩路線
直島的精華景點主要集中在南岸,最舒服的方式是花一天時間租輛腳踏車,環島收集沿途風景。
【一日路線】
宮浦港→地中海美術館→李禹煥美術館→Benesse House Museum→直島銭湯「I♥湯」→宮浦港
如果你行程比較富餘,那麼強烈建議在島上居住一晚,再深度打卡北岸地區。
【二日路線】
D1:宮浦港→本村家計劃→ANDO MUSEUM→古民居住宿
D2:Benesse House Museum→李禹煥美術館→地中海美術館→直島錢湯「I♥湯」→宮浦港
藝術祭期間單獨遊玩直島一地不盡興,那麼不如安排一場跳島巡禮,感受島嶼間藝術與自然的和諧交融,收穫一場小眾而精彩的文藝之旅。
D1:高松-小豆島
迷路之街,小豆島橄欖公園,寒霞溪,二十四瞳映畫村
D2:小豆島-豐島-直島
天使之路,乘船前往豐島,豐島美術館,心臟音博物館,針工廠
D3:直島-高松
直島新美術館,草間彌生紅南瓜,地中美術館,黃南瓜,直島錢湯
D4:高松-女木島-男木島往返
海鷗停車場打卡,女木島大洞窟,愜意擼貓,男木島之魂,行走方舟打卡
👉相關路線定製戳—
直島一日遊
2025瀨戶內海藝術節定製遊
或掃碼諮詢仙貝定製師瞭解 ▼▼▼
直島景點
從高松港乘船抵達宮浦港,下了碼頭的一座“顯眼包”,便是佇立在海邊的紅黑波點南瓜。
這是草間彌生的作品—「赤かぼちゃ」,明媚的陽光,潔白的道路,矮矮胖胖的正紅色大南瓜反射出點點光斑,在藍天白雲的掩映下,分外可愛。
南瓜內部中空,遊客可以鑽進去,透過圓形的洞口眺望外面的風景。
以蔚藍的大海為背景拍攝南瓜照片,既充滿趣味又獨具藝術感,將草間彌生標誌性的波點美學與古怪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
除了紅色波點,島上還有一隻黃色的南瓜,就在Benesse Hotel附近。
它由倍樂生公在1994年設立在直島。雕塑由高2米、寬2.5米的玻璃纖維建造,如今已成為直島的地標。
天氣晴好時,在蔚藍色瀨戶內海背景的凸顯下,守在碼頭的黃色南瓜分外鮮亮,其跳躍的色彩並未使其顯得與自然環境格格不入,反而增添了一種獨特的真實感。
在這裡擺個pose,隨手一拍便是一張明信片。
提到直島,一定繞不開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他與小島結緣,在這片土地上搭建出眾多藝術與自然交融的傑作,其中地中美術館便是代表。
正如其名,美術館大部分建築採用了半地下結構。從高處俯瞰,幾個看似隨意分佈卻又充滿美感的採光井,宛如地宮神秘入口,吸引旅人前來探索與發現。
走進建築,果然大有乾坤。安藤忠雄只用混凝土、鋼鐵、玻璃和木材用將美術館打造,沒有多餘色彩,唯有大片的清水牆壁呈現出幾何般冷峻的美感。
在照明上大師果斷拋棄了燈光,全靠一個個天井自然採光,於是在這裡,光影就成了最靈動的畫飾。
陽光透過不同形狀的縫隙與間隔被引匯入室內,在混凝土表面折射出豐富的質感,令人心醉。 
美術館裡巨資收藏了許多"藝術孤品"。如印象派畫家莫奈的4幅《睡蓮》;美國裝置藝術家詹姆思-特瑞爾的天空空間作品系列和瓦爾特-德-瑪利亞的作品《時間、永恆、沒空》;另外還有草間彌生、李禹煥、須田悅弘、杉本博司等眾多大師的佳作。
值得一提的是,館內還設有一家咖啡館,可以一覽瀨戶內海的風光。
一整面玻璃窗感受小島四季的變化,每次到訪都能體驗到不同的氛圍。
貝尼斯之家美術館以“自然、建築與藝術的共生”為理念而創立。其獨特的地方在於將美術館與酒店結合,為來訪者提供了一種全新觸發藝術的可能。
美術館坐落於可以俯瞰瀨戶內海的高地上,同樣由安藤忠雄設計,自1995年建成後就源源不絕吸引來文青朝聖。
這裡火到什麼程度?全球頂級旅遊雜誌《Condé Nast Traveller》將Benesse House Oval 評為不可錯過的 13 家酒店,也是全球最難訂到的酒店之一,至少需要提前半年以上預定。
作為美術館的部分,館裡展出有須田悅弘、理查德·朗、安田侃等藝術家的作品。在美術館周圍的海岸和林間,還可以欣賞到沃爾特·德·瑪利亞的作品以及草間彌生的南瓜等藝術裝置。
在住宿方面,酒店提供四種獨特的房型:Museum、Oval、Park和Beach,每一個都有與眾不同的體驗。
Museum位於美術館內部,住客在閉館後依然可以逗留在其中參觀,享受“美術館奇妙之夜”。
Oval房型位於山頂,需要乘坐小火車抵達。橢圓形的建築環繞著一片如鏡的水面,夜晚時分尤其迷人,彷彿置身於夢幻之境。
Park和Beach房型則坐落在山下的海灘旁,其中Beach房型距離瀨戶內海僅幾步之遙。住客可以坐在窗前,面朝大海,感受海風輕拂,靜靜欣賞潮起潮落的自然之美。
坐落在山海環繞谷地中的“李禹煥美術館”,是由“物派”代表藝術家李禹煥與建築師安藤忠雄思想碰撞的結晶。
整座美術館充分利用了周圍地形,採用半地下結構將建築嵌入直島山谷的緩坡中,模糊了與自然的界限。
這裡展出了李禹煥從70年代至今的繪畫與雕塑作品,也是李禹煥首個個人美術館。
入口處的“柱之廣場”以縱向雕塑,與橫向建築形成張力,暗喻李禹煥藝術中“虛與實”“存在與空缺”的辯證思考。
由不鏽鋼拱門與天然石組合而成的《無限門》曾於2014年的法國凡爾賽宮展出,並於2019年起永久展示在直島美術館。
李禹煥美術館的存在,恰如藝術家所言:“藝術不是創造新事物,而是讓既存之物甦醒。”
在這裡,每一次駐足與凝視,都是一場與物質、時間、空間的哲學對談。
2022年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新增的Valley Gallery“山谷畫廊”,就位於“李禹煥美術館”對面。
這是由安藤忠雄以神社祠堂為靈感設計的一座雙牆結構混凝土建築。
建築規模不大,僅由一個梯形的平面和一個帶角的屋頂組成。半戶外開口設計,既提供了內部展示區域,又讓人能直接感受到陽光、風和雨等自然元素。
在建築的室內外,展示了草間彌生的作品《納西索斯的庭園》(ナルシスの庭)以及小澤剛的作品《熔渣佛陀88》(スラグブッダ88)——由豐島產業廢棄物處理後製成的88尊佛像。
山谷畫廊雖是建築,但展示藝術作品的方式讓整個山谷都成為了畫廊,將藝術與自然的深層連線。
直島之亭由藤本壯介設計,採用了多面體形態的輕質網狀鋼結構,宛如一顆輕盈透明的鑽石停留在香川縣的海岸線上。
整個展亭高7米,遊客可以進入其中,在這個網狀空間裡,展開一場奇思妙想。
這個地方建議早晚各去一次,可以拍出不同的效果~~
“家”計劃(Art House Project)是直島的藝術經典之一,邀請全球藝術家改造空置民宅,將每座房屋轉化為獨特藝術作品。
該專案始於對約200年前建造的房屋進行改造的“角屋”,至今已公開了包括“南寺”、“きんざ”、“護王神社”、“石橋”、“碁會所”和“はいしゃ”在內的7處空間。
角屋:由日本知名的”數字藝術家”宮島達男打造,邀請來島上250位居民為Led計數器設定時間,房間裡水如鏡,只有彩色的數字在跳躍。
護王神社:杉本博司對江戶時代以來祭祀的神社進行設計和改建,地下的石室透過玻璃階梯與正殿相連,營造出一個神秘的空間。
南寺:安藤忠雄和James Turrell合作的作品,深色杉木板豎向排列,室內也完全被黑暗所包圍,純粹的黑暗將視覺關閉,更能專注與內心的對話。
牙醫:原牙醫的診所兼住所,透過大竹伸朗最擅長的拼貼藝術,讓破舊的外觀透過廢棄木材、金屬裝置的巧妙組合,煥發出不一樣的活力。
在“家計劃”中,很多直島的居民參與了作品的製作,這也成為了讓現代藝術融入地區與島民生活的契機。
如今遊客只要拿著藝術地圖,便可以按圖索驥遊走在老村落中,享受尋寶、與藝術互動的心靈樂趣。
位於直島本村的安藤博物館,原為一座百年老屋,後由安藤忠雄改建而成。
依舊是大師擅長的空間魔法,從屋外看只是一座平平無奇的木造建築,走入內部才發現別有洞天。
雖然博物館規模不大,但館內濃縮了過去與現在、木材與混凝土、光與影等相互對立的元素。
這裡展示了安藤忠雄職業生涯的照片、模型和草圖,以及講述直島歷史的照片,成為承接小島歷史與現代的藝術空間。
為了和地中美術館相呼應,安藤鍾雄專門在這裡挖出了一個地下空間,彰顯了他“不破壞原有一草一木,而往地下縱深”的設計理念。
在靠近宮浦港碼頭的那條大路上,你很容易就被這座造型獨特的建築所吸引。
充滿異域風情的裝飾,各種元素的堆砌,誰來了都會好奇觀望一番。
它是由日本藝術家大竹伸朗(Shinro Ohtake)設計的第一屆瀨戶內藝術祭的作品——「I♥湯」,一座名副其實的“能泡澡的美術館”。而且讀出來的發音也很可愛,「I♥湯」=i love u。
大竹伸朗利用島上被廢棄船板、印尼的彩色瓷磚、大王椰子樹和霓虹燈,重新在一座老建築的外牆上營造出繁複而充滿童趣的設計。
錢湯的內部同樣充滿異域風情,浴場的設計以白色為主,瓷磚畫、花紋、海報、馬賽克等元素隨處可見,從牆壁延伸到浴池底的瓷磚壁畫讓人眼花繚亂,浸泡在熱水中,可以靜觀五彩斑斕的玻璃天幕。
分隔男女湯的牆壁上站立的,居然是真的大象標本!原本來自北北海道秘寶館,如今被大竹伸朗收藏後放置在這裡,真心拜倒在大師的鬼才中。。
整間錢湯可以說是一處打破了藝術與生活壁壘的空間。如果來到直島,一定不要錯過。
▼▼▼
或直接諮詢
專業定製師
▼▼▼
*部分圖片轉載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