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東京阪的名氣太大,以至於大家忽略了“千島之國”的日本,還有很多充滿魅力的海島旅行尚未被開發。
瀨戶內海——眾多海島玩家心中的白月光,似乎除了三年一屆的藝術祭,很少被國內的攻略提起。
這方位於本州、四國、九州之間的海域,有著“日本愛琴海”的美稱,3000多個大小島嶼星羅棋佈,清澈的海水、迷人的風光和富有文化底蘊的漁村…更集合了眾多知名藝術家的作品,吸引著不少藝術愛好者前往。
其中美麗隱秘的天堂之地——小豆島,仙貝君隔幾年不去就會思念的地方。
小豆島其實一點也不小,作為瀨戶內海第二大島嶼,它是日本重要的農產基地 —— 有「橄欖島」和「醬之香」的別名。
很多耳熟能詳的日本影視作品,如「二十四之瞳」、「第八日的蟬」、「為了N」、「魔女宅急便」等都曾在這裡取景。
歎為觀止的自然奇觀,媲美地中海的海島風情,還有獨特的文藝氣質,都是我N刷小豆島的理由。
馬上2025年瀨戶內藝術祭就要拉開帷幕,作為這趟藝術巡遊濃墨重彩的一環,
如何在小豆島來場沉浸式旅行,
這份攻略一定要收好~
從本州出發有5個港口(神戶新港・新岡山港・姫路港・日生港・宇野港)乘坐渡船或客船;
🚢從四國
從四國的高松港・高松東港乘坐渡船或高速船。
D1:天使之路→妖怪博物館/迷宮小鎮→小豆島橄欖公園→寒霞渓→醤之郷→二十四の瞳映畫村
D1:天使之路→小豆島橄欖公園→寒霞渓→醤之郷→二十四の瞳映畫村
D2:千年樹齡的橄欖樹→重巖→妖怪博物館/迷宮小鎮
最新一屆的“瀨戶內藝術祭”計劃於2025年4月開幕,如果單獨遊玩小豆島一地不盡興,那麼不如安排一場跳島巡禮,感受島嶼間藝術與自然的和諧交融,收穫一場小眾而精彩的文藝之旅。
天使之路,乘船前往豐島,豐島美術館,心臟音博物館,針工廠
直島新美術館,草間彌生紅南瓜,地中美術館,黃南瓜,直島錢湯
海鷗停車場打卡,女木島大洞窟,愜意擼貓,男木島之魂,行走方舟打卡
你或許聽過《出埃及記》中摩西分開紅海露出路面的故事,在小豆島可以有機會見到這一奇觀。
每當月落月升,伴隨著潮退潮漲,一條蜿蜒窄窄的沙洲就會在海面顯現,連線著弁天島以及餘島,是一天之內只能相遇兩次的美麗奇蹟!
天使之路又名“天使散步道”,這裡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與心愛之人手牽手走過天使之路,丘位元將飛舞著降臨並實現他們的願望。
散步道旁邊“的約定之丘”,順著臺階爬上展望臺可以看到天使之路全貌。
夕陽西下,落日的餘暉映襯沙洲,戀人牽著手潮汐漫過腳背,這一刻即是永恆。
作為電影《二十四の瞳(二十四隻眼睛)》的拍攝地,映畫村完全復原了一座昭和年代的日本鄉村聚落。
木屋造房屋街景,電影中的海邊的小學校舍,是歲月靜好的模樣,讓人走進村子的瞬間,便猶如穿越時光隧道。
「二十四隻眼睛」的場景——田浦分校。長長的走廊維持著數十年前的模樣,纖細的光線透過窗戶在木質地板上投下斑駁的影子,細小的粒子在光束中飛舞,時光彷彿按下了慢速鍵,凝固在這裡。
從教室向外望,是一片原生態十足的海灘,海水藍的沉靜,這一刻,想把時間虛度…
村中唯一的電影館,至今也在上映著「二十四隻眼睛」的影片,昭和時代的風格,處處透著懷念。
壺井榮文學館是3棟銅板瓦屋頂的建築。重現當年位於東京中野區的壺井榮故居之地爐房間以及客廳。展示了壺井榮使用過的日常用品、隨身物品,以及小說「二十四隻眼睛」的手稿、色紙類、文書盒、眼鏡、書籍等。
面對老街光影故事館裡的“老物件”,總能仔仔細細看上大半天。
2016年4月21日開張的書肆海風堂,位於松竹座的二樓。老式桌椅、隨處散落的CD與書籍……自然而言地就勾勒出了老派的浪漫。
慵懶地將身體陷在沙發裡,面享受咖啡時刻,就很愜意了。
作為小豆島最出圈的地方,橄欖公園地處一座小山丘上,燦爛日光、碧海藍天、鹹鹹的海風與島上的橄欖樹,交織成一幅明媚絢爛的畫卷。
這裡也是動畫電影《魔女宅急便》的取景地,園內可以免費租借“魔法掃帚”,打卡琪琪同款照片。
以希臘風車和背景美麗的自然為背景,在跨在魔法掃帚上起跳的瞬間按下快門,就如同動漫般定格。
大約2000多棵橄欖樹和130多種以上的香草分佈在公園,這種地中海典型的作物飄揚過海紮根在這作小島上,成了自然之美的見證者。
園內還有眾多希臘風的建築物可以打卡,白色建築和蔚藍大海的經典組合,連空氣中都蘊含著明媚。
海風吹著橄欖色的郵筒,突然就有了一份把思念寄出的心情。
在「Herb Craft館」可體驗香袋和室內香花等的製作,作為伴手禮帶走也不失一種情調。
妖怪美術館鄰近小豆島知名觀光景點「天使之路」,位於佈滿不規則小巷弄的「迷宮小鎮」中。
傳說迷宮小鎮是中世紀時為了防止在瀨戶內海一帶的海盜入侵,也有人說是為了防範南北朝時代戰亂,而被建造的像迷宮一樣的小鎮。
七拐八拐循著指示牌一路探尋,終於找到標誌性的妖怪塗鴉。
進入場館的方式也非常神奇,這裡無人管理,需要輸入密碼入內,在參觀的過程中,有多個陰暗的展區,甚至需要藉助手電筒來觀看。
配上耳邊導覽的畫外音,不自覺就投入到“尋找”大妖的情緒中,氣氛緊張又新奇。
妖怪藝術展的展品超過900件,展覽講述了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妖怪故事,在2號館有一些可以拍照打卡的機位,中央一座4米高的巨型作品,極具視覺衝擊力。
此外在入口處的妖怪BAR,裡面售賣美術館相關紀念品和妖怪主題的飲品食物,喜歡獵奇的朋友,一定會愛上這裡。
“小豆”在日文中是紅豆的意思,可惜小豆島這地方不產甜蜜的相思豆,反而得益於溫暖的氣候、降雨少,適合醬油所需的麴菌生長,成了日本有名的醬油產地。
在小豆島東南部草壁港及坂手港一帶街道,因傳承著約四百年的醬油釀造歷史,被冠以「醬之鄉」的稱號。
走在老街上,不時可嗅到一股醬油香氣,隨處可見的一些老工廠就像一扇窗,得以讓遊客一窺日本傳統醬油的深厚文化。
想要認識小豆島釀造醬油歷史,絕對不能錯過「丸金醬油」,這裡是日本國內最大規模的天然釀造廠,至今還使用著古法釀造。
找到它的方式也非常簡單,一座黑白的合掌造,據說是以大正初期所見的工廠改建而成,並於1966年登入為日本國家有形文化財產。
館內介紹著從江戶時期起的醬油歷史、傳統釀造的技術、還有製作醬油的珍貴器具。
這些古老的物件保留了歲月留下的痕跡,承載著時代不可複製的歷史價值。
你可以在二樓親自體驗製作醬油過程,透過手動操作的小型榨汁機,感受日本這一傳統技藝。
紀念館隔壁的物產館也有提供醬油的販售,這裡的醬油冰淇淋被稱為必打卡美食,第一次聽到還有點擔心是不是黑暗料理,不過真實品嚐後發現,甜中帶鹹的口感意外和諧~
提到小豆島,那一定繞不過寒霞溪,它是日本三大溪谷美之一,坐落在島上中心位置。
在寒霞溪最佳的賞景方式便是搭上纜車直達山頂,其連線紅雲亭站和山頂站,是日本唯一一部能同時眺望天空、大海及溪谷的纜車。
溪谷間層林盡染色,黃綠層疊交錯,像是畫家不小心打翻了調色盤,得益於纜車的絕佳視野,可以將滿山秋色盡攬入懷。
當然春天的山櫻花、初夏的新綠也同樣美麗,一年四季皆可享受。
山頂有一個制高點的觀景臺,視野及為開闊,整個瀨戶內海看得清清楚楚。
湛藍的海水有著最原始的純淨,天空明媚耀陽,感受海風裹挾著陽光撲面而來的氣息,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那番愜意。
小豆島又被稱為「橄欖之島」,隨處可見的橄欖樹盛況不比地中海的國家少。
這裡最著名就是小豆島橄欖莊園鎮園之寶──「千年橄欖樹」。
她於2011年從西班牙南部遠渡重洋跨越10,000公里而來,據說剛運到小豆島時,只是光禿禿的一根巨型樹幹。
之後在小豆島溫暖的陽光滋潤之下,才慢慢慢慢長出了滿枝的新綠,2015年開始長果實至今,現在以茁壯的生命力守護著這個美麗的小島。
到小豆島旅遊還有個可愛的趣味,就是在橄欖樹中收集喜歡的橄欖葉。
很多人會把找到的橄欖葉塑封留作紀念,如果你有幸發現了愛心形狀的葉子,那麼恭喜你,這是能帶來幸福的吉祥之物~
作為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舉辦地之一,眾多島嶼中小豆島展出的作品最多,蒐集散落在島上的各種藝術裝置,也是旅行的樂趣之一。
以橄欖葉的形狀雕刻製成的王冠狀裝置藝術作品,位於小豆島的出入口,透過圓環,可眺望湛藍海景與無際的天空,就像在小島上用有限的視野,幻想世界之大。
靈感來源自日本傳統紙燈籠,利用3D列印列印技術來展現的藝術裝置,大小不同的圓圈為特色,象徵著多樣性、生命的連續性和人類的團結。
作品三:迷路之街~變幻自在的路地空間(編號sd04)
以全白色的簡潔線條,打造出如夢似幻的異想空間。從踏進去展間的那刻開始,就像陷入一場純白的夢境。
清水久和於2016年創作完成的一件發人深省的作品,位置在二十四眼電影製片廠的停車場。這座巨大的抽象雕塑與大海和天空的靛藍色調形成鮮明對比,營造出對比強烈的視覺效果。
一個高達3.7米的巨型蛋,表面佈滿裂縫,象徵著生命的初始,亦是為生存頑強拼搏的印記。
利用一棟老房子改建,由苔蘚和樹枝製成的寄居蟹木雕,提示著人們島嶼和山巒的相接。“蟹殼”裡擺放了表現當地人與海洋生物搏鬥歷史的雕塑與裝置。
直徑約4米的球形觀景臺,位於小豆島最高點寒霞溪,鐵鑄的平臺可以一覽瀨戶內海風光,風雨腐蝕的鏽跡讓這座巨型藝術裝置自然的融入周圍環境。
生活中總有那麼一些時刻想要逃出都市,離開陸地,遠遠地躲到海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