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行版1988?年代爆劇《小巷人家》取景地不在蘇州,而在這座“被誤解”之城!古蹟、美食遍地,還藏了個小洱海!

經歷半年古偶大亂鬥,內娛終於上新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電視劇了,它就是《小巷人家》!
該劇一開播就拿下收視冠軍,豆瓣評分8.2劇中“佟掌櫃+華妃”的閨蜜組合,讓無數網友直呼嗑到,再拍100集也能看下去!

來自@豆瓣《小巷人家》官方海報

故事背景設定在70年代末,蘇州棉紡廠家屬區的一條小巷裡。講述了莊家與林家兩戶人家、兩代人在時代浪潮下的生活變遷。

來自@豆瓣《小巷人家》劇照

沒有大開大合的劇情,《小巷人家》用大篇幅描述細碎的鄰里日常,例如我幫你接娃,你幫我買菜,還有鄰里串門嘮嗑,但恰是這些小細節,將那個年代的美好徐徐展開,讓人感受到無比的溫情與治癒。

來自@豆瓣《小巷人家》劇照

這麼高品質的劇,當然好評如潮,有觀眾說,一開啟電視就能回到童年時光,希望《小巷人家》永遠不要大結局;甚至有人直呼,中國版《請回答1988》終於被拍出來了

來自@豆瓣《小巷人家》劇照

而能獲得這麼高的評價,引人入勝的劇情之外,劇組對環境的還原也功不可沒
灰撲撲的巷弄,亂中有序的小院兒,人們穿著灰的黃的藏青的大紅的衣服,穿梭其間,拌著嘴,聊著八卦,熱氣騰騰地生活著,那是一種久違而生動的市井之態、世俗之味。

來自@豆瓣《小巷人家》劇照

但你能想到嗎,其取景地並不在蘇州,而在浙江寧波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八月的旅行日記

這是一個自帶「矛盾感」的目的地人們對這裡的第一印象,通常是繁華、熱鬧、洋氣得不行
但靜下心來走一走,卻常被它不經意流露的人間煙火氣所打動。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趙小鹿

其次,究竟是現代,還是古老,這座城也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它是旅行者心裡的「逛街聖地」,光是好玩的商場就能讓人消磨掉一整天。
但同時,背後的歷史底蘊卻少為人所關注,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座城中竟然還有一處世界文化遺產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趙小鹿

今天咱們就從古到今,認真逛逛:寧波!
那些不為人知但氣質獨一份的古蹟
寧波底蘊從這裡尋

不能因為它有錢,就誤會寧波是個「暴發戶」。

它的底蘊,即使是在文人墨客密度極高的江南,依然自成一派絕佳氣質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多多熊

天一閣               
 455歲的藏書樓 
天一閣是寧波當之無愧的第一名勝它既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多多熊

藏書閣建於明中期,主人是當時退隱的兵部右侍郎範欽,天一閣藏書一度達到過7萬餘卷。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一蕊Aries

同時,周邊以天一閣單體建築為核心的園林,還

融合了木雕、磚雕、石雕、貼金、拷作等多種傳統民間工藝,是寧波民居建築的集大成之作

,藏書之外,它還對後世其他藏書樓的興修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穿過洋流

此外,園林本身的曲徑通幽、秀麗可愛也和區域內的如麻將博物館等眾多樓閣,組成了一處處有趣的秘境,可以探索很久。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穿過洋流

月湖公園             
 城市中心的一輪月 
從天一閣向東,月湖公園也被看作是「寧波的西湖」,這座形似一勾新月的湖水兩岸分佈著賀秘監祠、居士林、關帝廟、超然閣等名所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sarah一直在路上

唐代大詩人賀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宋代著名學者楊簡、明末清初大史學家萬斯同,都曾在此活動,宋元以來,月湖更是成為了文人墨客薈萃之地,甚至是是浙東的學術中心。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sarah一直在路上

安慶會館              
 河海之交的民間百態
如果你站在江東北路,眺望甬江對岸的老外灘,那麼你身後的,便是這座匯聚了老寧波文化精髓的世界遺產——慶安會館。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果小桃

慶安會館既是祭祀天后媽祖的殿堂,又是行業聚會的場所,磚雕、石雕和朱金木雕等寧波傳統工藝應用於此,鑄成了這座曠世之作。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SAMAN不會跳大神

宮門、儀門、前戲臺、大殿、後戲臺、後殿、前後廂房,中國古代建築大宅之風在這裡展現,2014年,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作為大運河的重要遺產之一,慶安會館因此也成為了寧波的首個世界遺產。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果小桃

東錢湖          
 在度假區仿古 
比月湖更低調的,還有這座東錢湖,作為浙江最大的淡水湖,東錢湖有4倍杭州西湖的大小,卻只有不到一半的遊人,陶公堤將整個湖面一分為二,人少景美,遊覽起來相當愜意。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果小桃

東錢湖身後的山中,還藏著東錢湖石刻群,這裡匯集了北宋政和八年至明萬曆十二年間,從南宋史氏望族到明代太子太保餘有丁墓葬神道的地面石刻群體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果小桃

它們的存在,既填補了中國南宋時期美術史、文物考古史、雕刻藝術史的空白,也是研究元明職宮、衣冠、雕刻、墓葬等內容的重要實物。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果小桃

老外灘                
 三江口的燈火璀璨
甬江、奉化江和餘姚江的三江匯流之地的老外灘,唐宋以來就是最繁華的港口之一,時間線迅速向近代飛馳,1844年《南京條約》之後,寧波被迫開埠通商,從此,老外灘成為了中國對外交流的視窗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一蕊Aries

比起聞名四海的上海外灘,寧波老外灘其實擁有更悠久的歷史、更精緻的建築和更少的人群。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一蕊Aries

當夜幕降臨,燈光四起,漫步在老外灘,感受千百年來「三江口」的繁華過往。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sarah一直在路上

深山裡的暮鼓晨鐘
寧波古寺
浙江古來有「東南佛國」之稱,寧波亦為之影響,時至今日,這裡仍有三座不可錯過的古寺值得探訪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果小桃

保國寺        
 浙江第一木構
雖然遠離市中心,江北的保國寺仍然是最值得推薦的重量級目的地。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我在人間撿故事

浙江第一木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國寺大雄寶殿建於北宋大中祥符六年,殿內掛有宋英宗治平元年官方賜予的「精進院」匾額,目睹這座北宋木構建築,可謂一眼千年。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我在人間撿故事

大殿雖已空空如許,但殿中瓜稜柱、藻井、斗拱,每一處都散發著古老的氣質。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穿過洋流

阿育王寺   
 氣質清幽 
始建於西晉太康三年的阿育王寺,現存建築多為明清時期重建或重修,但其清幽氣質,仍然吸引了不少旅行者的目光。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多多熊

如今寺中東西各有一重建於元代的磚塔,因分別地處山上、山下,故稱上塔、下塔,已是寺內最古建築。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未知‍同學

當然,來此的遊客更多的關注,則常常在於寺中的清淨氣息,以及僧人們的平凡日常。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野塵

天童寺      
 銀杏谷寺 
相傳,天童寺於西晉永康元年由雲遊僧義興結茅修建,現有的佈局則是奠定於明代重修時,共有建築三十餘幢。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玖貳壹零

天童寺與眾不同,共有三座獨立的山門,從南向北依山勢逐漸抬升,中軸線上依次為外萬工池、七佛塔、內萬工池、照壁、天王殿、佛殿、法堂、先覺堂和羅漢堂,不同的建築佈局,賦予了這座寺廟更顯磅礴的氣勢。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果小桃

因為地處森林公園中,天童寺不僅是探幽之處,更是當地人線下漫步之所,秋天時銀杏葉黃,更添韻味。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野塵

今天洋氣的寧波
博物館、商業區、海邊
寧波博物館     
 冷峻中的溫度感
博物館本是講述古老故事的所在,但寧波博物館,會先在外觀上讓你沉迷一陣子。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一蕊Aries

它是首位中國籍「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王澍「新鄉土主義」風格的代表作整個設計將寧波地域文化特徵、傳統建築元素與現代建築形式和工藝融為一體。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一蕊Aries

博物館外牆上使用了大量寧波老建築上拆下來的舊磚瓦,仔細看還能發現磚瓦上當年燒製時留下的符號,所以,寧波博物館本身就是一件展品,很多人甚至就是衝著看建築來它,當然,這裡也是拍出大片的絕佳選擇。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sarah一直在路上

坂急百貨         
 在寧波沉迷逛街 
寧波是萬商雲集之地,這裡的一大亮點,就是它永遠充滿驚喜的商業集合體,在寧波逛街,就是領悟這座城市洋氣新潮一面的最佳方式,已經有近百年曆史的知名百貨阪急海外首店,就選在了寧波。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天涯浪子

購物和美食當然是它的標配,更特別的地方,還有商場中的室內攀巖、超酷滑板、室內高爾夫等專案,此外,屋頂的露臺在夜幕降臨之後,也有燈光驚喜。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Fairy言

梅山沙灘公園
 將海水變藍

一邊是弧形沙灘勾勒出來的「碧海金沙」,一邊是行雲流水的「世界最大跨海鋼桁拱橋」春曉大橋,這裡是北侖濱海新城。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一蕊Aries

當地透過雙頭築堤攔截的方法將泥沙清除, 成功實現了黃海變藍海的「神奇魔法」。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一蕊Aries

在梅山沙灘公園背後,還有一座寧波唯一的「國字頭」博物館,也是唯一的國家級港口博物館—— 中國港口博物館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一蕊Aries

吃不完的海鮮和小吃
寧波美食
甬幫菜        
 海鮮大滿足 
舟山、象山在側,甬幫菜的核心當然是海鮮!做菜講究原汁原味、鮮鹹合一。在寧波的飯店點菜,就彷彿到了水族館,可以直接現場挑著海鮮決定今天要吃什麼。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多多熊

梭子蟹炒年糕、新風鰻鯗、冰糖甲魚、紅膏熗蟹、雪菜大湯黃魚等都是甬幫菜的招牌。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多多熊

如果方便下廚, 你甚至可以直接去寧波各大菜市場買鮮活魚、蝦、蟹,簡單清蒸就可以迎來一場海鮮大滿足。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第1001個小夢想

當然,除了咸和鮮外,「臭」也是寧波菜的奇招,臭冬瓜、臭豆腐和臭莧菜就是著名的「寧波三臭」,越臭越香,越吃越上頭。
當地小吃        
 寧波街頭是甜的

 寧波豬油湯圓

「豬油湯糰燙嘴巴」,在寧波,湯圓也叫湯糰,眾多口味裡,深得大家喜歡的還是豬油湯圓,加了豬板油的湯圓滑潤軟糯,可以說是一口難忘。

倉橋面結面

來寧波吃小吃,少不了一碗老寧波味道的面結面。一碗熱湯手工面,四個面結、兩個油豆腐、少許青菜,拌點辣醬。一口面結一口面,再喝一口湯,這味道就很寧波!

慈城年糕

寧波的年糕有名,其中以「慈城年糕」為最慈城年糕韌而不硬,軟糯耐嚼,無論水煮還是翻炒都好吃。若去到慈城,慈城年糕餃可不能錯過,恰似加大號的水餃,但卻是與水餃全然不同的味道。

油贊子

油贊子,其實是「麻花」的一種,油贊子的味道上有鹹甜之分,口感上酥脆、不油膩。後來還創新了很多口味的油贊子,但首推的還是原味的。
–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