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時間漸入11月,秋色的高光從北方逐漸轉移到南方,江南自然而然的成為備受矚目的賞秋目的地!
這裡的秋,少見大開大合的風光,卻飽含氤氳在晨霧中的詩情畫意;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振作Chris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江然凌

被譽為“皖南川藏線”的絕美公路沿線,上千畝杉樹,從淺紅至深紅,再至金紅,層層疊疊,遍山紅翠映於澄淨微波的湖水之上,豔紅之美卻絲毫不落俗套。

而那些低調安靜的千年古村落,則是秋的靈魂,曬在各處的各色農作物,在晴空之下凝成一幅美好豐茂的秋收畫卷,讓所有人都能直觀感受到秋天的另一面!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明說明話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
只想著玩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走呀六寶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明說明話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明說明話
宣城的小吃也很多,有麻辣粉絲、廣德拓粿、績溪撻餜、寧國粑粑等,數都數不過來。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江然凌
其地理位置也很優越,位於安徽、江蘇和浙江三省交接之地,東臨浙江的杭州、湖州兩市,北接江蘇的南京、無錫和常州,江浙滬出發基本高鐵2h就能到達;
甚至南京與杭州,最快高鐵50mins左右就能直達,很適合來一場週末賞秋旅行。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明說明話
秀麗風光與煙火人間
宣城市區怎麼玩
李白在人生最後十年裡曾七赴宣城,留下“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等千古絕唱。除了在此地見故友、見偶像之外,這座安徽小城究竟有什麼魅力,能讓李白如此念念不忘?也許只有真正到達才能體會!
敬亭山

遊玩敬亭山,直接坐車至遊客中心,依次打卡古昭亭坊、玉真公主像、白獨坐樓、敬亭之巔、天際閣等景點,游完全程約需2-3個小時。

實用資訊開放時間:8:00-17:30
參考門票:50元/人(7月、12月為淡季,僅需30元/人)
豆腐巷

豆腐巷和相鄰的法制路是麻辣粉絲、老麵館、寧國粑粑等眾多美食的聚集地,吃宣城地道小吃認準這裡。

逛完豆腐巷往南走,路過疊嶂中路十字路口後,進入元寶街繼續逛。元寶街是舊時礱坊集中的地方,也保留著宣城土著濃郁的生活氣息。

黃柏塬宛陵湖&宣城市博物館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不枉走一遭
宣城市博物館是快速瞭解宣城的好去處,館內一樓為主題活動展,二樓三樓為宣城本地珍貴文物展和宣城市城市發展規劃,四樓是宣紙、宣筆、徽墨和宣硯的文化展示,也有當地特產展示,適合花上2-3小時好好逛逛。

實用資訊開放時間:9:00-17:00(16:30後停止入館;週一閉館)憑身份證或二代電子社保卡入內
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在育成鱷觀賞區和浮橋上,能近距離觀賞或打盹或爬行或遊湖的揚子鱷們。天氣好的時候,這群呆萌的小可愛還會曬著太陽“疊疊樂”,看起來有趣又好玩。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派大星愛布丁!
除了揚子鱷外,還有孔雀、猴子和白鷺等動物一起生活在保護區裡,有點類似小型動物園。
實用資訊參考票價:
25元/人
營業時間:
7:30-17:30(週一閉館)
短短120km,多種美景輪番上演
皖南川藏線精華玩法
全長120公里的皖南川藏線,東起寧國市青龍鄉,西至宣城涇縣,穿越了浩瀚的水庫、原始神秘的森林、萬畝竹海和千里楓林、險峻絕倫的盤山公路,更是串聯起了散落在皖南如珠玉般的古村落,被譽為“江南天路”。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天涯自遊人
11月初起,寒流將上千畝的杉樹催紅,從淺紅至深紅,再至金紅,層層疊疊,遍山紅翠映於澄淨微波的湖水之上,豔紅之美卻絲毫不落俗套,一路開車在杉林間穿行,恍惚間有在天邊紅霞中穿行的感受,宛如仙境。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馬大大
皖南川藏線最經典的自駕路線是:寧國北下高速—青龍鄉—儲家灘—方塘鄉—板橋村—桃嶺—蘇紅村—汀溪鄉—蔡村鎮(不堵車的前提下,自駕遊玩需要大約1~2天)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木音在路上
青龍灣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木音在路上
水庫南岸植物多以松、杉為主,驅車於其間,彷彿來到了北疆的喀納斯之中。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只想著玩
青龍灣中,也點綴著大大小小38個島嶼,像色澤飽滿的翡翠,點映在澄澈的湖面上。有一個浪漫的小秘密是,如果從空中俯瞰,從島嶼延伸出的輪廓可以隱隱約約讀出 “L、 O、V、E”的字樣。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只想著玩
實用資訊開放時間:
全天
門票:
免費
慧雲禪寺
從皖南川藏線345省道的岔路,沿湖行駛5km可以直接駛上山頂,到達慧雲禪寺。

這個隱世寺廟始建於唐代,看起來寂寂,實際是安徽的第二大禪院, 於2002年寺廟移遷新建於至青龍灣的小山頂,雖然香火不盛,卻安然寂靜,可以前來探訪或體驗修行。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老椰
還可以一覽山下水庫美景,竹林石徑,滿眼翠綠,碧波浩渺,高處的景觀更讓人心情舒暢。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只想著玩
實用資訊開放時間:
全天
門票:
免費
儲家灘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文叔Vencent
清晨的時候,儲家灘會有薄霧出現,微風裹著泥土和草木的芬芳,將霧氣吹成縹緲的形狀,籠罩在湖面上,是儲家灘一天最仙兒的時候,也是攝影家們最愛的時刻。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Yujian2024
實用資訊開放時間:全天
門票:免費
方塘鄉落羽杉林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只想著玩
深秋初冬,翠綠的落羽杉樹葉逐漸金黃,隨著氣溫的降低,又會浸染上熱烈的紅色,湛藍色的水域倒映著層層疊疊的紅色,將自然的配色之美暈染到極致,深入其中會瞬間被這美景震撼住。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只想著玩
桃嶺公路
桃嶺公路是皖南川藏線最最精華的路段,海拔在800米以上,上坡和下坡均為10公里,整個路段高低起伏,公路蜿蜒盤繞,有N道連續彎道盤山公路,驚險不遜川藏公路。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木音在路上
公路兩側懸崖之外,桃嶺又展現出她溫柔秀美的一面:旁邊就是脈脈群山,不同季節之間的山景變幻,蒼翠、金黃、緋紅,讓每一個時刻的桃嶺都有迷人景緻。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lilith991桑桑
板橋原始森林
除了五萬畝天然甜櫧林,板橋內部更是有國家級保護植物10餘種,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三十種,喜歡動物植物的話,這裡堪稱樂園。

月亮灣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墨驚水
桃花潭
這便是李白《贈汪倫》的發生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桃花潭也因此詩名揚天下。

桃花潭的中華祠是陳氏大姓翟氏宗族的祭祀之所,楠木建造,漢白玉石雕飾,每一處都很精緻;有著“中華第一祠”的美譽;
桃花潭另一處著名建築為文昌閣,始建於清乾隆32年,三層八角建築風格,造型秀麗典雅;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夏夢看世界
除了中華祠和文昌閣,桃花潭還有多處人文景觀,如懷仙閣、萬姓義門、韃子樓、撫風會館、司馬第,還有李白曾醉臥的彩虹崗,如果在桃花潭停留的時間充足,可以逐個去探訪。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帽帽moer


實用資訊開放時間:7:30-19:30
門票:60元/人(含渡船)
查濟古村
擁有1300多年曆史的查濟,是皖南一塊珍貴的琥珀,一切關於古鎮的美,都凝固在時間中,歷久不衰。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Momo
建於清初的二甲祠是查濟村現存最完整的祠堂,門樓採用五鳳重簷設計,像鳳凰展翅飛入青空,精雕了空城計等戲文圖案,讓人不由感嘆古人建築藝術的驚喜感;
元代的德公廳屋,前有三層四柱的牌樓,門樓上磚雕“鯉魚跳龍門”,具有極高的雕刻藝術價值;

清初的洪公祠,二進天井中,兩個終年不涸的古井沉寂於此數百年,這座祠堂實際坐落在山坡,也是查濟古建利用地形的典範。
除此之外,還有寶公祠、翔義堂、民宅走馬樓、愛曰堂等等,這裡就像一座古建築博物館,讓遊客沉浸式地體驗舊時光景。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桃子 travel
即使經歷了巨大的歷史變遷,查濟的人民依然過著悠然的田園生活,延續著數百年的傳統習俗,窗前掛滿醃曬的火腿,端碗坐在門口吃飯的身影,讓人感受到這座古鎮的質樸和真實。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桃子 travel
實用資訊開放時間:
全天
門票:
60元/人
績溪
皖南山區的績溪,是徽州六縣之一,也是著名的“徽廚之鄉”。績溪可以說是徽州的“才子”人設,傳承了制墨、木雕、磚雕、石雕等傳統技藝,還是徽劇發源地之一。
徽州流傳著“無徽無成鎮,無績不成街”的說法,可見績溪在徽州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績溪縣內,有兩顆明珠般的古城,一為龍川,一為千年仁裡。

只需2小時就可以逛完的龍川
,是胡氏宗族故里,擁有1600多年的歷史。
鎮村之寶——胡氏宗祠,有“ 江南第一祠”的美稱,這裡還是“木雕藝術博物館”和“民族藝術殿堂”,內部木雕“四和圖”(和諧、和順、和美、和鳴)精美無雙。

實用資訊開放時間:
8:00-17:00
門票:
75元/人
仁裡距離績溪縣城3公里,位於登源河西畔,驅車十餘分鐘便可以到達。
村內,歷史悠久的古城門、古牌坊、古書院、古碼頭和桃花古壩皆有,是典型的商業重鎮形象,村子不大,可以在漫遊之中細細體會。

實用資訊
開放時間:7:30-17:30
門票:41元/人
鹹辣風味,主打越吃越上癮
宣城有哪些好吃的?
宣州美食
來了宣州(宣城市區),要先來碗麻辣粉絲。味重爽辣的麻辣粉絲是宣城人愛吃的地道小吃,紅薯粉和海帶、蘑菇、豆芽等配菜一起烹煮,辣味滲透其中,嗦得帶勁。再配一杯赤豆酒釀,清甜瞬間壓下熱辣。

水陽三寶來自宣州北邊水陽縣,用水陽乾子、鴨腳包、鴨翅燴在一起做成一鍋煲,裡頭的鴨腳包單拎出來也是一特色,鴨腸纏繞包裹鴨腳和鴨心,鹹香濃郁。還有甜而不膩的糯坨、酥香可口的孫埠綠豆粑粑也可以嚐嚐。



店鋪推薦粉絲:廣播大院第一家、添口福、丁式麻辣粉絲
臭鱖魚:
臭鱖魚人家老字號徽菜
水陽三寶:
錢德明牌鴨腳包、又見炊煙私房菜
餛飩:
魏氏餛飩館
麵條:
205丁師傅麵館、廣播大院炒麵
寧國粑粑:
中心菜市場陳記寧國粑粑
寧國美食
寧國粑粑是火出寧國的小吃,前身據說是“徽州粿”,每個粑粑內餡種類多,鹹鮮帶辣,外皮煎香。


火烘魚是皖南特產,以寧國一帶為佳,在明朝曾被列為貢品。僅三四寸長的本地白條魚或青魚進行炭火烘烤,外酥裡嫩,再就著上脆下軟糯的玉米麵鍋貼吃,別提有多過癮。
寧國高山橡子豆腐,用橡樹果實磨粉製成褐色豆腐,與當地臘黑豬肉、冬筍翻炒,鹹香滑嫩、多吃不膩。到了寧國,龍窯老鴨湯、青龍灣魚湯和紅燒畲鄉黑豬肉等當地菜也值得嚐嚐。

店鋪推薦寧國粑粑:東風路粑粑一條街、眼鏡粑粑、西街粑粑
炒麵:羅記麵條、城東路郵電局王姐炒麵、涼皮米線(錦苑廣場店)
寧國菜:寧都灶府、皖廚、寧國績溪土菜館
涇縣美食
“不吃茂林糊,枉到涇縣遊。”茂林糊集涇縣各山珍為主料烹製,如豬肉、香菇、冬筍和核桃雞蛋等,好吃又大補,與紅燒蹄髈、粉蒸肉一起被稱為“茂林三絕”。紅燒蹄髈是鎮桌大菜,肥而不膩,紅油誘人;粉蒸肉則軟糯鮮香,很是下飯。



涇縣燜面,又稱“皖南燜面”,用本地黑豬肉的肉湯來燜面,肉香四溢,是去涇縣必吃的麵食小吃。除了涇縣燜面外,好吃的香辣麵條也是面中代表之一,僅靠一個“辣”字就征服無數食客。琴魚乾,是涇縣乃至全國獨有的傳統土特產,產量有限,深得饕客們喜歡。

店鋪推薦燜面:
味道飯店
吃茂林糊:
茂林宗貴酒樓
吃香辣麵條:
二中老麵館、小衛香辣麵館、孫記香辣麵館
績溪美食
績溪是徽菜的源頭,有著“中國徽菜之鄉”的美譽,也有人常說:“最好的徽菜師父,一定是績溪師父。”

績溪水餡包,內餡兒隨季節更換,皮薄餡大,湯汁豐盈。輕咬一口,鮮美湯汁立即將味蕾俘獲。撻餜狀如圓餅,角豆、筍子、蘿蔔絲、碎豬肉等多重餡料在酥香金脆的麵皮裡共呈好味。

績溪的澆頭面、炒粉絲也是當地人鍾愛的小吃,兩者都少不了筍乾、豆腐乾和肉絲這“三劍客”的參與。

店鋪推薦績溪一品鍋、臭鱖魚:中國徽菜(徽廚)博物館
炒粉絲:紅泥美食坊
臭鱖魚真空伴手禮:胡興堂

– END –
關鍵詞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
宣城
桃花潭
涇縣
敬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