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西進

我偶爾會在影片號裡直播,也會嘗試帶個貨,時不時的會有觀眾問:包郵不?我說現在買東西還有不包郵的麼?一問,還真有。比如,西藏。我事後問商家這能給包郵不?商家回我說,真的扛不住,如果包郵一單要多十幾塊的成本。
但也不是所有電商平臺都不包郵。很多西部偏遠地區的使用者在拼多多下單時幾乎感受不到郵費成本問題了,不再為郵費焦慮。
怎麼做到的?
回顧一下,拼多多在 2022 年首創中轉集運包郵模式,發往西部偏遠地區的包裹先運至中轉集運倉,再透過第三方物流服務運營統一發貨至目的地。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結束了西部偏遠地區購物不包郵的歷史。去年則宣佈所有商家在青海、西藏、甘肅、內蒙古等偏遠地區物流中轉費由平臺承擔,網購在這些西部地區正變得越來越實惠、便捷。
這個做法,讓我想起了網際網路技術領域的 CDN 分發。透過分散式架構提升效率和最佳化使用者體驗的方案。它們在工作原理、核心邏輯、最佳化目標等方面具有高度相似性,都是透過分散式架構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並且優化了體驗。支援這個業務探索的公司決策者,一定具有技術性的思維。
有人可能好奇,實際效果如何?
去年9 月拼多多偏遠地區物流中轉包郵政策落地以前,我們僅對西部極少數地區發貨,大部分地區都不發貨,日訂單僅有 2-3 單。政策落地以後,我們放開了所有限制,逐漸開通到青海、內蒙古等偏遠地區的包郵服務,只要有訂單都會安排發貨,徹底結束了西部偏遠地區不發貨的時代。經過中轉倉發往西部地區的快遞運費,與發往其它南方地區一致,相當於我們沒有增加成本,卻擴大了市場,整體利潤在增加。
透過這位商家的口述,可以看出,物流中轉費由平臺承擔後,賣家可以往西部發貨,西部的使用者可以下單更多商品。
這其實也是一種「補貼」,透過補貼,促進了交易,改善了履約體驗,增加商品流通,激發了市場活力。
這幾年,拼多多一直在加大這方面的投入,不斷降低優質供給西進的物流成本,有效地撬動生態中的更多商家加入西部偏遠地區的市場與消費振興當中。東南沿海的商品可以發到西部,而西部的農產品,也可以賣出來。
真正的在拉動內需
我們常說:聽其言而觀其行。對一個人如此,對一個公司更應如此。而拼多多這家公司,說的其實不多,但說了的,一般都會長期去做。今年已經是拼多多推進電商西進的第四年了,平臺將繼續加大投入,降低優質供給西進的物流成本,撬動生態中的更多商家加入西部偏遠地區的市場與消費振興當中,改善履約體驗、增加商品流通、激發市場活力。
自成立以來,拼多多就致力於服務最廣泛的普通人。「五環內」的使用者已經被服務得太好,而那些以前行業服務不到、幾乎已經快被遺忘的「角落」應當成為優先服務目標,引領電商西進應該就是出於這種初衷。
拼多多引領電商西進,是在助力縮小東西部差距,進一步推動消費平權,也將對偏遠地區帶來消費習慣的改變。
青海、西藏、甘肅、內蒙古等地的網友,進來說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