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亞紀
編輯 | 珊瑚

走出大山,家在身後
到新疆崑玉紅棗科技小院教老鄉種紅棗,是26歲的魏煜軒主動申請的。他懷著一個樸素的念頭——“年輕人要自找苦吃”。這裡是全國最偏遠的地區之一,儘管做了充分的心理準備,現實還是給了年輕人強烈的衝擊。
小院在戈壁和沙漠的交界處,晴天暴曬,一颳風下雨,沙塵暴就來了。類似的場景他只在電影裡見過,天都是黃的,腰一樣粗的胡楊樹直接被吹斷。村裡基本的生活物資都少,唯一的小賣部,賣些牙膏牙刷,一點零食。一個維吾爾族大哥開了間小飯館,全是面,偶爾有抓飯也吃不習慣。要是去附近吃,得騎三輪車到六公里外的隔壁連隊。
這輛小三輪車是小院裡唯一的交通工具。以往取快遞就靠它,長途跋涉5小時,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過去魏煜軒很少在網上買東西,郵費貴是最大的阻礙,十幾塊的衛生紙,郵費差不多一個價了。
說到這些生活的不易,這個年輕人還是笑呵呵的。這一切,魏煜軒很習慣。他的老家在甘肅的偏遠農村,小時候每週趕集,父親才會大老遠去買東西。其實也捨不得買,家裡有四個孩子要拉扯,父母下過煤礦、進過工廠、賣過蔬菜、幹過工地,就這樣把魏煜軒供到研究生,走出大山。
今年3月,塔里木大學的研究生要去基層駐點,他就這樣來到小院。那時,用拼多多買東西到小院已經能包郵了。他下單了護目鏡、面罩、防曬衣、遮陽帽,沙塵暴不嚴重的時候,戴著護目鏡就能正常出門。
小院的生活因此豐富起來。大家相互照顧,師兄常常拉著他拼單,火腿腸、雪碧、可樂,零食一箱箱囤在小院。前一陣小院裡唯一的女孩過生日,她收到了拼多多上買的口紅、鮮花還有洗面奶。
如今開著小三輪,只要20分鐘就能到村裡的代收點,拿到包裹。這得益於拼多多近些年力推的“電商西進”——
2022 年,為了解決新疆地區消費者長期面臨的郵費貴、商家不願意包郵的問題,拼多多首創中轉集運包郵模式,商家只需將包裹送至西安中轉集運倉,平臺透過第三方物流商統一發貨至新疆,實現了運輸、分揀、投遞等環節的資源整合,大幅降低物流成本。這一模式得到商家和消費者的認可,很快被複制到西藏等更多西部偏遠地區。
2023年7月起,拼多多又在新疆地區率先推行免費送貨進村服務,配送網點與消費者的距離,從幾十公里縮短到了2 公里。天山腳下的農牧民可以享受到東部地區消費者同樣便利的網購服務。
2024 年 9 月,為進一步惠及商家和消費者,拼多多又宣佈所有商家在新疆、西藏、甘肅、寧夏、內蒙古等偏遠地區物流中轉費都由平臺“買單”。

●拼多多百億減免,為偏遠地區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為商家帶來新的商機。郝曼攝
家在拉薩的扎西頓珠一家因為包郵,激發了不小的購物熱情,佈置出煥然一新的家——碗筷、家庭話筒卡拉OK、老婆的化妝品和護膚品,都在拼多多上拼單,還有給家裡兩個小孩買的玩具車、積木和益智遊戲。
在扎西頓珠的童年,玩具是奢侈品。他的老家在西藏浪卡子縣的一個村裡,晚上學習只能點油燈,讀到小學六年級才通電。他現在還記得初中去縣城讀書帶來的衝擊,週末有零花錢的同學可以花幾塊錢到茶館看電影,而他只能趴在茶館的窗戶上,聽著窗外大喇叭裡放的《西遊記》的聲音,跟著看一整天。
不希望以後孩子也過這樣的生活,他決心努力走出去。一開始放羊,後來當兵,他走出大山。在拉薩,他第一次見到城市的樣子,有密密麻麻的人、十層的高樓。退伍之後,可以選擇回老家工作,他還是想去外面闖闖,現在在拉薩一家銷售青稞產品的公司工作。
扎西頓珠在拉薩有了自己的小家。做銷售的緣故,他常常飛到全國各地。在風土人情各異的城市,能接觸到各種新鮮的東西,他喜歡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但逢年過節,回到老家,他才真正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
現在每個月,他都會找時間回老家看看。父母還在,街坊鄰居之間熟悉的溫情不變。也有東西在改變——快遞包郵進村之後,網購方便了,“電商西進”的便利也傳遞到了魏煜軒和扎西頓珠老家的村子,一個個包裹寄託著他們的思念,送到留守的父母手中。

●陝西安康,一對老夫妻等待兒女回家過年。ic photo

看見留守的老人
想念父親的畫面總和黃河有關。魏煜軒的家離黃河很近,天氣熱的時候,父親總會帶他去黃河游泳。家裡在黃河邊包了十幾畝地種包菜、玉米和水稻,幹活累了,父親就會站在黃河邊休息一會兒,看著一輛輛車沿著盤山公路,開向外面的世界。
今年雙十一,一根新皮帶跟著滿載快遞的車,沿著盤山公路,送到父親手中。父親總是捨不得給自己買東西,舊皮帶一用就是好多年,表面脫落得斑駁,他就用紅色的布纏起來繼續用。最近村裡有了拼多多的快遞代收點,承載著魏煜軒掛念的皮帶,直接送到了父親手中。“不要亂花錢,貴不貴?”雖然父親這麼說,但魏煜軒能看出來,他挺開心的。
年輕人大多出去了,走不出去的老人,就留守在村子裡。在廣袤的西部地區,現代生活被隔絕在大山之外。新疆伊犁州快遞站點負責人王振記得,兩年前,很多留守在村裡的老人連智慧機都沒有,快遞大多是外地的子女買的。那時候快遞點還沒有進村,快遞數量少,他們只能等十天,攢夠二十件,才能跑一趟幾十公里的路去村裡發貨。
把快遞送到留守老人的家門口,王振一度覺得是“不可能的任務”。從去年7月開始,在拼多多的推動下,他和員工們一起,走訪了伊犁州416個村莊。
許多村依舊保持著原生態,即使在新疆生活了三十多年,有的村子還是超出了王振的想象。讓他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偏僻的牧民村,進村的羊腸小道,周圍全是牧場,村裡剛供電不久,院落沒有圍牆,一個小賣部都沒有。好像“重生”回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特別不真實。
村裡住著少數民族,語言不同,溝通全靠比劃。他們想買東西,但買不了,離鄉鎮幾十公里,快遞很難送到。村民們不相信電商能進村,一度懷疑王振是電信詐騙的,後來他去村裡都帶著身份證。
連續兩個月,王振一直在路上,跑了過去兩年的公里數。常常是7點天剛亮就出門,晚上11點天黑了才回到酒店。和村民溝通,找村委會協調,連坐下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一個村子也不放棄,除非真的解決不了的問題,比如冬季上山要封路,我們實在走不上去,沒有辦法才會報備。
讓他驚喜的是,當大山內外的世界被打通,變化真的在深山發生了。拼多多上買的第一批貨到了村子,老人之間口口相傳,訂單量逐漸從以往的三五件暴增到三五十件,甚至一兩百件。夏天,很多人去牧場放牧,村子是空的,王振就把包裹送到離他們很近的站點,他們從山上下來,就能取到網上買的日用品。
新的生活圖景在邊陲之地徐徐展開,新疆喀什一個快遞代收點的負責人阿依努爾也有相似的感受。2023年,阿依努爾從幼兒園辭職,經營起了快遞代收點的生意。她的代收點開在巴扎(注:新疆的市集)的入口處,每週三是趕集的日子,騎三輪的、開著摩托車的,從工地下班的人紛紛趕來,快遞點一下熱鬧起來。有村民拆開一件風衣,當場試穿一下,好看還便宜,旁邊的人立刻種草,說給自己的姐妹也買一件。
一個家庭的日常生活所需,服飾、日用品、玩具等等,都能透過網購滿足。最近幾個月,她發現,新鮮的果蔬和智慧家電明顯多了起來。某天一位大爺收到一個超大規格的包裹,阿依努爾好奇問了一嘴,才知道他從拼多多上買了一臺電視。
和這些老人相處,阿依努爾常常有一種被當成家裡孩子的感覺。不知道快遞送到哪兒了,他們就問她,“我小孩在外面,我不知道(怎麼用手機)了,孩子你幫我弄一下”,她總是耐心地一個個講清楚,“老人們都很溫柔”。
在王振負責的站點,快遞員如今對村裡每家人都很熟悉,他們需要什麼,會順便幫忙帶,彼此間建立了信賴。在這些遙遠的村子,包裹成為溫情的紐帶,載著遠方孩子們的掛念、陌生人之間的關懷,送到村裡留守老人的手中。

●女快遞配送員在莎車縣的代收點裡整理快遞。阿依加瑪麗攝

家門口,一個更大的世界
過去三年,魏煜軒很少有機會回家。懷著歉疚的心理,他想補償父母,於是越來越多地給他們在網上買東西。
村莊有些凋敝了,冬天農閒的時候,能見到老人們在村口一邊曬太陽,一邊聊起最近網購的東西。節省的父親也開始主動在拼多多上買東西,菜種子、水管、衣服、水果,有次看上了一雙勞保鞋,他還特地打電話問兒子,想給他也買一雙。
魏家的四個孩子都走出了大山,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分散在各地生根發芽,大姐在昆明,二姐在蘭州,三姐去了新疆昌吉,有人喜歡給父母買大件,微波爐、高壓鍋、冰箱,有人給買衣服和鞋。多多買菜在家附近設立站點之後,魏煜軒常常給家裡買些飲料、零食,前一天下單,中午就能到。四個孩子,用各自的方式為留守的父母做些什麼。
扎西頓珠的父母也還在老家村裡生活,閒不下來,種了不少青稞。他記得家裡第一次買電視的時候,他才上小學,父母用貨車去縣裡把電視老遠運回來,一家人隆重地在電視機旁倒上青稞酒、點上酥油、獻上哈達。
而現在,山外面的生活物品,透過電商抵達大山深處,不再是神聖而稀奇的事物,變成了父母的生活日常。小到日常用品、衣服、鞋子,大到電器,比如攪拌酥油的機器、煮蛋器,扎西頓珠都在拼多多上買好,再給父母送過去。
讓老一輩人改變觀念,適應現代生活,需要耐心。給家裡買的冰箱,一開始他們不插電,放在家裡當擺設。幾十年了,新鮮的肉都是掛在房頂自然風乾,放在冰箱裡,父母反而覺得會凍壞。
沒有勸說,等扎西頓珠再次回家,發現父母已經開始用冰箱了,他猜大概是老兩口自己嘗試過了。他想讓父母體驗到更多新鮮事物,前不久在拼多多上買了海南新鮮的椰子,還有會理的石榴。
家鄉不再是記憶中閉塞的樣子,老家的青稞因為交通的便利,輸送到加工廠,銷往更遠的地方。不僅如此,新疆的雪蟹、庫車的小白杏、西藏松茸醬油、墨脫紅茶、甘肅環縣羊肉、天水花牛蘋果等也突破地域和季節限制,銷往全國。

●工廠打包。廖正 攝
扎西頓珠所在的公司,在拼多多上開了店,開始做電商直播。以往只供給本地的商店和超市,現在賣出了西藏,一、二線城市也有許多使用者,每天能賣出幾百單。前不久一場和央視主持人合作的直播,9分鐘賣出了兩百多萬元,他感受到網際網路的力量。
扎西頓珠觀察,電商正在成為新的就業選擇,身邊越來越多人投身其中。“基本上西藏這邊有點產量和資源的,都會嘗試電商平臺。”
這是網際網路時代的變化。他回憶,當年退伍之後,90%的戰友去做了保安、司機,在拼多多電商西進的舉措之下,越來越多平臺加入其中,就業機會一下被擴大了,不僅西部村莊的消費潛力被挖掘,潛在的經濟活力也得到了釋放。
在外打拼許多年,乘上電商西進的快車,憑藉自己的奮鬥,扎西頓珠逐漸把家裡兩個弟弟供了出來,老家的父母過上了更好的生活,自己也在拉薩定居,有了家庭。
他時不時想起自己第一次來到拉薩的時候,帶著老家的牛肉在路邊擺攤賣。那天正好趕上傳統的雪頓節,當巨大的唐卡展現在眼前,他感到深深的震撼。“只在書籍裡看到的東西,在眼前正兒八經浮現的時候,我知道有點夢想還是對的。”
版權宣告:本文所有內容著作權歸屬極晝工作室,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形式使用,另有宣告除外。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