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強大的標誌:穩得住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3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選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汲泉承露養菖蒲
來源:抱蒲堂(ID: bpthz2015)
降魔者先降其心,心伏則群魔退聽。
♬ 點上方播放按鈕可收聽洞見主播週週朗讀音訊
作家馮唐說:
“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篤定的核心,這樣在宇宙間才不容易被風吹散。”
反之,一個人焦慮的本質,是缺少核心,穩不住自己的節奏。
人穩則事成,情緒穩,行事穩,心態穩,凡事穩得住,一個人才能越來越強大。
01
情緒穩
人的一生,需要擁有多種素質,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情緒穩定。
情緒像水,穩定的情緒是涓涓細流,滋養萬物;不穩的情緒是咆哮波濤,吞噬世界。
人生路上,我們遇到的最大敵人,不是能力,不是條件,而是情緒。
北宋大詞人晏殊,一生仕途很順,官至宰相,位極人臣。
但是有一次,因為從僕拿手板來遲,他大怒之下,打落了僕人的一顆牙齒。
此事被御史參奏,晏殊也因此遭到貶謫。
北宋理學家程顥在《定性書》中寫道:夫人之情,易發而難制者,唯怒為甚。
怒字,上為奴,下為心,動不動就憤怒發脾氣的人,就是情緒的奴隸。
實際上,易怒,控制不住情緒,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使問題更加嚴重。
發脾氣是本能,控制脾氣才是修養。
曾有一項研究,在75年的時間裡,研究人員追蹤了724個人的生活,記錄他們的工作、家庭和健康狀況。
研究發現,真正幫助一個人成功的,不是金錢與名望的積累,而是良好的情緒。
無論身處何種境遇,都要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情緒穩了,人生就順了。
02
行事穩
世界從不缺聰明的人,缺的是穩定靠譜踏實的人。
一個人他能成多大的事業,路走得多遠,往往取決於他有多靠譜。
所謂人才,就是交待他一件事,他出色地完成了,再交待給他一件事,他又出色地完成了。
對一個人最大的肯定,不是“你很厲害”,而是“這件事交給你,我放心”。
曾國藩一生做事,始終求穩。
帶兵之初,曾國藩打定主意:船要精工良木,堅固耐用;炮要不惜重金,從海外買回;船炮不齊,絕不出徵。
在給朋友的信中,他寫道:
“劍戟不利不可以斷割,毛羽不豐不可以高飛。情願曠日持久而不戰,不可出境一戰而不勝。”
因為他凡事求穩,很少出錯,很快官居一品成為朝廷的擎天一柱。
我們不難發現,人群中最厲害的人,一定不是做事毛手毛腳的人。
而是那些穩重的人,他們有目標、有野心、有實力,做事有章法,從來不輕易冒險。
飯要一口口吃,事要一件件做,步步前進,穩住營盤,才是成事最快的途徑。
03
心態穩
王陽明在《詠良知》一詩中寫道:
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
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
心是人生的主宰,世間的萬事萬物,各種變化,都會映照在心境之中,可以由心而變。
倘若遇難便慌,遇事便躲,難免會在浮躁頹廢中沉淪。
穩住心態,任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方可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陽明有一首詩《讀易》:
囚居亦何事?省愆懼安飽。
瞑坐玩羲易,洗心見微奧。
乃知先天翁,畫畫有至教。
包蒙戒為寇,童牿事宜早。
正德元年(1506年)王陽明三十五歲,因為上疏請求“去權奸”,得罪了劉瑾,被廷杖四十,下放詔獄。
一般人到了大牢,不是哭哭啼啼,就是四處鳴冤,但是王陽明沒有,他在抓緊時間讀《易經》。
後來王陽明又被髮配到萬山叢薄,苗、僚雜居的貴州龍場。
無處可住就建屋,無菜可吃就開荒,山民愚昧就辦學。
王陽明始終不驕不躁,從容以對,閒時還會在石棺中靜坐,求索聖人之道。
終有一日,龍場悟道,王陽明創立心學,大放光明,流芳百世。
《菜根譚》有云:降魔者先降其心,心伏則群魔退聽。
要降伏妖魔鬼怪,先要降伏自己的內心,內心清淨,諸事才能順遂。
人這一生,世事無常,有風光得意之時,也有低谷落魄之時。
只要心態穩得住,以不變應萬變,必有後福,與世間美好不期而遇。
穩,是一種很高階的內心品質,身心篤定,又不拒絕任何的變化。
風起雲湧之間,內心也始終住著一個沉穩的舵手。
如此,再大的風浪也不能奈你何。
點個推薦,從今天起,穩住自己,把握好自己的人生節奏,從容面對紛繁世事。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3秒加星標,再也不擔心找不到洞見君↓↓
你若喜歡,為洞見點個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