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紐約市的一項新決定
在紐約華人中掀起了軒然大波
因關係到了華人家庭中
普遍最重視的教育問題
取消紐約市所有的“天才班”!
華裔孩子的努力將變得不再重要?
意味上學成本大大增加?
這項提議也被認為是
紐約最大的教育“地震”!

紐約教育局:
要取消所有天才班!
本週,紐約市政府宣佈:
要將多學區列為“多元化”試點學區的提議,引來了多方激烈的爭論。


提議內容:取消公立學校中的“天才班”(Gifted programs)和選擇性招生
釋出時間:前日,美國當地時間8月27日
提議目的:旨在改變族裔隔離情況,並刺激學校的多樣性
試點學區:
市政府公佈了先行試點的5個學區
布朗士9學區
布魯克林13學區
布魯克林16學區
皇后區28學區
史丹頓島31學區
這些學區將是第一批獲得,200萬美元校園多元化補助計劃的學區。

科普:家長的心頭愛
紐約天才班是什麼?
天才班(Gifted & Talented Program),直譯叫做資優課程,天才班是紐約華人圈裡比較普遍的一個叫法。
談到資優那就很好理解了,其實就是紐約教育局把比較優質的教育資源,分配給天資比較優秀的孩子們。以達到因材施教,特殊孩子特別培養的目的。
教育局希望透過資有課程能夠讓優質生源從私立學校迴流,提升紐約公立教育的平均水平。

天才班又分2種。
一種是學區天才班(District G&T Program),即普通公立小學開設的資優課程,這種受學區限制。類似國內每所學校裡都有一個尖子班。
另一種是天才學校(City Wide Gifted and Talent School),即紐約市重點天才學校,不受學區限制。類似國內的市級重點學校。
這兩種天才班都需要考試錄取。
居住在紐約市五個區(曼哈頓,布魯克林,皇后區,布朗士,史坦頓島)內4-7歲的小朋友,可以透過考試的方式,再根據學生填報的志願,分數從高到低錄取。


要取消“天才班”
具體怎麼改?
在新提議中,學校多元化諮詢小組給出了一些建議,大致的方向如下,但是這些建議很多還處於初級階段,並沒有詳細有效的進一步說明。
①逐步淘汰“天才計劃”
用“濃縮方式”或者大眾化的“磁石學校”來代替
大多數的“天才計劃”從孩子4歲左右時就開始了,透過這些孩子參加的一次考試,幼兒園進行選擇性錄取學生。入學率幾乎與全市人口統計資料相反,主要是白人和亞洲學生。
新提議呼籲取消入學考試,並透過不招收任何新生的方式,逐步取消“天才計劃”。取而代之的可以是學校的替換方案,主要就是避免嚴格的學術考察和追評方式。

(紐約幼兒園天才班入學考試的考題之一)
比如他們認為紐約市開設了一些三年級才開始的“天才計劃”,錄取標準包括教師推薦和平時的成績單等。
這種“濃縮方式”就比光是基於單一測試的方式,更加多樣化一些。
②限制使用競爭激烈的評比標準
比如成績和出勤率
紐約市大約37%的中學專案使用選擇性錄取標準來篩選學生。
新提議呼籲取消“排他”錄取標準,
取消的專案包括成績、考試分數、面試、行為舉止、遲到和出勤率等。
學校在錄取時除了考慮考試分數外,通常會考慮缺席和遲到等因素,但是有人認為這些措施也可能與學生的經濟劣勢相關。
比如無家可歸者的孩子往往比那些擁有穩定住房的同齡人更容易遲到,缺席,因為他們生活在避難所經常遊離不定。這些錄取的標準就會對他們產生歧視性,不公平,所以新提議就呼籲取消這些基本標準。

布魯克林15區的一個學區最近完全取消了篩選,轉而採用抽籤的方式錄取。
在曼哈頓3區,中學優先錄取某些學生,以此希望創造更多的學術和族裔多樣性,儘管那裡的學校仍然可以設定自己的錄取標準。
總而言之,就是希望學校少些嚴格的評比標準,以避免排他性的學生選擇。
③暫停新的高中篩選
在紐約市,學生必須申請高中,每個學校根據自己的錄取標準來選擇學生。
本來呢,從理論上講這個選擇系統可以讓學生打破族裔界限,創造機會讓更多不同族裔的學生融合在一起。但是呢,事與願違,好學生總是來自於白人和亞洲家庭,其他族裔的家庭就開始抱怨都是這篩選機制搞的鬼。
所以現在新提議就倡導高中應該設計一套新的招生方法,確保它們“反映了所在行政區的族裔和社會經濟人口統計資料”。

(圖片來源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
簡單來講,就是這套招生方案可以保證白人、亞裔、非裔、西裔的學生都能透過高中招生標準並被錄取。
④停止地理區域來篩選高中入學
大多數“天才學校”每年都會收到數千名申請者,即便公開舉行“排他性”很強的入學測試,因為名額有限,它們更青睞那些住在或就讀於相對富裕地區的學生,只為自己的居民保留了學校機會。
批評人士說,高中教育應該是屬於每個人都可以享有的開放的機會,而不受郵政編碼的限制,這一規定嚴重破壞了學生可以申請該市任何一所高中的想法,無論他們的郵編是多少。
取消基於學生居住地的招生優先順序。這是改革的一大重點。
將對曼哈頓第2區的學校產生重大影響,曼哈頓第2區是包括上東區在內的曼哈頓最白、最富裕的地區之一。
比如該地區最受歡迎的高中之一,位於曼哈頓第2區的埃莉諾·羅斯福(Eleanor Roosevelt),去年的入學通知書100%的發放給了曼哈頓第2區的學生,其中約66%都是白人,它也是紐約最富裕的學區之一。

⑤重新繪製學區
紐約市龐大的學校系統被分成32個較小的學區,而這些學區的人口構成可能會有很大差異。
以曼哈頓的第3區為例,它包括上西區 Upper West和哈萊姆區Harlem的一部分,大約有1/3是白人。
該區毗鄰哈萊姆區(Harlem)的第5區,那裡的白人比例不到6%。
新提議呼籲該市重新考慮這些學區分界線,“以支援讓所有學校都能反映城市人口分部的長期目標。”


取消優選計劃
做大鍋飯
對於紐約市的這項新提議,多數華人家庭是一百個不情願。
因為一旦改革,很多現實問題就擺在眼前:
孩子上學路程會變遠
華人家長代表:
現在孩子在皇后區森林小學上學,如果取消了“天才班”,孩子就面臨去更遠的私立學校。現在公交3站地,到時候可就變成單程最近45分鐘,遠點甚至要2個多小時了。
讓孩子缺乏進步的動力
華人家長代表:
本來公立學校之前投入了大量資源,讓有條件的學生有提升,變得更優秀的空間。現在卻要把這麼多年投入的資源取消掉,對優秀的孩子們來講也不公平。
而且和那些本來就沒有什麼上進心,不在乎成績,不在乎出勤率的學生在一起,對自身有要求的想進步的學生來說也非常不合理。
多元化操作未免有點“簡單粗暴”
華人家長代表:
不能因為全紐約市非裔和西裔佔60%以上的人口比例,就簡單套用在學校上面。比如法拉盛自然亞裔多,非要把非裔和西裔拉進來上學,未免也有點牽強。


看看華人家長怎麼說?
-如果像郊區那樣有很多好學區,有沒有天才班就顯得沒那麼重要。但是在紐約市區,又住在很差的學區,沒有天才班,只能逼得家長搬家或者區私立了。

-我們交的稅要養差區的,有行為不端的學生萬一把學校風氣帶壞怎麼辦?

-低收入不是問題,低收入家庭也有優秀的孩子,只要有入學考試的底線撐著,學校就不會沒落。

–天才班如果主要人口組成第一第二是拉丁裔和非裔, 估計這就不會取消。

-現在看私校的白人和華人都多了,很怕城裡教育搞得一團亂,逼得中產階級逃離。

-按收入分配沒問題,但是硬要按種族分配,這本身就有問題,不合理。

大家覺得這項新提議可行嗎,
你支援這項提案嗎?
歡迎一起討論~
REF:
https://www.chalkbeat.org/posts/ny/2019/08/26/school-diversity-group-says-nyc-should-phase-out-gifted-programs-curb-selective-screening-in-admissions/
本平臺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謝絕公眾號商業轉載!



可直接點選以下公號名稱進行關注:

說一千道一萬,不如讓我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