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裔社群新聞:美國驅逐移民引發爭議;亞裔居民強烈反對德州土地禁令

靠譜的新媒體不多,請關注美國華人雜談
作者 | 胡安
全文共 3118 字,閱讀大約需要10分鐘
本文系作者原創,授權“美國華人雜談”獨家釋出。轉載需徵求許可,規範署名(公號名/ID/作者),違者必究
請使用網站Justicepatch.org檢視完整文章及更多內容,為防失聯,請透過郵件訂閱網站,或關注我們的電報頻道:https://t.me/piyaoba
中美洲移民危機

被美國驅逐出境的移民在巴拿馬城的一個安置點,他們舉起標語呼籲得到國際社會的幫助。來源:Getty Images
隨著川普政府加速驅逐,哥斯大黎加和巴拿馬兩國接收了來自美國的數百名被驅逐者,當地官員沒收移民護照和手機,限制法律援助,並將他們轉移至偏遠地區。觀察家批評此舉缺乏透明度。
本月,美國將299名亞洲被驅逐者送往巴拿馬,其中150人在聯合國協助下返回原籍國。其餘部分人正與聯合國難民署聯絡,尋求庇護。學者指出,美國政策重控制而輕人權。一名被驅逐者透露,她被送往巴拿馬時不知去向,手機被沒收,無法聯絡律師,感嘆法律程式被剝奪。
相關機構警告,巴拿馬恐成“移民黑洞”,要求保障通訊和法律權利。“停止歧視亞太裔”(Stop AAPI Hate)呼籲國會調查,稱此舉不人道,
來源:NBC新聞、Stop AAPI Hate
德州土地禁購法案引發亞裔居民強烈反對
本週四,德克薩斯州參議院第17號法案(SB 17)在聽證會上引發爭議。該法案由共和黨參議員Lois Kolkhorst提出,旨在禁止被視為“國家安全威脅”國家的個人或實體購買德州土地,支持者稱其保護資源安全。然而,亞裔社群強烈反對,認為法案涉嫌歧視並可能加劇種族仇恨。
亞裔居民在聽證會上指出,SB 17可能導致針對亞裔老人的仇恨犯罪上升。一名證人警告:“若法案透過,你們手上將沾滿亞裔的鮮血。”他們擔憂,該法案不僅影響簽證持有者和難民,還可能波及合法居民與企業主。企業人士表示,賣家可能因避險拒絕與亞裔交易,導致房產貶值,甚至無意中煽動仇外情緒。州眾議員吳元之(Gene Wu)稱其為“種族主義法案”,違反憲法,恐將亞裔推回被排斥的時代。
目前,法案仍在委員會審議,若獲透過需經參眾兩院批准。亞裔社群呼籲警惕其對社會和諧的潛在威脅。
來源:KVUE
研究揭示亞裔美國人心血管風險差異,華裔相對更健康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2025年科學會議初步研究,亞裔美國人、夏威夷原住民及其他太平洋島民(AANHPI)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差異顯著。研究分析了加州和夏威夷約70萬名成人的健康記錄,其中華裔看來更健康:高血壓患病率僅12%(菲律賓人為30%),高膽固醇20%(菲律賓人33%),2型糖尿病5%(夏威夷原住民14%)。
研究聚焦多個亞裔亞群,發現肥胖率從越南人的11%到夏威夷原住民的41%不等,而華裔肥胖率也較低,僅約15%。吸菸率方面,夏威夷原住民超13%,而華裔等亞裔群體低於10%。相比200萬非西班牙裔白人樣本,華裔在多項指標上表現優於其他AANHPI亞群,但仍需關注潛在風險。美國心臟協會PREVENT計算器顯示,華裔10年心血管事件風險低於菲律賓人和南亞人,但高於白人。
研究負責人Alan S. Go博士強調,定期監測血壓、膽固醇等對華裔等亞裔群體至關重要。
來源:美國心臟協會
陶豐起訴美大學,“中國行動計劃”陰霾猶在
華裔化學教授陶豐起訴堪薩斯大學,稱其因川普時代“中國行動計劃”被捕後遭不當解僱。去年聯邦法院推翻其定罪,卻未獲復職。他指控大學配合聯邦監視並違規解僱,律師稱此舉助長“種族主義恐慌”。該案凸顯“中國行動計劃”對華裔學者的持久影響,或預示其未來複蘇前景。
“中國行動計劃”2018年至2021年針對十餘名華裔學者發起訴訟,多以失敗告終。批評者稱其濫用種族定性,混淆學術披露問題與重罪,執法過當。如今,共和黨立法者有意重啟類似專案,可能加劇對華裔學者的審查
此前景引發擔憂。2022年調查顯示,45%的華裔學者因“中國行動計劃”經歷不願再申請聯邦資助,恐因族裔被針對。中美學術合作自2017年起下降,若新計劃全面限制合作,美國或失去材料科學等領域的中國優勢。
來源:紐約時報
川普稱若交易未達成或將延長TikTok禁令期限
川普3月6日表示,如果TikTok的交易未能按時完成,他可能會再次延長對該應用的禁令期限。
此前,川普簽署行政令,要求TikTok的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在1月19日禁令生效後的75天內剝離其美國業務。隨後,川普將截止日期延長至4月5日。他表示,目前距離截止日期還有約一個月,暫時不需要延期,但“如果需要,我可能會延長”。
多家潛在買家對收購TikTok美國業務表現出興趣,包括YouTube網紅MrBeast、前洛杉磯道奇隊老闆弗蘭克·麥考特與投資人凱文·奧利裡的聯合提案。川普還提及盟友埃隆·馬斯克和甲骨文創始人拉里·埃裡森等人。
來源:國會山報
奧克蘭華埠急尋新領導,華裔聚焦犯罪難題
奧克蘭唐人街正深陷犯罪與經濟雙重困境,社群期盼4月15日市議會第2區特別選舉帶來轉機。該區涵蓋美國最古老的唐人街之一,華裔居民眾多,卻因安全問題備受衝擊。候選人須直面15%-20%小企業疫情後倒閉、20%居民無網路接入等難題,而華裔尤其擔憂街頭暴力和入室盜竊威脅。
華裔候選人王夏琳分享近期走訪時遭遇種族辱罵和車輛追逐的經歷,痛斥“奧克蘭是反亞裔仇恨中心”。78歲香港移民司徒良恩則直言:“我最關心安全,希望減少入室盜竊,讓人安心走在街上。”華裔居民希冀新領導以安全為先,重振社群活力。
六名候選人中,柬埔寨裔Kanitha Matoury稱“無安全無城市”,非裔Harold Lowe提出包括改善照明、增建經濟適用房的十點計劃。州府要求奧克蘭2030年前建超1萬套經濟適用房,資金雖已到位,進度仍滯後。華裔人口漸減下,社群憂心文化傳承斷裂,期盼新領導以創新政策應對犯罪高發與經濟疲軟,守護唐人街未來。
來源:Ethnic Media Services
紐約名校亞裔教師性犯罪認罪引發震動
紐約布魯克林聖安學校數學教師溫斯頓·阮(Winston Nguyen)因向學生索要猥褻圖片,於本週一認罪,承認一項重罪及五項輕罪。這所學費高達6萬美元的私立預科名校因醜聞陷入危機,阮面臨最高七年監禁。其被捕震驚了學生與家長,也讓學校管理層備受質疑。
38歲的阮曾因2019年盜竊僱主30餘萬美元被判重罪,服刑四個月後於2020年被聖安學校聘用。儘管學校知曉其犯罪記錄,仍將其提拔為數學教師,他甚至開設“犯罪與懲罰”課程。然而,2021年起,他透過Snapchat向包括13歲學生在內的未成年人傳送及索要淫穢內容,直至2024年2月被布魯克林檢方調查,6月在校附近被捕。學校未及時告知家長,引發強烈不滿。
此案暴露學校管理漏洞。董事會委託的調查報告指出,管理層忽視家長對阮背景的擔憂,甚至“羞辱”提出異議者,優先保護教師而非學生。阮對《紐約時報》坦言悔恨,稱傷害了社群。其從哥倫比亞大學高材生到兩度入獄的經歷令人唏噓,判決將於本月晚些時候公佈。
關注我們,不再失聯
電報頻道t.me/piyaoba
檢視更多精彩文章,請前往正義補丁網站justicepatch.org
參考資料:
https://www.nbcnews.com/news/asian-america/panama-costa-rica-black-hole-migrants-rcna194275
https://secure.everyaction.com/dTYE5EaAq0OJNBsW5s3unA2?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manyrootsonehome&utm_source=central_america_cta&emci=d5359537-d2fa-ef11-90cd-0022482a9fb7&emdi=df56913e-d2fa-ef11-90cd-0022482a9fb7&ceid=237273
https://www.kvue.com/article/news/politics/texas-legislature/texas-bill-banning-foreign-countries-buying-land-pushback-senate-committee/269-9a94b3f2-6132-4363-9b9c-0e04f13e3386
https://newsroom.heart.org/news/heart-stroke-risks-vary-among-asian-american-native-hawaiian-pacific-islander-adults
https://cn.nytimes.com/usa/20250307/trump-china-initiative-professor-sues-university/
https://thehill.com/policy/technology/5180939-trump-considers-extending-tiktok-ban/
https://ethnicmediaservices.org/politics/oakland-chinatown-looks-for-new-leaders-to-survive-fear-of-crime-a-top-priority/
https://www.nytimes.com/2025/03/03/nyregion/winston-nguyen-saint-anns-guilty-plea.htm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