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爆發“米荒”,米價暴漲九成!政府終於出手,近30年來首次投放儲備米

據新華社訊息,日本農林水產省10日罕見拍賣了首批15萬噸政府儲備大米,以增加大米市場供應、抑制米價上漲
日本共同社報道,這批大米在2023年至2024年收穫,將交給滿足特定條件的競標企業,預期在3月底上市。
這是2024年7月26日在日本東京一家連鎖超市拍攝的貨架上的大米(手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鍾雅攝 
此前,日本農林水產大臣江藤拓2月14日宣佈,將最多投放21萬噸政府儲備米。他還表示,將努力改善大米流通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截至2024年6月底,日本政府共有91萬噸儲備米。這是日本1995年建立政府儲備米制度以來首次為確保大米流通量而拍賣儲備米。此前,日本規定政府儲備米只能在發生災害、大規模歉收等情況下投放。1月底,日本修改相關政策,允許在可回購前提下將儲備米用於緩解流通緊張。
隨著新米上市,日本“大米荒”有所緩解,但米價依然居高不下。農林水產省最新資料顯示,日本超市的大米價格相比一年前上漲九成
去年夏天開始的“大米風波”為何持續至今?除了災害預警引發民眾搶購熱潮外,市場流通不暢也成為引發大米漲價的又一大原因。據業界人士透露,在日本,農戶收穫的大米通常會被農協或其他收集公司收購,經批發商、零售商等環節到達消費者手中。事實上,去年日本各地的水稻產量高於上一年,但收集公司收集到的大米數量卻減少了大約21萬噸。這部分“消失的大米”並沒有在市場正常流通,導致供應量異常減少,價格隨即水漲船高。有日本媒體報道稱,這部分大米流向了投機人群或企業,一些批發商、農戶甚至跨行業企業如IT公司和廢金屬商紛紛囤積大米,希望在大米價格進一步上漲後獲利。部分農戶表示,在去年的收穫季節,有西裝革履的購買者直接上門,高價求購數十噸稻穀,這是前所未有的現象。
日本政府在這場大米危機中的應對飽受爭議。在“米荒”初期,如大阪府知事等多次呼籲投放政府儲備米,均遭到拒絕,回應給出的理由是擔心影響大米流通和市場價格。直到今年2月份,日本政府才決定投放儲備米。遲緩的決策過程暴露出政策反應滯後與利益權衡的困境,更凸顯出其對糧食危機預判和應對機制的不足。而糧食價格的大幅波動、超市的限購與斷貨,亦反襯出日本大米市場在應對危機時自我調節能力的欠缺。
從短期來看,日本政府投放儲備米會對米價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長期而言,日本農業系統的“脆弱性”亟待解決。甚而,日本農戶平均年齡已達68歲,耕地碎片化,農協壟斷流通渠道等問題,嚴重製約著日本農業的發展。
編輯|金冥羽 杜恆峰
校對|陳柯名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新華社、央視財經、央廣網、中國商務部新聞網等
感謝關注每日經濟新聞,每天都有精彩資訊
推薦閱讀↓

馬斯克呼籲:放棄國際空間站!滯留太空9個月的兩名美國宇航員回應了

白宮爭吵後,萬斯又惹禍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