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05 星期三
二月初六
乙巳年【蛇年】
己卯月 癸酉日

驚蟄,今年春天的第三個節氣,溫暖的氣息使蜇蟲從冬眠中漸漸甦醒過來,開始四處活動。也寓意著春天真正的開始,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將迎來一派濃濃春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二月節,
萬物出乎震,震為雷,
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驚蟄到,
春雷始鳴,春雨萌動,
萬物生機勃勃,春意漸漸變濃。
唐詩有云: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
此時,
全國的春耕由南向北漸次展開。

值得注意的是,
中國各地春雷始鳴的時間各不相同,
就多年平均而言,
雲南南部在1月底前後即可聞雷,
而北京的初雷日卻在4月下旬。
“驚蟄始雷”的說法,
則與沿江江南地區的氣候規律相吻合。
驚 蟄

物 候
Insects Awakening
組圖|誰最中國

桃始華丨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乃鬧春之始。


驚 蟄

習 俗
Insects Awakening
遍灑石灰避百蟲

農諺雲:“春殺一蟲,勝過夏殺一千。”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千金月令》上就說:“驚蟄日,取石灰糝門限外,可絕蟲蟻。”石灰原本具有殺蟲的功效,在驚蟄這天,灑在門檻外,大家就認為蟲蟻一年內都不敢上門。

湖北土家族的農人於驚蟄前在田裡畫出弓箭的形狀,舉行模擬射蟲的儀式。河南南陽農家主婦,此日要在門窗、炕沿處插香薰蟲;並剪制雞型圖案,懸於房中,以避百蟲,保護全家安康。浙江寧波過去在驚蟄日要過“掃蟲節”,農民拿著掃帚到田裡舉行掃蟲儀式。魯東南一帶,主婦以炊棍敲鍋臺,謂之“震蟲”;以彩紙、秸草或細秸稈串起來懸於堂屋樑上,謂之“串龍尾”。
爆炒黃豆喻吃蟲

蟲子作為食材,只是極少數人的選擇。雖然痛恨害蟲以至於要吃掉才能逞其快意,但並不真吃,人們想出很多變通的法子。陝西、甘肅、江蘇、山東等地,人們把黃豆、芝麻之類放在鍋裡翻炒,噼裡啪啦,謂之“爆龍眼”,求風調雨順,然後男女老少爭搶炒熟的黃豆吃掉,謂之“吃蟲”,意喻人畜無病,莊稼無害。

現在人們總覺得兩廣地區的人敢吃,但吃蟲不在此列。廣西金秀縣的瑤族在驚蟄這天,家家戶戶要吃“炒蟲”。把“蟲”炒熟後,全家人圍坐一起大吃,還要邊吃邊喊:“吃炒蟲了,吃炒蟲了!”這裡的“蟲”其實是玉米粒,取其象徵意義。

遠離是非祭大蟲

古時稱老虎為大蟲,水滸有位顧大嫂,綽號母大蟲,就是母老虎的意思。驚蟄這天,民間流行祭白虎、打小人,二者有內在聯絡。怎麼祭呢?其實就是拜祭用紙繪製的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豬血喂之,意思是使其吃飽後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還有的地方以鴨蛋投食。

廣東人有在驚蟄這天“打小人”的習俗。人們相信,驚蟄一到,不僅害蟲出動,小人也開始出來為害。所以過去去廟裡打過小人之後,還要撒芝麻、綠豆和茶葉,表示把四方小人驅走,這一年就可以順順利利了。
驚 蟄

養 生
Insects Awakening



驚 蟄

詩 詞
Insects Awakening

月夜
【唐·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驚蟄,
春天的第三個節氣,
一個有聲量、有個性的節氣,
昭示著生命力的勃發。
天地如此,人亦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