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抬起新一年的精神頭 | 第4234期

《春寒乍暖花滿山》,王克舉繪畫作品
30cm x 40cm,2012年,布面油畫
▾ 點選收聽 ▾


獨白:衛東 | 書法:陳新文 | 繪畫:王克舉
文字:曉弦
﹀
﹀
﹀
龍抬頭,多麼有精氣神的一個詞。
東蒼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是中國神話裡的四大神明,亦為星相學中的“四象”。每年冬春交替之際,若往東方看,或能看到蒼龍顯現。
蒼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巨龍的龍角。農曆二月來臨時,蒼龍星座中的角宿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因此二月二又有了一個形象的說法:龍抬頭。
龍抬頭為什麼會被人們格外喜愛?我想,不僅是因為“龍抬頭”的意象好,更因為它能為我們帶來一個看得見的春天。從立春到雨水,身在北方的人們雖能感到些許春意,但草色仍然是近看無的。雨水後,龍抬頭,驚蟄將至,一個真實可感的春天,便會撲面而來:譬若春雷響,蟄蟲醒,桃花綻放……
《春夜喜雨》,陳新文書法作品
23cm x 33cm,特製染色半生熟宣紙
點選圖片即可收藏
所以,龍抬頭也意味著“初步顯現”。就像我們經歷了寒冬的蟄伏與初春的萌動,一切努力終於開始有了具體的形象,能被這世界瞧見一點了。——如此怎能不讓人感到歡喜呢?
“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是李清照的歡喜;“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杜甫的歡喜。你的歡喜是什麼樣子的?
這種歡喜,是行動,更是一年之計在於春。農曆二月初二,曾喚作春耕節。早在人類始祖伏羲時期,就有“御駕親耕”的習俗。後來周武王效仿伏羲、神農諸先皇,延續了它。
這種歡喜,還是迎富。老話講“正月送窮,二月迎富”。此時五行屬木,卦象為震,有生髮之象,是迎富之時。所以二月二也被叫過“迎富節”。
《春夜宴桃李園序》,陳新文書法作品
19cm x 33cm,特製染色半生熟宣紙
點選圖片即可收藏
唐德宗時期,二月二更有“中和節”的說法。天地中和,自然為樂,多麼適合放假宴飲啊。李白曾作《春夜宴桃李園序》,記錄過類似的歡喜: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
二月二以“龍抬頭”之名正式成為全國性節日並出現在文獻上,是在元代。儘管它經歷了各種演變,這一節日仍然在今天影響著我們,提醒我們要行動,要平和,要快樂——與這大千世界一樣,人作為萬物之一,同樣也要在春生之時,明豔、動人起來。

開啟門,迎春見喜


🐉龍抬頭·五事相告
●
●
●
詩意的人

影片號精選
詩意禮物
點選收藏,為春日增添更多詩意
明日預告
3月1日晚10點,肖邦誕辰215週年特別紀念節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