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剛開始,中產家庭已破產?帶娃宅家一週,我悟了,破產總比沒命好….

放假一個多星期了,大家的錢包還好嗎

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感覺?
翻開孩子的暑期計劃本一查,發現這計劃沒有時間點。
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夏令營”“興趣班”“旅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來,滿本上都寫著兩個字:
“燒錢”!
暑假,中國家長的“年關”
每年都有家長在網上吶喊:暑假一過,全家返貧。
圖源:小紅書
今年也毫不例外,我還看到了一個非常形象的說法:
暑假就是家長的年關。
圖源:小紅書
小錢錢都去哪兒了?
這筆賬不能細算,越算越覺得現在的家長,真的太難了……
興趣班+教育培訓
費用昂貴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三年口罩期之前就有一篇名為《月薪三萬,還是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的文章,引發了全網熱議。
文章裡的媽媽是一位企業高管,月薪三萬多,按理說養娃綽綽有餘。沒想到她的女兒才上小學五年級,一個暑假竟“幹”掉了她一個多月的工資:
美國遊學,10天 20000 元;
請保姆照顧女兒,5000元;
鋼琴課,200元一節,一共2000元;
游泳班,2000元;
英語、奧數、作文培訓班,6000元。
這還沒算日常開銷,35000元就沒了,真應了那句話——“中產到破產只有一個暑假”
這並不是個例,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北上廣深的中產養娃,一個暑假花2~5萬是標配。
有同學可能會覺得:我不在北上廣,也不是什麼中產,這波熱鬧我可不湊。
但我要說,拋開中產這個莫須有的概念,大家都是普通人,對待孩子教育理念也差不多——現在這個時代,哪個娃不是興趣班加持、教育培訓班傍身?
先說興趣班。
咱們肯定不會讓孩子去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學潛水;也不會去日本、瑞士學滑雪;更不會遠赴澳洲學衝浪、跳傘。
但是,家門口學個羽毛球還是要的吧?怎麼5節課就要3000多?
圖源:大眾點評
夏日炎炎,很適合學游泳,怎麼10節課就要3000了?
圖源:大眾點評
而且啊,這還算“起步價”,有家長為了陪孩子上課,還會額外辦張健身卡。
據說暑假開始後,健身房的銷售額能比放假前增長約三成,這不得不給家長頒發個最佳貢獻獎~
在這些的基礎上,如果還想讓孩子陶冶陶冶藝術情操,瞭解瞭解程式設計知識……那光“興趣班”這一項,就不止一萬塊了!
然後是教育培訓班。
有些家長把放暑假看成學習的“敵人”,因為不希望孩子經歷“暑期滑坡”,所以補習班“應報盡報”,直接將暑假變成了第三學期。
圖源:網路,網上流傳的八歲孩子的暑假安排
現在很多培訓機構都推出了“思維成長”“語言成長”“素養達人”一類的課程,實際上對應的就是數學、英語、語文三大主科。
圖源:網路,暑期補習班招生資訊
據說上暑期補習班的人賊多,有些課程甚至火爆到要排號等上課名額。
而且上到高二,下到幼兒園,各個年齡段都有相應的課程,每個課還都不便宜。
朋友家孩子去年才上幼兒園中班,暑假報了一個英語話劇班,五個禮拜一共上 10 節課,就要 8080 元,再加上一直在上的樂高課、程式設計課、思維課,這個暑假光課程費就要花小兩萬。
朋友感嘆道,“一看到這個月的賬單,我都迷惑了,這不是我的賬單吧,我 618 啥都沒買啊”“再仔細一看,呵,原來是我那親生的‘碎鈔機’乾的……”
看到這,同學們先別急著心痛,興趣班和教育培訓班之外,還有個更重量級的“燒錢點”,那就是旅行。
旅行是大頭
國內國外都不便宜
同學們應該都知道,我們一家四口對旅行的熱愛。
之前我們給大家講過一些國內旅行、研學團的坑人之處(回顧文章點選“研學團”接連暴雷,作為內行人必須站出來說幾句),當時我還想說,其實現在外出旅行,無論國內國外都不便宜,想要不進坑,還是要看價效比。
可話說回來,價效比高≠不燒錢啊!
即便是我們參加板牙科考營的活動,但該花的錢還是要花,我只能痛快給出錢包。
割肉的同時只能感慨一句,中國的家長真的很難。
我們總想把最好的都給孩子,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和孩子的成長和收穫相比,賺錢是很難,但為了娃,還是能緊一緊自己,為了下一個假期接著攢錢、接著賺。
不過,話說回來,很多時候,花錢給孩子安排活動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畢竟,孩子的暑假有兩個月,家長的年假卻是個未知數,出去玩幾天就用光了,剩下的假期怎麼辦?就只能被動地選擇把娃扔給興趣班、教育培訓班、夏令營。
我有個朋友,家裡是雙職工,假期只能老人帶娃,為了填滿孩子的暑假時光,同時也幫老人減輕負擔,她一口氣給娃報了8個興趣班,每天都安排得滿滿當當的。
老闆、老人和孩子都很滿意,只有錢包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國外的暑假也讓媽頭疼
我感慨中國家長的暑假難,是因為最近身在加拿大,看事情不由自主會站在另外一個視角去思考。
不過,我並不是要說“國外孩子的暑假安排得更好”,我想說的是——國外孩子放暑假,家長也一樣頭疼

先不說加拿大,前兩天的熱搜不知道大家看到了沒——
“英國學生暑假無聊,家長難熬”
“半數英國家長難承受‘暑假賬單’”
圖源:網路
據報道,英國某慈善機構委託顧問公司,在7月2日至9日期間,調查了英國2021名父母(孩子的年齡都在18歲以下)。
結果顯示,暑假才開始沒多久,就有51%的學生家長表示假期花費超出了他們的預算
那麼,一個英國孩子的暑假需要多少錢“託底”呢?
據調查,英國家庭暑假期間,平均每週在每個孩子的保育上花費175英鎊,在為期六週的暑假內,一個家庭的總花費將會超過1000英鎊
簡單計算一下,1000英鎊將近一萬元人民幣。
但要注意,這只是託底的費用,要是想讓孩子過得更充實、離螢幕更遠,無疑需要更多的小錢錢……
圖源:unsplash
我們在加拿大參加夏校時,感覺那邊暑假的情況和英國差不多。
孩子放假了,加拿大的父母也不能讓他們待在家裡作妖。
他們的暑假活動以夏令營、各種運動和社群活動為主,大多數孩子會從一個camp到另一個camp,大多都在本地(由本地學校舉辦),無縫銜接過完暑假。
至於camp的主題,就非常多樣化了。
無論是我們國內常見的游泳、球類運動、美術、音樂、舞蹈,還是國內不太常見的馬術、划船、戲劇,加拿大都有比較成熟的camp等待孩子去選擇。
圖源:unsplash
當然啦,學科類的夏令營也是有的,比如科學、數學等等。
夏令營一般早上9:00開始,下午4點左右結束。一週的費用從200~500刀不等,多付一些費用還可以早送晚接。
圖源:unsplash
我們以最低200刀計算,如果一個加拿大孩子沒有外出旅行計劃,兩個月都在camp,那他一個暑期至少要家長花掉1600刀。
圖源:網路
和英國一樣,這也是“託底”價。和國內相比,花同樣的錢,加拿大家長會稍微省心一些,孩子的選擇也多一些(得益於當地成熟的體系和社群的支援)。
圖源:unsplash
也就是說,即使英國、加拿大(也包括其他歐美國家)的社群支援體系相對完善,家長在暑假期間依然不輕鬆,也需要在工作和家庭之間找平衡
熱搜上,英國的那份調查中,還有一份資料:
“還有52%的家長,無論是短期旅行還是參加活動,他們都抽不出時間來陪孩子進行,只能想其他辦法。
有1/4的家長表示,他們計劃透過無薪休假或請病假的方式來照顧孩子,這無疑加劇了家庭的經濟負擔和生活壓力。”
怎麼平衡好工作、錢包和孩子的暑假?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糟心的暑假,怎麼講,這也算是“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了吧

……

這兩年,“消費降級”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了,賺錢不易,攢錢很難,花錢時就要多想幾步,尤其是暑假這種開銷大的時候,找些價效比高的活動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我經常會“王婆賣瓜”——板牙的科考營價效比真的高,參加過的同學都說好,哈哈~
還有前文提到的,加拿大有很多低價的社群活動(甚至免費資源),其實國內也有很多。
以北京為例,很多社群、圖書館和博物館在暑假期間會舉辦各種免費的或低收費的活動,涵蓋了藝術、科學、體育等很多方面。
如果實在沒時間出門,囤一些有教育意義的紀錄片、動畫片給孩子看(注意保護視力),也是很好的選擇。
之前寫了兩篇文章推薦,大家可以點下面藍字收藏慢慢看:
總之,做家長就是要訊息靈通。多關注這方面的訊息,不用花太多錢孩子也能度過一個豐富多彩的暑假~
圖源:unsplash
最後的最後,我想說,暑假還是要以放鬆為主給孩子留下休息和自我成長的時間
回想我們小時候,別說出國遊了,連出省都很難,寫完暑假作業就約著小夥伴到處瘋跑,也跑出了一個個快樂的暑假。
而現在的孩子,很多時候,他們的精神狀態和打工人真的差別不大。
很多孩子作為大人滿足控制感以及實現個人願望的工具,在平時的學習中已經付出了大量精力,要是暑假還不能休息,那他們什麼時候才能恢復體力和心力?
孩子已經夠累了,給他們時間放鬆,就是最完美的暑假。
部分圖源自網路,侵刪
參考資料:@環球時報:半數英國家長難承受“暑假賬單”

也許你還想看看

【2025年10部最新紀錄片】

喜歡記得點亮小紅心

川媽說說
放假這一個多星期,北京熱到反常,我們白天大多數待在家裡,早晚才出去活動。一日三餐在家做,確實沒花多少錢,但是好累啊。血壓更是節節攀升,兩娃砸在手裡,一會好得像穿一條褲子,幾分鐘後又大翻臉,差點打起來,吵得我的頭嗡嗡的。最近,外公外婆本來和我們住在一起,一看他們放假了,立馬收拾東西逃了

這兩天,我們剛到加拿大。每天花錢時,忍不住換算匯率。再想想後面兩週的花費,隱隱肉疼。唉,真應了那句話,錢和命,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