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標一下新榜,及時瞭解關於新媒體的一切
在國內內容市場趨於飽和的背景下,到海外市場尋找增量成為內容從業者們的共識,內容出海也因此成為熱門話題。對於想要勇闖海外市場的從業者來說,內容出海究竟意味著什麼,如何找準自己的賽道,又會面臨哪些挑戰。「2025新榜內容節」現場,3位來自不同領域,擁有豐富內容出海經驗的操盤手和達人進行了一場圓桌對談。其中有百萬粉絲的創作者“Barbin.ili芭比”、日活超30億的Meta的大區全球策略合作伙伴經理張智敏,也有在海外平臺運營頻道數超5000的小五兄弟CMO黃家俊。來看看他們如何與內容出海結緣,有哪些值得借鑑的經驗。以下內容整理自這場圓桌對話,內容經嘉賓確認。

主持人:夏之南 新榜研究院院長
嘉賓:
張智敏 Meta大中華區全球策略合作伙伴經理
黃家俊 小五兄弟CMO
Barbin.ili芭比 知名短影片博主、機械舞達人

內容出海:把創作者的想法以影片的形態觸達全球
夏之南:出海一直是熱門話題,請三位嘉賓自我介紹下具體在內容出海領域扮演什麼角色?
張智敏:我是Meta大中華區全球策略合作伙伴經理。Meta旗下包括兩個大眾熟知的平臺:Facebook和Instagram。我們主要面向平臺上的內容創作者、MCN及藝人博主,幫助他們擴大全球影響力。

黃家俊:我是小五兄弟CMO,我們是一家跨境MCN機構,主要聚焦創作者影片內容在海外平臺的發行。

Barbin.ili芭比:我是舞蹈內容創作者“Barbin.ili芭比”,目前國內外十幾個平臺上運營自媒體賬號。

夏之南:什麼時候與內容出海結緣?
Barbin.ili芭比:在兩三年前,我常在國外平臺學習各種不同風格的舞蹈影片。從2023年5月開始,自己經營賬號。截至目前,在國外平臺上有超過100萬的粉絲。
夏之南:你能簡單用一句話描述海外粉絲和中國粉絲的區別嗎?
Barbin.ili芭比:海外的粉絲非常熱衷於點贊和發鼓勵式的評論,如果他們認為你的影片內容很新奇,就會大方鼓勵創作者,而國內平臺的粉絲使用者會有自己想法的輸出,在文化上有些許差異。
夏之南:那你做內容找選題時會照顧到海外使用者嗎?
Barbin.ili芭比:有時我的內容,在國內平臺數據一般卻在國外爆了,所以在平衡內容時,我會思考大家是否都能接受、有無語言障礙。
而且,我還會穿傳統服飾拍攝影片,主動做一些文化輸出,我還想在影片中加一些劇情向內容,方便轉化,包括廣告等的植入。雖然釋出在國外平臺後,資料不算高,但不斷做類似的事情有堆疊的效果,我相信在日後的某一天會有成效。
夏之南:如果一句話定義出海,你們怎麼定義?
黃家俊:我常在香港,佔據了地理位置的紅利,像Facebook、Instagram這些海外平臺剛成立時,我就在使用。但我們企業是從2017年開始做內容出海,我認為內容出海是把創作者的想法以影片的形態觸達全球,我們則在這個過程中扮演運營的角色。
張智敏:早在2017年,我們見到像李子柒等國內創作者,將作品釋出到Facebook等海外平臺。如果用一句話表達內容出海,我認為是“一個開啟世界的大門”,可以幫助創作者拓展海外受眾。

出海的挑戰:搬運號多、難以找準賽道
夏之南:芭比目前在Instagram上擁有一百萬多萬粉絲,你在經營海外賬號時遇到了哪些困難和有意思的挑戰?

Barbin.ili芭比:遇到最大的困難是搬運號太多。以前只做國內平臺時,有粉絲私信我發現國外平臺經常有人搬運我的影片,我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經營海外賬號,防止搬運號搶佔先機。
但起號時,發了幾個月的影片仍舊沒有流量。考慮到可能存在網路問題,在海外運營不順暢,我又起了一個新的小號,而且我平時風格比較多變,在兩個賬號釋出不同風格的內容,一個是現代街舞風格,一個是復古木偶娃娃的風格,後來兩個賬號反響都不錯,目前我的小號也有20多萬粉絲。
夏之南:哪個賬號的點贊量和播放量更高一點?
Barbin.ili芭比:這個要看作品,小號釋出的作品更受歡迎的話,資料會突然增長,但大部分時候還是大號流量更好。
夏之南:目前你的內容團隊有多少人?
Barbin.ili芭比:有長達兩三年的時間,我都是自己一個人做拍攝、剪輯、妝造做內容,最近一年的時間,剛增加了兩個成員。
我原來是職業舞蹈比賽的選手,一開始拍影片的出發點是記錄下自己跳舞的日常,沒想到受到了粉絲的喜歡,才開始慢慢探索。
夏之南:在文化差異和本地化的挑戰下,小五兄弟如何幫助國內創作者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IP?
黃家俊:我們儘可能不改動創作者的創意,透過不同的形態和形式,讓他們能夠和海外社交媒體平臺接軌,我們也一直在做維權的工作。
從創作者案例來看,有一位創作者名為“阿木爺爺”,他是一個老工藝匠人,與我們合作出海時,遇到最大的挑戰是找不到內容方向,他便模仿別人做美食類的三農賽道,但這類內容相似度過高,很難打動海外觀眾。
後來我們發現,除了美食外,他還會做木工,還能用雙手打造出魯班凳,於是我們建議他調整內容方向,海外受眾非常欣賞他的手工技藝而且他們本身會尊重手藝類的內容,這類影片也不需要他勉強自己說英文,還降低了語言方面的障礙,吸引了許多歐美的受眾,內容也有了流量。


Facebook一年分給創作者20億美元,
內容出海還能如何賺錢?
夏之南:海內外的內容市場有何區別?
張智敏:很多國內的創作者做內容出海後,經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在不同領域我都看到了成功案例,比如做跳舞內容的“Barbin.ili芭比”、唱歌的“文W社長”,即便在影片內說中文,加上英文字幕後,海外粉絲也可以看懂。
目前,Meta海外市場有30多億的使用者,包含各種型別的使用者,喜歡的內容形式也很多樣,所以很多內容方向都可以做出海的嘗試。
夏之南:現在的中國內容創作者出海,到底還能不能賺錢?
黃家俊:能賺錢,而且是一個比較公平、公正的回報。我們在做社媒海外發行的過程當中,本身創意好、播放量高的內容,平臺是有回報給到創作者的,這也是2017年以來持續穩定的鼓勵創作者的收入。
夏之南:例如在國內有100萬以上粉絲的賬號出海,大概一年能賺多少錢?
黃家俊:如果說在國內擁有100萬粉絲,商單比較成熟的話,轉化為出海,絕對可以透過內容本身獲得相應的回報,甚至不一定為商家服務,僅是有好的內容創意,透過播放量、平臺的反饋就能有可觀的回報。
夏之南:Meta作為平臺方,會給出海的創作者什麼樣的扶持?
張智敏:我們非常支援創作者把內容放到我們平臺上。過去一年,僅Facebook就支付了超過20億美元的內容創作收益。

“沒有語言界限的內容更容易出海”

夏之南:目前哪些賽道適合內容出海?
張智敏:比如沒有語言界限的跳舞、唱歌、美食類內容,還有美妝、時裝類世界各地都能理解的內容。
Barbin.ili芭比:我感覺比較好的方向是萌寵類和沉浸式家居類內容。
黃家俊:現在有AI賦能,我認為劇情類是潛力比較大的賽道,我們也會做一些短劇出海的內容,需要更大量的對話劇情,達人劇情類內容也是個不錯的賽道,流量的增速比較快。
目前小五兄弟也在做“譯製”相關工作,把創作者的語言從中文翻譯成多國語言,而且可以發行,這是一個內容的風口。
夏之南:那虛擬類的IP和達人出海好做嗎?
黃家俊:虛擬類內容平臺政策應該是不反對的,最重要的是原創性和創意,而且目前Meta平臺上也有很多創作者用虛擬偶像或IP的形式做內容,所以不會不好做,只要形象與其他內容不太雷同,有自己創意即可。
張智敏:最終還是要看內容本身有沒有創意,是不是原創,其實與是否為虛擬形象關聯不大。

堅持發,找到運營規律
夏之南:對於國內想要嘗試出海,還沒有出海的內容創作者們,你們有哪些建議給到大家?
張智敏:別怕先踏出第一步,不管是MCN,還是內容創作者,在國內平臺已經有很好的內容,只是還沒放在海外平臺而已,而我看到很多成功的例子是把現有的內容放到海外平臺後,突然走紅。
黃家俊:發行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運營規律,平臺演算法是有邏輯的,雖然剛起步你的好創意資料滾動的慢,但其實是平臺沒有看懂你的內容,不知道到底有哪些人喜歡,無法匹配到目標受眾。在嘗試的過程中,創作者或許會感到洩氣,但不要氣餒,只要運營規律做好,慢慢就會找到自己的受眾。
Barbin.ili芭比:我想要給出的建議就是堅持不懈。在這個過程當中,給我最大的激勵是搬運號,他們沒日沒夜地發,把我的直播都做成切片來發,非常勤奮,所以我就說要趕在搬運號前面把我的作品全部發出來。
PS. 更多「2025新榜內容節」的精彩內容,將於近期陸續釋出,敬請期待!此外,在新榜公眾號後臺回覆關鍵詞“新榜內容節”,即可獲取即時更新的大會資料包及部分嘉賓PPT。




關於新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