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我說“明年或許就好了”

馬上就到12月了。從5年前的那個12月開始,年末這個時間點都會令人比較緊張。前年就不用說了,去年的時候,北京剛剛經歷過支原體肺炎造成的兒科病床爆滿,隨後又是全國範圍內近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流感傳播
去年那段時間我寫的文章,很多都是關於這些呼吸道傳染病。而其中有一篇是跟大家聊:等到了2024年的冬天,或許就沒那麼嚴重,可以緩口氣了。
當時有留言覺得我太過於樂觀,也有認為我是在畫餅或者標題黨。所以答應大家一年之後,再一起來看看,冬季呼吸道傳染病的問題,是不是變好了。
從那篇文章到今天,已經過去了一年,現在的情況如何呢?
首先,今年還是有肺炎支原體、普通感冒和流感等多種傳染病正在流行,我身邊就有朋友的孩子也因為支原體肺炎而生病就醫的。無論大趨勢如何變化,我們作為個人都必須注意好自己和家人的衛生和防疫。
不過全國範圍內,呼吸道傳染病整體的流行情況。比前兩年要回落很多。
分析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行情況,需要參考中國疾控中心統計的“流感樣病例百分比(ILI%)”,也就是全國哨點醫院裡有多少比例的患者有發燒、咳嗽等類似流感的症狀。這指標的起伏,可以反映呼吸道傳染病流行趨勢增強或減弱。然後再透過不同病原體檢測的陽性率,來判斷目前流行的是哪些疾病,是普通感冒、流感,還是新冠、支原體……
而根據我國疾控中心的週報,上週(11月18-24日),也就是今年第47周,北方省份哨點醫院報告的ILI%為4.1%,雖然還高於新冠前的2016-2019年同期水平(3.0%, 2.4%, 2.6%和2.9%),但已經遠低於去年的同期水平(7.0%)。

而第47周南方省份哨點醫院報告的ILI%為
3.4%,不僅僅遠低於去年同期的8.1%,也基本回到了新冠前2016-2019年同期水平(3.1%, 3.1%, 3.0%和3.4%
而根據疾控中心的週報,目前南北方流行主要是普通感冒相關的病毒和肺炎支原體,但這兩類病原體的病例數相比上一週都在下降。而流感的病例最近有一定上升,但還沒有出現去年11月開始的激增現象。
所以目前全國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行風險,肯定遠低於過去兩年的同期,逐漸向2019年前的情況靠攏了
去年我說“明年或許就好了”的理由,一方面是傳染病的流行規律,一方面是比我們更早終止防疫政策的其他國家的資料變化 —— 隨著防疫政策停止,在新冠之後,其他被壓制幾年的呼吸道流行病也會相繼爆發。但隨著全社會重新建立對這些疾病的抵抗能力,第二年開始會慢慢恢復常態模式。

以比我們早一年結束防疫措施的美國為例,美國是在2022年秋冬季迎來新冠之外的呼吸道傳染病高峰,在2023年整體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行開始回落。而美國疾控中心預期今年流行季和去年相比可能是穩中有降。如果參考這種趨勢的話,我們今明年也是處於“緩慢下降”的過程。

而從我國目前的資料來看,我一年前的判斷還算準確:至少到目前為止,今年秋冬季呼吸道傳染病傳播的強度比去年有明顯的下降。
當然,我肯定不是大週末的沒事幹,特別寫篇文章跟大家顯擺得瑟什麼“先見”,那還不如去補個覺或者鍛鍊一會身體。除了完成去年答應的“校驗”工作外,更多的是想借助這個事情跟大家說明一下:雖然這個世界上充滿了各種不可控的意外,但我們依然可以去尋找和遵循客觀規律的法則,來做出有益的判斷。
至於該做的防護,我相信大家還是會做的。即便回到了2019年前的流行水平,呼吸道傳染病依舊是這個季節我們需要面對的主要健康威脅之一。只不過,或許可以從滿溢的焦慮中,減少那麼一丟丟了。
特別說明:因為微信又……“改版”,現在如果沒星號的話,基本就很難看到我們的文章推送了,所以勞煩大家將我們公眾號設成“星標”。多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