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專欄
本欄目分享關於藝術治療/療愈方面的有專業性、有價值的活動資訊,將會涉及線上漫談、讀書會、放映會以及展覽等。
我們期待在茫茫的資訊氾濫時代中,與大家一起在溫暖避風的山谷裡歇腳棲息,看到美麗的風景,交到真摯的朋友。
本篇是山谷系列中,我們無暇谷主辦的第二場線上谷友漫談會。
01
在演算法切割注意力的時代,我們的身體正悄然淪為被遺忘的「工具」——久坐的脊柱日漸僵硬,社交網路裡的笑容堆滿疲憊,深夜輾轉的神經如緊繃的弓弦。
當身心的疏離逐漸成為日常的常態,舞蹈正以溫柔而精準的方式,重新編織起身體與情緒的聯絡。每一次即興擺動肢體,都像是一場無聲的對話:腳尖落地的瞬間,多巴胺在大腦中悄然綻放,緊張焦慮被逐步融化;每次與舞伴目光交錯時,映象神經元便像螢火蟲一樣點亮彼此的情緒網路,重新連線被隔絕的身心感知。
藝術治療並非神秘的玄學,而更像一個細密運轉的生態系統。舞動時的每一次動作,都是肌肉與神經間的細緻溝通,猶如用針線縫補著日漸破碎的內心。透過動作、呼吸與節奏的協調,我們慢慢找回情緒和身體之間失落的語言,重建一個自我調節、自我療愈的動態平衡。
或許,迴歸身體的旅程並不遙遠,它就藏在一次簡單的即興擺動、一段自在的旋轉裡,讓我們在紛亂世界中重新立足於自己的內心疆域。
無暇谷主辦的第二場線上谷友漫談會里,邀約了三位背景各異但都關注舞動療愈的夥伴,讓我們在雲端相見,去展開結合了神經科學、藝術表達與舞蹈療愈的跨學科對話。
02


分享嘉賓
Violet Li
美國萊斯利大學講師、麻省私人執業與督導、註冊舞動治療師、美國舞動治療協會秘書長。她是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博士,美國Lesley University心理健康諮詢(舞動治療專業)碩士(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with Specialization in Dance/Movement Therapy),本科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專業。
Jessica Lu
畢業於波士頓學院跨領域藝術專業,後師從印尼宗師級舞動藝術家Suprapto Suryodarmo。具有專業的非登奎斯 Feldenkrais ATM,身心平衡 BMC,Gaga,以及RYT200瑜伽教師訓練經歷。
Jessica於2019年創辦 Aftersunset,並於上海、北京開展關注身心的教學活動及藝術創作。她曾於東京的3331進行舞蹈藝術家駐留。曾為中國美術學院的跨媒體學院AME計劃的身體導師。現為身心運動教師專案SMTTP的教育總監,夏威夷·源起駐地計劃的聯合策劃。目前工作並居住於聖巴巴拉,加州。
管叢笑
就讀於北京舞蹈學院。有多年舞蹈經驗,多次參加舞動療愈工作坊,對舞蹈與身心療愈有獨特理解。熱愛舞蹈,希望透過它傳遞美好與溫暖。

活動流程:
1.Jessica Lu的25分鐘分享
(藝術與身心整合)
主題:“身體訓練與舞動療愈的創造性連線”
• 內容方向:
•1.身體的哲學與具身研究
– 內和外在感官經驗中的融匯;感官的身體將客觀轉化為主觀的領域;
– 思維模式中的粘性導致身體的阻塞僵硬;身心一體;
– 舞蹈的觀看性與成為觀眾的舞者;在見證中演變。
2.小練習
3.舞蹈影片
2.管叢笑與Jessica的25分鐘對談
(實踐與藝術的碰撞)
主題:“從舞蹈到療愈:藝術表達的療愈力量”
• 討論方向待定&現場即興
• 下述內容僅供參考以實際為準~
• 管叢笑:舞蹈學院背景下的舞動療愈實踐(如如何透過即興動作幫助學員釋放情緒壓力)
• Jessica:跨領域藝術如何打破傳統舞蹈框架,降低參與門檻(如“動作≠技巧”的理念)
• 共同議題:舞動治療中“美”與“功能”的平衡(如動作的療愈性 vs. 觀賞性)。
3.觀眾與嘉賓的10分鐘Q&A
4.Violet Li的25分鐘分享
(科學與療愈的橋樑)
主題:“神經科學視角下的舞動治療:從理論到臨床”
• 內容方向:
• 舞動治療的神經機制(如映象神經元理論如何解釋動作對情緒的調節作用);
• 臨床案例:舞動治療在抑鬱症、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中的輔助干預效果;
• 認知神經科學與舞動治療的交叉研究(如動作記憶對心理創傷修復的影響)。
5.Jessica與Violet與的25分鐘對談
(跨學科整合與未來)
主題:“舞動治療的邊界與可能性:從身體到社會關係”
• 討論方向待定&現場即興
• 下述內容僅供參考以實際為準~
• 科學 vs. 藝術:如何將神經科學理論融入非結構化舞動實踐(如量化評估與即興表達的衝突與融合);
• 社會應用:舞動治療在社群心理健康、特殊教育中的推廣難點(如文化差異與資源限制);
• 未來趨勢:線上舞動治療的潛力與挑戰(如如何透過虛擬空間建立“身體在場感”)。
6.觀眾與嘉賓的20分鐘Q&A

活動時間:
北京時間:
3月21號週五
08:00-10:15
美東時間:
3月20號週四
20:00-22:15
線上騰訊會議室:
掃碼新增谷谷微信後入群,稍後釋出會議號

費用:免費參與
主辦方:無暇谷

無暇谷
無暇谷是一家從共學互助出發,致力於藝術治療公共教育的組織。我們堅守“務實的理想主義者”的信念,以跨學科的背景和身份介入藝術治療議題,結合諸如實務案例、從業者訪談和文獻翻譯等形式,進行系統性的公共知識的生產,以及更多線上線下活動,共同促進公眾對於藝術治療的認知和認可。也期待今後包括弱勢群體在內的更多人享受到更專業的藝術治療/療愈服務,推動藝術治療的本土化發展。
協辦方:iWanna國際心理人

全網領先心理留學輔導 全球心理人發展平臺
協辦方:太陽下山後

讓每個人擁有探索身心的工具。
號外:
我們的微信社群等著大家。群內會分享更多藝術治療/療愈資訊,以及一些非公開招募的活動,也可以認識到更多有趣的夥伴進行交流、碰撞與協作。
大家也可以透過群內定時更新的工作週報來更好地瞭解我們無暇谷的運營和發展。你們的批評和建議也是我們前行的鞭策和良藥,我們相信會藉助你們的真知灼見而更好地發展。
想要進群的夥伴,微信聯絡:Timmvi
我們在光和熱愛裡,等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