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貼片含廣告
* 此文為【武志紅訪談的不完整精華版】,內容僅為心理學知識分享,不替代專業診療。
主持人:
很多小夥伴會說,自己在原生家庭養育的過程中,沒有過真正被愛的支援性的力量,因此在成長過程中,內心感到自卑,或感受到自己似乎一直重複著原生家庭的命運。
如果你也有這些感受和困境,這次我們邀請到武志紅老師,就“療愈三代家庭關係,做真實的自己”這個主題,來跟大家聊一聊。
武志紅:
謝謝大家。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原生家庭這個話題。
我們先說,關於原生家庭的傷痛。當它存在我們內心空間一部分的時候,而這部分一直沒有得到轉化和療愈,這個傷痛一直留在那,導致了你的心靈空間越來越小。
很多朋友都有這麼一個問題,有時候當下一個很小的事情,突然間引發了你一個非常濃烈的情緒,產生了非常大的應激反應,這是因為,它是一個刺激源,它誘發了在你心靈深處,那一塊傷痛的部分,這個傷痛跟當下的那件事可能有關聯。
當我們存在這些問題的時候,你會發現它是紮根在內心很深的,這個問題也關係著,你跟父母的關係,你跟伴侶的關係,你跟孩子的關係。因此可能需要三代人的時間,三代家庭關係,來慢慢轉化和療愈。
如何療愈原生家庭
免費領取,解鎖精華訪談
👇👇👇
內容已完整上傳,登入APP不限次回聽

五步法ADORE
療愈原生家庭
武志紅:
我們介紹一下,斯蒂芬·吉利根老師是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博士,也是心理學大師,他對療愈原生家庭關係,總結了五步法ADORE。我們可以利用這五步法,一遍一遍地在自己身上做練習。
步驟一是A,即Acknowledge,承認。
承認自己的傷痛,承認自己的問題,承認自己的困境。
步驟二是D,即Distance和Detach,距離和分離。
它指的是“先有一個分離”,比如我們一開始先承認自己當前的困境,我現在處於一種問題狀態之下,我真誠地讓我的問題呈現出來。當我們處於這個狀態下,我們可能接受不了,無法直接地療愈自己。
這個時候,讓我們與當前那個問題狀態,拉開一個距離,讓我們去到那個有正向資源,讓我們感覺舒適的地方。
比如,當你處於抑鬱的情緒狀態,或者是特別痛苦的狀態,那分離,就是去到一個讓我感到有安全感的地方,一個讓自己覺得舒適的地方。
我們可以用大腦開始想象,我當前那個不好的狀態,它的對立面會是什麼?
此刻我自己會想到的,並不是“快樂”,而是“自由”,這個是我的答案,而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步驟三是O,即Open,開啟。
當我們在想象的空間裡,讓自己身體保持中正,讓自己的內心保持敞開,接著問自己,比如對我來說,我會問我自己,
“什麼時候體驗過自由”、“體驗自由的感覺是什麼”,
而這個時候,我就會進入到一個放鬆的狀態,當我感受到內在建立起深層連結的時候,我繼續問自己,
“我什麼時候曾經體驗過,那個很深的自由?”
接下來,我們開始建立起正向意圖。
步驟四是R,即Return,重回。
假設我們只關注傷痛,我們會認為傷痛是一個極其糟糕的東西,但所有的傷痛背後,都藏著一個積極的意願。
這時候我們再帶著原本的正向意圖,回到一開始的問題情境之下,回到那個狀態,我們帶著正向的資源,帶著正向的意圖,對自己傷痛的部分進行療愈,慢慢地你可能會有很多感悟,發現整件事情、整個狀態,原來是這樣的。
步驟五是E,即Engage,實施。
當我們帶著正向的資源,帶著正向的意圖,在我內心產生了很深的感受,我形成了一個自己的處理辦法,用這個處理辦法再去實施。
這就是斯蒂芬·吉利根老師所創的五步法ADORE,不同於理論的講解,在他的課程中會有詳細的操作練習帶領大家。
如何更深入地操作練習療愈
免費領取,解鎖精華訪談
👇👇👇
內容已完整上傳,登入APP不限次回聽

如何化解
對原生家庭的恨意
主持人:
有小夥伴在問,自己跟原生家庭還有很多對抗的部分,他也能感受到自己對原生家庭是有恨意的,這樣的恨意,我們能如何去化解嗎?
武志紅:
如果你的內心對原生家庭懷有恨意,假如嘗試用斯蒂芬·吉利根老師的五步法,我們先承認內心之中有恨意的存在,再看這個完整的恨意是什麼。
如果你覺得還有一定的空間,你可以嘗試跟父母表達你關於恨的部分,但前提是要確定,在你家庭裡,這個表達的空間存在嗎?
至少現在你的內心,你感受到了這份恨意的存在,你如何去理解它?如何讓你的恨意流動起來?我們也可以再次使用吉利根老師的五步法,先是承認,接著分離,找到一個安全的空間,開啟內心的空間,連結自己的正向意圖,找到正向的資源,帶著正向的意圖回到一開始困擾你的那個情境,慢慢療愈自我。
當然我試著用知識理論來回答你的這個問題,這會是一個相對僵化的回答,如果你能跟著斯蒂芬·吉利根老師的這個練習,你將會找到自己的方式。
如何用五步法來療愈當下的痛苦
免費領取,解鎖精華訪談
👇👇👇
內容已完整上傳,登入APP不限次回聽

確認內心的正向連結
療愈便開始發生了
主持人:
武老師在聊五步法的“分離”,接著再“開啟”我們的正向連結,武老師是在引導著大家去感受我們這份內在,感受到了那個被愛的連結和體驗,而正是這些產生了療愈。
這是怎麼產生的,我們可以怎麼理解這個部分,小夥伴們還想聽武老師聊一聊。
武志紅:
其實大家更容易關注負面的東西。
一開始我們的大腦對世界是全能自戀的,是完美的,慢慢地,從 100 分的全能自戀逐漸往下降,你始終會覺得這個世界不如你期待的高,我們會有很多自戀受損的部分。
也可能因為如此,我們覺得我們自己被辜負了,從而我們容易去關注負面的東西,與此同時,那些愛的部分就忘記了。
在我的諮詢之中我也深刻體驗到這一點,當來訪者談起痛苦來源源不斷,但是隻要能回憶起三個,讓你覺得正向積極的部分,比如那個被愛的瞬間,而且那個愛的瞬間很真實,大家就會熱淚盈眶。
我們又如何來理解這個部分呢?
當我們的內在被黑暗充滿,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體驗。但如果你的內心,有著燃燒不熄滅的燭光,當你確認了有這樣一個積極的部分,是存在的。比如父母對你的愛是真實的,至少有些時候是不帶條件的,而且你深信那個東西存在,即便很少,但它是一個很真實、很穩固的存在。
當你確認了這個東西之後,在你內心裡就有了一盞一直燃燒的燭光。當有了這個燭光之後,你的心就變得安穩了很多,所以很多時候這個療愈它是這麼發生的,而你會感覺到放鬆很多。
如何確認內心積極的部分,療愈傷痛
免費領取,解鎖精華訪談
👇👇👇
內容已完整上傳,登入APP不限次回聽
* 此文為【武志紅訪談的不完整精華版】。領取後可登入👉武志紅心理APP,收聽完整90分鐘對談內容。本內容僅為心理學知識分享,不替代專業診療。
– 廣告 –

– 武志紅心理App –
我們是武志紅心理學習成長平臺,為你提供專業的心理服務,包括:心理諮詢、心理課程、心理聽書、心理測評及心理科普服務等。
來下載體驗武志紅心理App,陪你成為真實的自己。
如何下載App:
前往App Store/手機應用市場,搜尋🔍武志紅心理或 武志紅講心理,認準App圖示
,即可下載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