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在科技巨頭財報強勁等訊息推動下,標普實現了八連漲,而在今天北水休息,沒人砸盤,以及貿易局勢緩和,港股也趁機偷襲,幾乎完全收復之前大跌缺口。
雖然關稅已淪為不起眼的噪音,但實際影響可能滯後體現。另外,美國的就業資料雖未構成全面惡化,但基於製造業疲軟的訊號,這也增強了市場對年內降息的預期。
當前預期6月降息的機率逾六成,但如果在下週美聯儲議息會議,鮑威爾再次鷹派,大概再次扭轉這種預期,反彈趨勢可能就告吹。
國內方面,整體消費依然低迷,除了家電獲補貼有出色的業績外,但下半年都可能開始放緩,出海的則或受益於Q1搶出口。市場預期7月會議才會是下一個刺激視窗期。考慮到股市近期的修復程度,很難說已經price in資料轉差,意味著五窮六絕七翻身存在一定機率。
從另一角度看,港股很大程度靠南下資金支撐,年初至今流入逾6000億,毫無疑問會超去年8000億水平。
按這流入速度,全年會達1.8萬億,但這金額之大有點不現實,而且,如果資金要部署高息股、科網股等,大概亦已行動,下半年流入或會放緩,對港股的推動力隨之減小,Beta機會小了,可能更多在個股,謹慎一點也不為過。
回到今天盤面上,本土資金仍然活躍,成交逾1300億,亦推動港交所完成修復。
港股Q1日均成交2400億,4月進一步超過2700億。按券商的盈利預測,全年日均成交約2100億,對應PE約30倍。21年牛市時公司可逾35倍,短期可能更多取決ADR迴歸的可能性以及IPO集資火爆程度,但重點是最終這些會抽走市場流動性,還是能吸引更多南下資金。
而小米也是厲害,股價回到配股水平。要說催化劑,除了之前推出AI大模型,更多可能是Q1利潤或超預期。
Q1小米手機在中國市場位居榜首,將會推動物聯網業務收入增速超過海外市場,補貼亦會有利於其家電,同時電動車雖然遇上輿論,但交付量強勁,在運營槓桿下利潤或超預期。
YU7 SUV雖然沒有亮相上海車展,但公司正式公佈了釋出時間表,預計將在6月或7月亮相併立即交付。除了之前提到的估值問題外,可謂各細分業務都順風順水。
加入【真是港股圈】知識星球,您可以獲得:
1、每日港(A)股覆盤,緊貼每天行情,時機在投資上永遠最重要;
2、重要財經新聞的分析(包括中美日股市),主要針對它對企業/行業/股市形勢的影響。
3、有價值的第三方報告 + 紀要分享,以供大家借鑑與學習參考。
4、每一週至兩週一篇分析員的股票報告,深入剖析投資邏輯和基本面因素。

真是港股圈商務合作微信:Real_hk_manager
(新增好友請備註:公司+合作事項)
真是港股圈內容投稿:[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