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貴婦最愛逛的SKP或易主,背後資本到底“圖什麼”?

這幾天一個重磅訊息在商業地產圈傳開。
3月31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訊息稱,北京華聯和博裕資本正進行深入談判,將北京華聯旗下SKP商場負責運營和開發的部門出售給博裕資本。此外,雙方還在討論出售SKP旗下實體商場資產的可能性。
據瞭解,這次SKP整體業務的估值可能在40億至50億美元之間。收購方博裕資本是一家成立於2010年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目前談判仍在進行中,可能不會達成交易,也有可能會出現其他競標者。截止發稿,雙方不予置評。
從單店店王到全球店王的“狂飆”之路
SKP是國內頂尖的奢侈品商場品牌,全球奢侈品店的聚集地,由北京華聯SKP百貨有限公司管理運營。北京SKP曾多次拿下“全國店王”稱號,從2011年的65億到2023年的265億,連續12年銷售額位居全國第一,直到去年被南京德基廣場反超。
實際上,除了高階奢侈品商場,北京華聯(SKP)百貨有限公司也曾推出社群型時尚精品百貨“DT51”,但在2024年7月被北京華聯商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聯股份”)收購,或意味著北京華聯(SKP)百貨有限公司放棄在社群商業領域的佈局,集中力量在高階時尚零售的發展路徑上繼續拓展。
北京SKP前身為‌華聯新光百貨‌,由北京華聯集團與新光三越於2005年合資成立,2007年以新光天地為名在北京朝陽區大望路開業。2011年股權調整後,新光三越出資額降至4000萬元,華聯集團保持1億元出資,成為控股方;2012年新光三越徹底退出,華聯全面主導運營,之後正式更名為“北京SKP”。
自2007年起,北京SKP就引入眾多國際頂奢品牌,吸引高淨值客群,成為高奢商業地標。資料顯示,北京SKP以65億元銷售額超越杭州大廈,成為中國內地百貨業單店龍頭;2019年店慶單日銷售額10.1億元,創全球百貨單日銷售紀錄;2020年,北京SKP以177億元的銷售額超越英國奢華百貨公司哈羅德百貨,成為全球“店王”。
有一定品牌影響力後,SKP開始外拓,2018年先後開出西安SKP、成都SKP、武漢SKP,三家新商場以奢華品牌陣容,另有杭州專案在建。
近些年,全國奢華商場光本土競爭者就不少,年銷百億以上,華潤旗下的永珍城就佔據三個席位,更別說老牌港資恆隆和太古集團一直走在更新改造的前沿。2024年,北京SKP銷售額出現下滑,以約220億元,位居全國第二。
此番收購意在何處?
有可能接手SKP的博裕資本低調且神秘,官網顯示,博裕資本成立於2011年,是一傢俬募股權投資、二級市場投資、不動產與新基建投資,以及風險投資領域的專業機構。
成立十幾年,博裕參與過多家大企業的投資收購,在網際網路領域早期其就參與了阿里巴巴對雅虎股份的回購計劃,後續還對小紅書,猿輔導和快時尚電商平臺SHEIN投過資。在醫療健康領域投資藥明康德也成績不俗。總結博裕投資策略即聚焦中國經濟增長核心領域,透過高回報案例鞏固市場地位。
近年來博裕在消費零售領域動作頻繁,此次如成功收購,可能是其進一步拓展高階商業地產版圖的重要舉措。此前,博裕已透過投資萬物雲(萬科物業)、參與金科服務控股權收購(耗資超47億港元),以及戰略投資居然之家等泛地產專案,積累了豐富的商業運營經驗。
但收購後兩者整合與戰略想象存在空間的同時也存在挑戰。
一位從事商業地產10餘年的人士告訴CTIYLAB,“SKP這次股權出售或許只是想把重資產售掉,同時回籠資金投入新領域,這種“避重就輕”做法在行業內很常見。另一位不具名的SKP前員工稱,SKP團隊多年積累下來的品牌資源、人脈管理運營經驗這類輕資產沒法出售。
其實按照SKP的全國化佈局是在全國開出10家店,但除了已開出的4家門店,目前在建的是杭州SKP。杭州SKP原計劃今年下半年開業,但目前開業時間或延後到2027年。其他意向地如廣州、深圳、合肥、三亞等城市也暫無新進展。
另一個驗證是去年華聯股份收購北京SKP持有的北京華聯美好生活百貨有限公司100%的股權,DT51商業易主。
可以預見的是若這次博裕注資SKP,有強勁資金注入,可能加速SKP的全國化佈局,推動SKP最佳化品牌矩陣,重塑高階消費場景,進一步鞏固奢侈品市場頭部地位。從長期和市場角度看,還是要看消費復甦韌性、資本運作能力及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我們拭目以待。‌

歡迎轉發,如欲轉載、合作等
請聯絡∶[email protected]授權

更多「商業」的內容請點選:

哈羅德為中國帶來“全球首例”,見證中國本土精英消費潛力

萌寵治癒、狂奔劇場、特種兵旅遊……Z世代還將掀起怎樣的消費新潮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