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天天假期沒有下樓,窩在沙發上看了一部又一部電影,有刺激燒腦的諜戰片,有高潮迭起的警匪片,猛男美女,情節跌宕,但套路大多相似,看完就忘,沒留下什麼印象。可下午這部《下崗》,看的很灰暗,很壓抑,想寫點什麼。
影片由一名法國導演執導,曾經在2017年的釜山電影節上展映,但在國內,因為題材敏感,似乎沒有公演。
劇情講的是90年代東北的下崗潮,下崗的工人大多是年紀不小,沒有什麼一技之長的普通人,他們上有老,下有小,有一大家子人需要養活,而主角麗娜恰好就屬於這一類人,她需要掙錢,為了生活,為了孩子,為了未來…
她聽別人說,在法國那邊當保姆收入高,一個月掙兩千歐絕對沒問題,就借了高利貸湊夠了路費,輾轉到了巴黎開始找工作,希望做幾年保姆,掙些開店的本錢……
語言不通,只能在華人家庭尋找工作,但同是華人的家庭並沒有給她任何溫情,她一次次被拒絕,被剋扣,為了找一份工作,她跑遍了巴黎有華人居住的大街小巷,可仍舊被拒之門外。
這邊生活艱辛,那邊家裡又急需用錢,丈夫打電話來,說高利貸催債催得緊,再不還錢,房子都得抵押出去。
在這樣的境遇下,她和偶遇的幾個東北女人一樣,做了站街女。
每天化好妝,站在街上拉客,有客人主動過來詢問,她就伸出手指比出一個數字,代表著自己的價格,要是客人接受,兩人直接一同離開。
這樣的工作,確實掙了錢,她有了不少存款,除了平時的生活開支,她把剩下的錢都寄回家中,慢慢地,不僅還清了債,還有了開店的本錢。
家裡覺得她似乎確實掙錢,妹妹不遠萬里找到她,想讓她幫忙介紹個保姆的工作一起掙錢,可她哪裡能幫得上忙,為了勸妹妹回家,她把自己的真實處境告訴了妹妹。
一場風波之後,兩人一同踏上了回家的路。
家裡,丈夫正在用她掙得錢裝修,張羅開店,生活有了好轉,相比於在巴黎的痛苦日子,呆在家裡的感覺實在是太幸福了,幸福到她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表面上,生活似乎沒什麼不同。丈夫對她還是很好,在她回來後,每天都是止不住的開心,兒子也很聽話,上學、放學、上補習班……不用她怎麼操心。
但是,一切明明已經不同了。她總是會想起在巴黎那段無法與人言說的經歷,在她心裡,那秘密就像是一個雷,遲早會炸,但又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炸。
她日夜擔心,卻又不敢有所表露,終於,他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妹妹說漏了嘴,丈夫知道了她在巴黎的真實工作,兩人吵架、冷戰,丈夫負氣、出走……
影片最後,給了一個很中國式的結局,麗娜帶著兒子,找到了在出租屋落腳的丈夫,重新見面的兩人,彷彿商量好了一般,都沒有提及巴黎的事兒。
生活總要繼續,你不知道背後的屈辱,背後的痛苦……
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素材製作的,導演是法國人,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巴黎街頭遇到了一群東北站街女,他對她們進行了長期調查後,拍出了這個片子。
影片裡,和麗娜有著類似經歷的人還有很多。上世紀90年代末爆發下崗潮後,一群東北女人,她們或離婚或喪偶,為了讓孩子好好上學,她們來到了巴黎打工。
本想做保姆掙錢,但眼前求生無路的現實,逼得她們不得不去站街……
整部影片直到最後,沒有輸出觀點,沒有評判對錯,導演只是以小寫大,化群體為個體,讓我們看到了那個時代,那樣一群人的生活。
時代的悲劇落在每一個人的肩上,是大山,是屈辱,是悲劇。
三十年過去,東北的雪,將這屈辱和悲劇掩蓋和埋葬,無聲無息。
願這時代永遠不會再成為普通人的悲劇之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