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王飛
郵箱
特斯拉使用者盼了好多年的FSD(Full Self-Driving,直譯為全自動駕駛系統),今天突然在中國落地。
2月25日,特斯拉中國在官網釋出訊息公告,開始為中國客戶分批次推送2024.45.32.12軟體更新,本版本更新包括了城市道路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駕駛室攝像頭和地圖包版本更新CN-2025.8-15218三項主要更新。

已經有部分中國的特斯拉車主收到了本次版本的更新,在更新之後,就能夠直接體驗到特斯拉“FSD”的部分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從北美來到中國市場的FSD換了一個名字,“FSD(Full Self-Driving,直譯為全自動駕駛系統)完全自動駕駛”功能名稱在中國變為“FSD智慧輔助駕駛功能”。
而據矽星人Pro瞭解,滿足推送的要求為兩個:首先,車輛採用了HW4.0(HardWare 4)的硬體,也就是煥新版的Model 3和Model Y均可實現;其次,已經購買了6.4萬的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套件。
1
突然推送
儘管中國市場討論特斯拉FSD已久,但本次版本更新也算是突然推送。
特斯拉FSD(Full Self-Driving,直譯為全自動駕駛系統)最早在2016年10月由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宣佈推出,並於2020年10月向部分美國使用者推出Beta測試版。最初,FSD主要作為Autopilot的高階擴充套件功能,隨著OTA(空中升級)不斷完善,其功能逐步增強,包括自動變道、自動泊車、紅綠燈識別、城市街道駕駛輔助等。
自去年以來,特斯拉FSD進入中國市場的聲音逐漸增多。起因是2024年3月,特斯拉FSD V12版本正式上線,實現了端到端技術,並在北美市場大規模推送,由於在北美市場體驗優秀,也引發了中國智駕技術端到端的熱潮;4月,馬斯克一天“快閃”訪問中國,隨後便在社交媒體上回應網友表示,特斯拉FSD“可能很快就能進入中國”。
與此同時,特斯拉app中,特斯拉中國官方FSD服務的購買頁面也從“稍後推出”更新為“即將推出”,似乎已經箭在弦上。
此後,特斯拉FSD入華時間就進入了一拖再拖的狀態。

7月,馬斯克在財報會上回應,該公司將在歐洲和中國申請監管批准以實施監督下的FSD,預計在今年年底前獲得批准。9月,FSD推出時間延遲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人工智慧團隊在社交平臺釋出訊息稱,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在中國和歐洲推出完全自動駕駛FSD系統,但仍有待監管批准。
主要原因在於資料訓練,推遲了FSD入華的速度。
馬斯克在上個月還表示,特斯拉在中國部署FSD仍有困難。中國目前不允許特斯拉將影片資料傳輸到中國境外,而美國又不讓特斯拉在中國進行測試和訓練。中國擁有最多的本地化場景資料,但特斯拉的算力只部署在海外,特斯拉也難以兩全。FSD技術只能以另外一種方式“曲線入華”——用中國街道的公開影片資料,結合模擬器進行訓練。
幾天前,仍有部分外媒報道透露,特斯拉會在2025年第二季度在中國獲得開展“完全自動駕駛”(FSD)技術大規模測試的許可,但目前監管機構並未給出明確的批准時間表。
然而就在人們討論“FSD終將延遲入華”之際,昨天,業內已經小範圍傳開FSD會在近幾天公開推送。僅僅過了一天的時間,特斯拉在2月25日突然釋出了這條更新資訊。
目前尚不知曉特斯拉中國透過什麼樣的方式在這麼短的時間解決了算力和資料訓練的問題,但特斯拉此次突然釋出或許是急於推送更新,也是“曲線入華”的一種表現。特斯拉中國官方客服回應表示,目前的版本更新不同於北美FSD的功能,後續仍會進行進一步的技術論證。
1
使用者北京開測,體驗絲滑,非常老司機
根據細則,此次更新主要有三方面的升級:
-
城市道路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這是現有NOA自動輔助導航駕駛功能的最佳化版本。道路使用者在透過匝道入口和匝道出口進出的主幹道,以及在城市道路上使用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會根據導航路線引導車輛駛出匝道和交叉口,在路口識別交通訊號燈進行直行、左轉、右轉、掉頭等動作。並根據速度和路線自動進行變道動作。
-
駕駛室攝像頭:更新軟體後,後視鏡上方的駕駛艙攝像頭可以判斷駕駛員的注意力是否集中,並透過警報,提醒駕駛員在智慧輔助駕駛系統啟動時將注意力集中在道路上。駕駛室攝像頭影片在車輛內部進行處理,任何人(包括Tesla公司)均無權訪問。
-
地圖包版本更新至CN-2025.8-15218。
使用者在接到推送的普遍感知是:這看起來應該算是一個基本版的FSD版本,但體驗過後沒想到來了一個“滿血版”。

根據一位今天就開啟測試使用者的反饋,在更新完2024.45.32.12軟體後,Model 3煥新版的車機系統版本顯示為V13.2.6。
在海外,特斯拉最新的FSD版本是V13.2.8,中國版本則顯示為V13.2.6,在軟體版本上,雖然中國此次推送的“FSD智慧輔助駕駛功能”名字中已經不帶有“完全自動駕駛”,但在版本功能上與北美“FSD”類似。
只不過,由於難以採用大量的中國本地化資料做訓練,導致滿血版的FSD軟硬體,仍然還需大量中國的本地化資料適應中國交通。差距主要在這裡。
特斯拉在國內使用百度地圖,使用者在車機輸入導航目的地後,即可開啟城區智駕,同樣基於無圖端到端的技術。
在車機內,使用者可以調整FSD的反應速度:分為標準、輕鬆、迅捷三個模式。
我們和一些使用者聊了聊,他們在北京望京、大山子等地區的高峰期體驗後談到了以下亮點:
-
設定導航路線,可以0速啟動;
-
不需要駕駛者一直手扶方向盤,但要一直目視前方,車內會有攝像頭監控是否在關注路況;
-
整體行駛非常絲滑且自信,不會出現車輛原地“打哆嗦”的情況;
-
駕駛很像老司機,博弈沒有任何生硬的感覺,會讓車,會加塞;
-
不完全基於規則,會像人類司機一樣,會不小心壓到實線併線佔道,出匝道的時候不是死邏輯,有的時候會提前2公里進入右轉道,有的時候會在幾百米處進入;
-
會走錯。在複雜的大山子路口經歷了一次直行道佔錯左轉道的情況,系統依然會按照車道線規矩錯誤地左轉,非常自信,不會原地猶豫,然後馬上規劃新的路線,繼續智駕;
-
在國內外路權分屬不同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一點錯誤,比如公交車道的特定時間限行,以及複雜一點的紅綠燈識別;
-
在隧道里GPS出現過一次偏移,在接管後出現短暫無法啟動,找回GPS訊號後正常;
-
在一段30公里、45分鐘左右的路段實現完全無接管,經歷了高架、城區複雜道路和無規劃線路,甚至可以自己進入停車場;
可以看到,FSD在遇到一些中國本土化場景時,會出現一定的差錯,但由於本身“底子”還不錯,仍然能在後續做出補救。
多名體驗過的使用者告訴矽星人Pro,從整體體驗上來看,因為大家預設期待較低,他們都認為中國版的FSD已經超出預期,並且在很多方面給與他們驚喜。
1
新一輪的智駕大戰
2025年開年以來,特斯拉旗下產品都開始了小幅的優惠政策,這也被認為是產品競爭力下降的體現。FSD入華無疑成為了特斯拉中國當前的絕對增長動能,在智駕技術上的競爭,也會為中國智慧駕駛市場帶來新的挑戰和局面。
不過,這裡確實存在中美市場使用者需求的差異。比如中國市場的路權意識不同,很多道路參與者可能會突然加速和制動,這些本地化的“規矩”依然需要繼續迭代。此外在需求上,中國使用者也酷愛“跨層泊車”這些北美市場不常見的功能需求。
FSD在中國依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從目前的版本來看,“從北美市場直接搬過來”的經驗還不錯。

無獨有偶,15天之前,比亞迪一口氣釋出了21款高階智慧駕駛車輛,並加速了全行業的智駕普及。
從單點技術上看,比亞迪的高階智駕並非與特斯拉FSD直接競爭,但這場戰鬥一定也會以另外一個角度展開——如果按照行業體量來看,比亞迪今年約為550萬輛的銷量預測,這是行業空前的智駕規模,並且旗下產品採用了不同供應商的技術方案,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還遺憾表示“(智駕的)供應還不夠”。
特斯拉這邊則以“滿血版”的FSD入華,也是供應不夠——是資料供應不夠,但也掀起了行業內的智駕體驗熱潮。
今年的智駕大戰,應該會非常有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