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扒雷軍演講的套路:如何用“真誠”與“算計”征服觀眾?

近日,一直處於風口浪尖的小妹和雷軍再次引發關注。
隨著新產品的釋出,雷軍再次登上熱搜頭條。
2024年小米SU7的“價格屠夫”式定價,到2025年玄戒3nm晶片釋出會上對技術信仰的深情告白,雷軍的每一次公開演講都能引發全網熱議。他的語言風格看似樸實無華,實則暗藏精心設計的營銷密碼。透過拆解其近年來的演講邏輯,可以總結出五大核心套路:

人設打造:從“教父”到“鄰家大哥”的謙卑敘事
雷軍的演講始終圍繞一個核心人設——“真誠的奮鬥者”。他極少強調自己的商業成就,反而頻繁提及“失敗”“焦慮”“壓力”等關鍵詞。例如在2024年的“勇氣”演講中,他坦言“美國製裁後,董事會討論如果手機不能造了,三四萬員工怎麼辦”,甚至自嘲“像高考考生一樣緊張” 。這種“示弱”策略,本質是透過降低姿態拉近與大眾的心理距離,讓觀眾產生“雷軍也是普通人”的共情。
在技術展示環節,他常用“工程師思維”包裝專業性。例如玄戒晶片釋出會上,他反覆強調“小米是追趕者”“研發投入135億元”“團隊2500人”等資料,用具體數字代替空洞口號,既展現實力又不顯傲慢。這種“配角思維”與早年喬布斯的“教主式演講”形成鮮明對比,更符合中國消費者對“低調務實”的偏好。

故事結構:峰終定律的極致運用
雷軍深諳“峰終定律”——觀眾只會記住演講的高潮點和結尾。他的每一場演講都像一部精心編排的電影:
1. 鋪墊衝突:用“危機”作為引子。例如SU7釋出會前,他反覆渲染“定價壓力”“行業質疑”,甚至放出81.49萬元的煙霧彈,製造懸念。
2. 高潮設計:用視覺化衝擊點燃情緒。2024年演講中,他插入親自駕駛SU7漂移的影片,彈幕瞬間被“雷神”刷屏;2025年晶片釋出會上,190億電晶體、300萬跑分的資料對比蘋果,直接將技術實力推向頂點。
3. 終場彩蛋:以幽默或情懷收尾。例如調侃“軍兒,收手吧”的網友梗,或是引用“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古語,既緩解嚴肅氛圍,又強化品牌文化。

語言技巧:資料對比與“痛點營銷”
雷軍的語言風格高度“理工男化”,擅長用對比法和場景化描述製造認知衝擊:
價格錨定:SU7釋出會上,他將特斯拉Model 3的配置拆解到螺絲級別,丟擲“同性能下便宜3萬”的結論,瞬間擊穿使用者心理防線。
痛點挖掘:針對特斯拉“毛坯房”的吐槽,他細緻到“雨傘卡槽防滑設計”“前擋風玻璃防曬塗層”,將使用者日常痛點轉化為產品賣點。
技術術語通俗化:講解晶片效能時,他用“雙超大核”“GPU功耗降35%”等類比,讓複雜引數變得易懂。
這種“引數神話+情感共鳴”的組合拳,既滿足硬核使用者的技術需求,又打動普通消費者的感性認知。

情感煽動:個人奮鬥與使用者共謀
雷軍最擅長的煽情方式,是將個人經歷與使用者期待捆綁。例如:
造車故事:他講述自己借朋友車試駕、考賽車執照、帶團隊冬測等細節,甚至公開20萬字的試駕筆記,塑造“拼命三郎”形象。
使用者共謀:SU7釋出會上,他提到四川大學教授為等車“專門買車位三年”,將產品成功歸因於“使用者信任”,而非自我誇耀。
危機轉化:面對SU7事故爭議,他在2025年演講中承認“內心煎熬”,並宣佈“再投2000億研發”,將負面輿情轉化為技術投入的背書。
這種“以情帶理”的策略,讓觀眾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自發成為品牌傳播節點。

生態繫結:從產品到信仰的升維
雷軍的終極目標是將演講內容與小米的“人車家全生態”戰略深度繫結:
技術信仰:他反覆強調“技術為本”,用五年投入1020億研發、自研電機三代、電池十款等案例,構建“硬核科技公司”形象。
生態閉環:SU7的釋出不僅是一輛車,更是“手機控制家電”“車機互聯”的體驗入口。演講中,他描述“在車內控制智慧家居”的場景,將產品功能升維為生活方式。
長期主義:無論是“十年成為紐北最快四門電車”的豪言,還是“再投2000億研發”的承諾,都在強化小米“堅持長跑”的價值觀。
雷軍的演講套路本質是“精心設計的真誠”。
他透過謙卑人設、資料化敘事、情感共鳴,將商業目標包裹在“奮鬥者故事”中,既避免過度營銷的反噬,又精準觸達使用者心智。這種策略的成功,不僅源於對消費者心理的深刻洞察,更依賴於小米生態的底層支撐——從手機到汽車再到晶片,每一個故事都有技術投入和產品落地的硬實力背書。
本文完。

友情推薦:某銀行企業銀稅貸,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誠邀合作渠道/代理,微信:wang179969。
對此,您怎麼看?  期待您在留言區文明、理性發布高見。留言點贊最高的朋友掃碼文末投行君微信,可獲得投行圈子限量款商務揹包一個。
感謝耐心閱讀,歡迎順手點個“在看”
 ↓點選關注投行精英,對話視窗回覆“乾貨”,獲得投行乾貨大禮包

商務合作以及金融同仁資源對接、入群請新增投行君。

我正在「投行圈子」和朋友們討論有趣的話題,你⼀起來吧?點選閱讀原文,加入投行圈子知識星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