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10萬寵物出行,90後女生想改變一個行業|趣商業

秉持光明磊落的原則去做事,改寫行業只是時間問題。
|《中國企業家》記者 李欣
編輯米娜
圖片來源|受訪者
“五一假期,寵嗒嗒的200多名寵物管家,迎來了忙碌的小高峰,每天都有人跑在路上,全程照顧需要出遠門的小動物們。截至目前,他們已運送了超10萬隻小動物。
這是創始人王靜靜曾經想都不敢想的一個數字。
寵嗒嗒寵物搭車(以下簡稱“寵嗒嗒)由河南女孩王靜靜創立於2023年。彼時,寵物託運行業留給這位年輕女孩的第一印象是:粗放、混亂。行業內為降低成本,私自變更運輸方式,密閉運輸大量死亡的案例比比皆是。
她也是焦慮的寵物家長之一。有一次,託運公司承諾第二天將王靜靜的貓從瀋陽託運至北京,但直到第4天的凌晨4點,她才接到了全身是屎尿的寵物。“當時我真的想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這麼差勁的服務業。”王靜靜告訴《中國企業家》。
機緣巧合,2022年年底一直在創業中的王靜靜,正式決定將業務重心轉移至寵物託運這一業務上,她購買了第一輛車回來改裝,在這個定製的空間內,雖然小動物無法像在家那般自由自在地撒丫子亂跑,但至少能夠保證按時進食、飲水、上廁所以及玩耍。
2024年年中,北大畢業的塗番加入團隊,成為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二人親自進行路線規劃、跟車測試,騎著電動車在城市裡找站點。用她們的話來說是——想改寫這個行業,做光明磊落的事情,賺光明磊落的錢。
《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消費報告》顯示,2024年城鎮(犬貓消費市場規模增長7.5%,達到3002億元。其中,有18.7%的寵物主在寵物出行上有消費,這一比例較2023年時的調查結果,增加了4.9個百分點。
在這個有增量的市場裡,她們一步一積累,以物聯網與AI技術為底層支撐,如今,寵嗒嗒已在全國範圍內構建了涵蓋20餘個直營驛站、200餘輛自營改裝車、40條全國運輸線路、兩百餘名寵物管家組成的服務網路,2024年營收近6000萬元,2025年營收目標為3~5億元。
今年4月8日,鐵路部門宣佈在京滬高鐵部分車次正式試點寵物託運服務,該訊息一經發布,迅速引發全網熱議。其中,密閉的車廂環境和長時間的運輸過程對寵物的影響,也成為爭議的焦點。
王靜靜坦言,新事物總有一個發展的過程。過去行業內頻發負面新聞,確實對寵物託運行業造成了巨大傷害,而高鐵推出的“寵物託運”服務,讓行業看到了新方向。據寵嗒嗒內部監測,在“寵物上高鐵”這一進展的帶動下,寵物託運詞條的曝光量以億為單位,寵嗒嗒的客戶諮詢量當日增長40%。
作為寵物主,王靜靜希望有一天,“毛孩子”們能在高鐵裡自由活動。作為創業者,她亦想改寫這個曾經充滿爭議的行業——“在寵物託運行業,如果未來我們能做到讓使用者運得起、運得好,那我們就更有往上下游線延展的可能了。”王靜靜說。
無心插柳柳成蔭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寵嗒嗒這個專案,堪稱“無心插柳柳成蔭”。
當時,作為寵物主的王靜靜在寵物出行方面遭遇過諸多難題,於是就萌生了建立一個開放式的資訊交流平臺,希望寵物主們可以在上面發帖,最終實現“人找車、車找人”的目的,沿著這個思路,王靜靜與當時的創業團隊開發了一個名為“寵物搭車”的小程式。
“比如,如果我自帶一隻狗從北京前往鄭州,我就會發帖,看看有沒有同行的人可以搭載我,大家一起平攤一下車費。”王靜靜解釋道,“有點類似於早期滴滴順風車那種感覺。”
當時,王靜靜和團隊的主業是運營一個自己開發的線上教育APP,這亦是她的第一個創業專案,她希望透過這個軟體,打破教育的數字鴻溝。而“寵物搭車”小程式則是一個純粹公益的專案。
但在日常運營中,團隊偶然發現伺服器壓力驟增。經排查後確認,這個非主營業務的小程式註冊量正在激增。
沒多久,許多問題也隨之而來。平臺上開始出現騙子批次獲取寵物主電話進行騷擾,甚至有使用者反饋遭遇詐騙。“技術升級了問題還是層出不窮,甚至有使用者稱自己委託運輸的金漸層,被託運方二次轉賣了。”王靜靜回憶,“我們只能陪著使用者一起去警察局報警,找貓。”
當時,王靜靜倍感糾結。一方面,小程式需求旺盛,直接關停平臺不太合適,但隨著使用者量的擴大,加強隱私保護、引入身份驗證與認證,構建交易閉環之後,還要面對著無止境的挑戰。
但很快,現實就替王靜靜做出了選擇,“雙減”政策後,團隊開始尋找新的轉型方向,他們再次注意到寵物搭車這個小程式。
但王靜靜對寵物託運仍然心存疑慮。“沒有親身實踐過,我一直認為這是市場空間極為有限的小賽道,如果投入巨資去開拓,可能很難實現有效收益。”王靜靜說。
在反覆權衡後,王靜靜與團隊最終下定決心,帶著忐忑與期待去“摸清”寵物託運行業。
親自“潛伏”,改變行業
很快,一幅寵物託運行業生態圖,徐徐展現在她面前。
她偽裝成使用者對整個產業鏈條展開調查,發現寵物託運行業已構建起能將各類寵物送往全國多地的基礎網路。在這個基礎網路中,主要涉及負責攬客的代理、站點、車老闆、寵物專車這四類角色。
但籠罩在這個基礎網路上的,則是一片虛假迷霧。
比如,一些寵物託運平臺聲稱設有站點,但所謂的站點,往往只是普通小賣部、快遞代收點等,根本不具備相應的服務標準。
“代理在攬客時經常說全程空調,優質服務,但其實根本做不到,車輛中轉時,寵物常被隨意安置在無人看管的地方,更常見的是這類公司會掛羊頭賣狗肉,私自改換託運方式來欺騙顧客。”王靜靜回憶。
2021年,寵物託運行業曾發生過一起這樣的事件:一隻本應“乘飛機”的金毛犬被託運公司偷偷改用貨車運輸,最終因中暑而亡,此類事件再度加劇了大眾對寵物託運行業的負面印象。
親身“潛伏”後,作為寵物主以及連續創業者,她決心填補寵物託運行業技術落後、服務理念缺失這兩大缺口。
“在著手做這件事時,我希望幹這行的人能像對待自己孩子那般,對待所有‘毛孩子’。”王靜靜告訴《中國企業家》,“甚至在剛剛起步時,我就擔心隨著團隊規模的擴大,可能會有不認同這種理念的人混入,影響好不容易建設起來的信任關係。”
需重新建立信任
2023年4月,王靜靜和團隊正式決定轉型投身寵物託運行業,開始著手將“寵物搭車”小程式向自營商業化運作方向發展,為此砍掉小程式上所有的第三方服務商,併購置了第一輛車開始改裝。
為了儘可能符合寵物的生活習慣,王靜靜在第一輛車上設計了寵物智慧倉,配備了空調、暖氣、新風系統和殺菌系統,並監控溫度、溼度。同時,安裝攝像頭全程監控並接入了GPS定位系統。
但從2023年4月到2024年4月這一整年裡,公司始終僅有這一輛車。
因為她越深入寵物託運行業就越意識到,這不是一個小資金就能解決的事情,期間團隊在嘗試建立寵物運輸網路的過程中,也遭遇了不少質疑與惡性競爭事件。她甚至一度精神抑鬱。
但這一年也非毫無收穫。團隊花了很長一段時間來構建網路體系的技術基礎,最終使整個車輛物聯網體系達到了相對穩定的狀態。“技術聽起來好像是一個很虛的東西,但對整個專案來說,這是需要前置的。”王靜靜表示。

2024年4月,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塗番加入團隊後,二人最終確定要透過“自營+資訊化”的發展模式,藉助物聯網+AI技術,將寵物託運的每一個環節透明化,重新建立起使用者對行業的信任。
一位跟著王靜靜創業許久的員工告訴《中國企業家》,初期,為了摸清線路,他們二位經常親自擔任司機和管家,即便是空車也要堅持自己跑去一邊,就為了將所有路線的資料、可能會發生的意外都彙總到後臺。
在實踐中完善技術基礎,也在實踐中完善細節。
初期改裝後的車型,每車配備1個管家和1個司機,而為了平衡商業效益與品質服務,最終確定一車可荷載8只貓狗同乘。
她算了一筆賬:若一個寵物管家照顧6只狗,每隻狗照顧10分鐘,共需60分鐘。若車上載20只寵物,照顧時間將達200分鐘,約3個多小時,在每4小時更新狀態的要求下,服務人員既無法休息,也有可能導致照顧不周。
“所有細節都不是拍腦袋決定的,都是經過嚴密測算出來的。”王靜靜說。
寵物種類多,不同的寵物照顧起來也非常繁瑣。因此,每一個寵物管家從理論培訓到能夠上崗,大概需要1個月的時間,而到成為一個獨立的管家,大概需要3個月的時間。從商業的角度來看,這個流程週期非常長,但託運的是“小生命”,這是王靜靜無法割捨的選擇。
遇到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
填補技術的空白,彌合服務的缺憾,她希望寵嗒嗒能做到車輛裝有監控和GPS,能使使用者隨時檢視愛寵位置和運輸環境,確保中途不換車,並且每4小時更新一次寵物狀態,展示鏟屎、餵食等護理情況。
王靜靜坦言,在這個過程中,事故率不會降低為零,但寵嗒嗒目前能夠將事故率降到萬分之一以下。“我們的寵物管家在陪同這隻寵物時,要比它的主人陪同這隻寵物出現事故的機率更低。”
最讓她驕傲的是,寵嗒嗒服務了涵蓋自營使用者和早期平臺使用者的幾十萬名使用者,其中復購和轉介紹業務佔總業務量的約69%。
作為連續創業者,王靜靜也從不避諱提及寵嗒嗒目前做得不夠好的地方。

比如,為了平衡價格,目前寵物託運過程中仍採用不規則拼車,這就意味著若運輸車輛在某地多接單,中途停留時間就會延長,加之堵車等因素,會導致一些使用者收到寵物的時間晚於預期;此外,一寵一舍的攝像頭目前仍會因路況、意外誤觸等原因掉線。
但也許創業就是遇到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的過程。
對於時效性問題,王靜靜計劃在不同的城市增加更多的自營驛站,增設更多接駁車,來縮短時間,設計監控的技術問題也在不斷最佳化中。
“單從寵物託運賽道來講,我覺得寵嗒嗒是毫無疑問的頭部創業公司。”王靜靜很有底氣地回答。
關於未來,王靜靜告訴《中國企業家》,從商業角度講,寵嗒嗒不開展短途業務,因為這一賽道上有滴滴、哈羅等巨頭,其能低成本構建寵物專車服務。此外,也不提供“人寵同行”服務,目前車輛是專為寵物打造的,旨在為它們提供一個良好的運輸環境。
能做的事情,則更多。她和團隊計劃將現在車上使用的各種產品品牌化,繼續將“光明磊落”的理念,運用至寵物行業的各個領域。她相信,只要秉持這種原則去做事,改寫行業只是時間問題。
新聞熱線&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END
值班編輯:郭立琦  審校:姜辰雨  製作:王儀琪
關注“中國企業家”影片號
看更多大佬觀點和幕後故事
[ 推薦閱讀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