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um Elon Musk auf die AfD setzt – und warum er dabei irrt為什麼埃隆·馬斯克支援德國選擇黨(AfD)——以及為什麼他是錯的載於/Welt am Sonntag日期/2024.12.28
按語:一段時間以來,馬斯克高調支援德國的極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AfD),希望藉助自己的影響力,在德國明年2月舉行的提前選舉裡幫助AfD獲取更多的選票,甚至助力其上臺。特朗普的當選,X平臺在德國的影響力,毫無疑問增加了馬斯克的信心。同時,他也真心相信德國需要一場革命,而AfD就好比德國的“MAGA”,有中底層民眾的支援,可以透過選舉,進行“不流血的革命”,推翻已經完全僵化的德國建制派政黨政治。他在X平臺上高調支援AfD,稱“AfD是德國唯一的希望”,德國主流大報《世界報》(Welt)找到他,請他闡明自己的觀點。馬斯克分幾個方面——經濟復甦、移民與國家認同、能源與獨立、政治現實主義、創新與未來,進一步闡明瞭自己支援AfD的理由。《世界報》決定將馬斯克的觀點發表,而由於馬斯克的立場極具爭議,《世界報》採取了由主編布林加德在後面附評論駁斥的方式,刊載了馬斯克的意見。全文照登如下。之所以刊登,相信也是因為主編認為馬斯克的觀點不應該被忽略,應當被納入德國公眾話語。在文章發表後,《世界報》專欄主編Marie Kogel則憤而辭職,可見內部分歧之大。這篇文章,當然也好比在德國政壇和輿論界扔下一顆炸彈。
馬斯克的觀點已經闡述得很清楚了,至於布林加德,大的方向上,他完全代表德國主流/建制派的觀點,在地緣政治上,屬於典型的“單極秩序”,即希望完全順應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寄希望於繼續和美國搞好經貿關係(不想特朗普要對德國/歐盟發動貿易戰),寄希望於美國對德國的安全保護(不想特朗普要退出北約,德國只能自行增加國防開支)。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實際上是對美國戰後單極秩序的擯棄,將美國退回為世界多極之一極(甚至把注意力退回到了美國本土周邊);而德國建制派還在“刻舟求劍”,認為自己的未來還在美國,只要按照舊規則去做,透過在俄羅斯和中國面前擺明嚴正態度,抱緊美國大腿,就可以繼續在美國主導秩序下帶來的好處。而戰後德國因負罪感已經陷入另一種反民族主義極端,AfD一句“一切為了德國”(Alles für Deutschland)就被打為極右,甚至是“希特勒還魂”。這樣一個德國,首先無異於一條“被閹割的狗”,何其可悲。其次,要相信凡事都是物極必反:當年因為《凡爾賽條約》,德國走向極端;今天,德國被閹割成這樣,一樣可能走向極端。
對於中國而言,有一條很重要,即現在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特朗普和馬斯克代表的實際上是多極秩序(放棄美國戰後的單極秩序),德國主流政黨仍然是單極秩序,但馬斯克所支援的德國的AfD,以及左翼的薩拉·瓦根克內西特聯盟(BSW),則都是多極秩序——他們都能摒棄固有偏見,用全新的思維看待德國自身的定位及與美國、俄羅斯、中國的關係。而凡是主張多極秩序的,不論是國家(例如各南方國家),還是一國之內的政治力量,都是我們可以發展和團結的力量。2024.12.29
(全文約3,0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正文:
聖誕節前夕,埃隆·馬斯克在其社交平臺X上釋出的一則帖子引發了爭議。按照馬斯克帖子的內容,只有德國選擇黨(AfD)才能阻止德國走向衰落。在這位企業家馬斯克提供給《星期日世界報》(WELT AM SONNTAG)的一篇文章裡,他試圖為自己的說法提供依據。這是一篇必定引發反駁的文章。揚·菲利普·布林加德對此做出了回應。
Elon Musk 寫道:
德國正處在一個關鍵點——它的未來在經濟和文化崩潰的邊緣搖搖欲墜。作為一個在德國工業和技術領域進行了重大投資的人,我認為我有權公開討論這個國家的政治方向。德國選擇黨(AfD)是這個國家的最後一線希望。以下是原因所在。
經濟復甦:德國經濟曾經是歐洲的引擎,如今卻深陷官僚主義和繁重規章的泥潭之中。AfD明白,經濟自由不僅值得期待,而且必不可少。他們削減政府過度監管、降低稅收以及放鬆監管的舉措,反映的正是讓特斯拉和SpaceX取得成功的原則。如果德國想要重拾工業實力,就需要一個不僅僅空談增長,而且還會採取政治行動來創造一個企業能夠在不受政府強力干預的情況下蓬勃發展的環境的政黨。
移民與國家認同:德國向大量移民敞開了國門。雖然這是出於人道主義目的,但卻導致了嚴重的文化和社會緊張局勢。AfD主張實施一個受控的移民政策,優先考慮融合和維護德國文化與安全。這不是出於排外,而是為了確保德國在追求全球化的過程中不致喪失自己的身份。一個國家必須捍衛其基本價值觀和文化遺產,才能保持強大和團結。
能源與獨立:當前聯合政府推行的能源政策,不僅在經濟上成本高昂,而且在地緣政治方面也很幼稚。德國決定逐步淘汰核能,轉而在沒有確保電網穩定所需的電池儲能的情況下大量依賴煤炭、進口天然氣以及不穩定的風能和太陽能,這使得德國在電力供應終端方面變得十分脆弱。AfD在能源問題上秉持務實的態度,主張採取平衡的做法。我希望他們考慮擴大安全核能的利用,並結合電池儲能來緩衝用電方面的大幅波動,因為這顯然是解決之道。
政治現實主義:德國的傳統黨派已經失敗。他們的政策導致了經濟停滯、社會動盪以及民族身份被侵蝕。AfD雖然被稱為極右翼,但他們提倡的是一種政治現實主義,這種現實主義在許多覺得自己的訴求被現有體制忽視的德國人那裡引起了共鳴。他們能夠直面當前的問題,不受那種常常掩蓋真相的“政治正確”的束縛。把AfD描述為極右翼顯然是錯誤的,尤其考慮到AfD黨主席愛麗絲·魏德爾(Alice Weidel)有一個來自斯里蘭卡的同性伴侶!這聽起來像是希特勒嗎?請你們考慮一下!
··· ···
(全文約3,000字)

Trump Can't Stop De-Dollarization
特朗普無法阻止去美元化撰文/Hippolyte Fofack
載於/Project Syndicate
日期/2024.12.27
按語:本文討論了當代“ 去美元化”的趨勢與底層邏輯,指出儘管特朗普號稱要對拒絕使用美元的國家徵收 100%關稅以遏制去美元化,但他無力阻止美元的逐步衰退。根本原因是,全球經濟格局已經變化,重心在向全球南方國家轉移,經濟體系也日趨多極化,“ 去美元化”政策能夠在宏觀經濟管理即經濟增長等方面給各國帶來諸多好處,本幣結算、向非傳統儲備貨幣轉變才是大勢所趨。特朗普如果在任內掀起關稅與制裁海嘯,只有一個結果,即進一步加速 去美元化”的趨勢發展。2024.12.29
(全文約 2,500 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正文:
··· ···
(全文約2,500字)
Trump team says Canada, Greenland, Panama commentsare part of a broader plan Not everyone is convinced.特朗普團隊表示,關於加拿大、格陵蘭島、巴拿馬的言論是“一盤大棋”的一部分但不是所有人都相信這個說法撰文/Jacqueline Alemany & Cat Zakrzewski載於/Washington Post日期/2024.12.28
按語:特朗普近期發表了一系列的言論,要把加拿大變成美國的一個州;要重新奪回巴拿馬運河;要收購格陵蘭島。這些主張都有共同特點,一是針對美國的周邊國家;二是有領土擴張訴求。如何理解他的言論呢?特朗普團隊對外口徑是,這是特朗普總體戰略的一部分,共同主線其實是抗衡俄羅斯和中國。但很多觀察者不這麼看,他們認為特朗普這些想法由來已久,和俄羅斯、中國沒有必然聯絡。在第二任,特朗普早早任命了一批具有拉美事務專業知識的鷹派顧問,也顯示他在任內(至少在初期)會把政策重心放在周邊國家及西半球。觀察者認為,特朗普骨子裡可能正在迴歸美國某種更加原始、傳統、在19世紀到20世紀初採用的帝國主義政策,即進行領土擴張,透過領土來界定國力。由此,觀察者和幕僚也擔心特朗普有可能越界,從簡單的口頭措辭,發展到關稅和全面的經濟戰,甚至進一步發展到採取軍事行動。若如此,美國將破壞同盟關係,並危及全球關係的穩定。2024.12.29
(全文約4,5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正文:
過去幾周——也就是在他即將宣誓開啟第二個任期之前——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威脅要與美國最親密的兩個鄰國打貿易戰,還考慮接管格陵蘭島,吹噓要讓巴拿馬運河重新置於美國控制之下,並提議把加拿大變成美國的第51個州。
距離就職典禮不到一個月,曾經誓言要結束對外戰爭,將“以實力促和平”作為其2024年總統競選口號的特朗普,正在精心炮製一項“美國優先”的外交政策。這項政策的特徵是,和美國盟友與對手對抗,帶著領土擴張的夢想,並透過特朗普各種誇大其詞的言論表達出來。以上這些,也與他承諾結束外國戰爭的立場形成了鮮明對比。
(全文約4,500字)
China's New Planes Send The U.S. Military Into Panic
Beijing has no qualms about making the eggheads at the Pentagon overreact to their latest fighter demonstration.中國的新型戰機讓美軍陷入恐慌北京毫不擔心會讓五角大樓的智囊們對其展示最新型戰機反應過度撰文/Brandon J. Weichert
載於/National Interest
日期/2024.12.28
按語:中國最新展示的兩款疑似第六代戰機的演示機型讓五角大樓陷入恐慌。許多人吵著必須加速美國在第六代戰機上德研發,跟上中國的節奏。作者試圖分析中國在第六代戰機研發上的實際進展及戰略意圖,並指出,中國有可能利用第六代戰機作為心理戰策略,誘使美國因過度反應,增加軍費開支,加劇繁重的財政負擔,甚至走向經濟和金融崩潰。2024.12.29
(全文約2,0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正文:
在今年廣東的珠海航展上,中國新一代第六代“白帝”戰機的驚豔模型亮。沒過多久,北京再次震驚世界,展示了兩種不同的、可實際運作的第六代戰機變體,令人目眩神迷。
這些似乎是科幻小說中才有的戰機讓許多西方觀察家陷入了慌亂,他們一方面否認這些是真實存在的戰機,另一方面又稱這是一個“斯普特尼克時刻”(指蘇聯成功發射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給美國帶來巨大沖擊的時刻)。一直以來,美國空軍正在逐漸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即他們自己的第六代戰機夢正在因為美國嚴峻的經濟現實而瀕臨破滅。這一下,針對空軍這個糟糕專案的呼聲又再次響起了。
這一切多麼有意思。
··· ···
(全文約2,000字)
Why Are So Many Indians Fleeing to America?
為什麼有這麼多印度人逃往美國?撰文/Shashi Tharoor
載於/Project Syndicate
日期/2024.12.10
按語:大量印度人在離開本國,以合法或非法途徑,奔赴美國。合法的方式,即透過H-1B等面向專業人士的簽證,前往美國的企業打工——這加劇了美國國內圍繞技術簽證的爭論,也折射了印度嚴重的人才外流問題;非法的方式,即借道第三國,透過加拿大、墨西哥進入美國。在非法移民裡,過去以年輕男性為主,現在則有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家庭,舉家冒著巨大的風險奔向美國。為何如此?因為他們希望尋求更好的生活。但在自己的國家看不到希望。2024.12.29
(全文約2,2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正文:
截至2022年,美國境內約有72.5萬名無證印度移民。在他們準備應對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可能實施的大規模驅逐行動之際,印度的領導人應當捫心自問,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本國公民——包括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家庭——想要離開印度。
當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誓言要驅逐數百萬非法移民時,人們腦海中首先想到的來源國可能不是印度。但開始讓印度人意識到的一個尷尬現實是,在那些為了尋求更好生活而逃往美國的人群中,我們的同胞佔了相當大的比例。
··· ···
(全文約2,200字)

Tech That Will Change Your Life in 2025Weather forecasts will get smarter, EVs could getpricier, crypto will be for everyday investors and AI will be everywhere2025年改變生活的科技天氣預報將變得更智慧,電動車會變得更昂貴,加密貨幣將面向普通投資者,人工智慧將無處不在撰文/Joanna Stern, Christopher Mims & Nicole Nguyen載於/Wall Street Journal日期/2024.12.26
按語:《華爾街時報》對2025年對美國科技趨勢的預測,九部分內容,1)智慧體的發展;2)各種人工智慧小玩意兒;3)TikTok禁令倒計時;4)天氣預報類app的改進;5)資料中心更多使用清潔能源;6)加密貨幣熱潮2.0;7)電動車的銷售可能在美國下滑;8)長壽追蹤的app和裝置;9)自動駕駛的計程車。2024.12.29
(全文約4,5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正文:
過去十年,每年12月我們都會戴上具有前瞻性的“眼鏡”,對來年的科技發展進行預測。回顧過往,我們的很多預測是準確的——當然,也有一些失誤。拜託,誰當初沒覺得《哈利·波特》的增強現實(AR)冒險體驗會大獲成功呢?
不過,請相信我們:今年我們的預測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切中要點。到2025年,諸多懸而未決的大事都將塵埃落定,包括TikTok的法律糾紛以及電動車的聯邦補貼問題。人們期盼已久的一些承諾也將兌現,比如自動駕駛的Uber、更清潔的能源資料中心\面向普通投資者的加密貨幣應用。當然,還有人工智慧:人工智慧助手、人工智慧詐騙、人工智慧天氣預報員,人工智慧……無處不在。
··· ···
(全文約4,500字)
歡迎加入「兔主席的寶藏」,這是兔主席/tuzhuxi和朋友們的精華內容分享圈。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定位:有國際視野、理性思考的愛國主義者
領域:熱點、國際、歷史、人文
風格:理性、邏輯、簡單、通透
持續:堅持20年創作(持續更新有保障)
內容:國際臻選(整理註釋評論、全網稀缺高質量內容)/快評(觀察、視角、心得、影書評、圖片)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
可快速加入【兔主席的寶藏】知識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