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lo,大家
我是你們的留德小百科!
如果說世界上有什麼節日能將政治嘲諷、社會批判和全民狂歡完美融合,那一定是德國萊茵河畔的狂歡節!每年春天,當杜塞爾多夫和科隆的街頭被奇裝異服的人群淹沒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那些載滿“黑色幽默”的巨型花車。
▲杜塞爾多夫遊行一開場發出“觸發警告”
表明有些花車可能令人不安
1
▲AFP
杜塞爾多夫遊行一開場就自帶了“防槓宣告”。一輛巨型花車上,戴著“諷刺”(satire)帽子的男人正被標有“覺醒主義”(Wokeness)的眼球死死盯住。它似乎在提醒觀眾,諷刺雖然尖銳,但也需要一定的包容和理解。
2

▲AFP
要說今年花車頂流,還得是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杜塞爾多夫的花車直接將他塑造成手持標有“關稅”(Zölle)和“吞併”(Annexionen)的火焰的形象。
3

▲AFP
億萬富翁、變身政治人物的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今年也成為了熱門主題。一輛花車將馬斯克描繪成一個拿著麥克風的嬰兒,手裡舉著一面形狀像納粹符號的美國國旗,諷刺了馬斯克多次公開支援德國選擇黨(AfD)的種種爭議行為。
4

▲AFP
特朗普的“老搭檔”普京也沒能倖免。普京和特朗普二人一起出現在科隆的一輛花車上,雙手握住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雙臂上寫著“希特勒-斯大林協定2.0”,通過歷史隱喻,諷刺了當前國際政治形勢。
5

▲DPA
德國親俄政客薩拉·瓦根克內西特(Sahra Wagenknecht)和德國選擇黨領導人愛麗絲·魏德爾(Alice Weidel)在花車上更是“慘遭毒手”。一輛花車將她們描繪成手持普京面孔的向日葵,從裝滿金錢的行李箱裡冒出來,花車的標語“從莫斯科帶來愛”諷刺了AfD與俄羅斯的關係。
6

▲AFP
極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AfD)今年遭到全方位嘲諷。另一輛花車將AfD黨魁愛麗絲·魏德爾直接被塞進童話故事《韓賽爾與格萊特》,化身糖果屋女巫,試圖引誘初次選民進入她的屋子。透過童話隱喻,諷刺了極右翼政黨對年輕選民的吸引力,同時也提醒人們警惕極右翼政治的潛在危險。
7

▲AFP
即將上任的總理弗里德里希·默茨被畫風清奇地改造成一頭驢,背上馱著“移民”、“特朗普”、“衰退”、“債務剎車”和“AfD”等重擔。
8

▲DPA
在科隆花車遊行中,他更是徒手撕碎“總理朔爾茨”的橫幅,把“Scholz”(朔爾茨)改成“Schmerz”(痛苦)——德語玩梗“扣錢”!!
9

▲DPA
現任總理朔爾茨則被塞進一艘沉船,船身標註“Abgesoffen”(沉沒),暗諷社民黨在選舉中的慘敗。
10

▲DPA
如果說嘲諷政客需要勇氣,那麼自嘲則需要智慧!在一輛科隆花車遊行中,許多德國人肯定會產生共鳴:一具等火車等到風化的骷髏,它手持鮮花巧克力,身旁立著“Liebes Entzug”(愛之撤銷)的標語——巧妙利用德語“Zug”(火車)諧音,吐槽德國鐵路(Deutsche Bahn)堪比“愛情殺手”: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班車何時來,就像不知道愛情何時會消失。
11

▲AFP
人工智慧(AI)在近年來藉助ChatGPT等工具迅速崛起,也出現在了杜塞爾多夫的花車遊行中:一臺正在吞噬人腦的AI機器人花車,把人工智慧時代的人類焦慮視覺化。
看到這裡,上述花車有踩在大家的心趴上嗎?
這些花車看似荒誕,實則精準刺中了俄烏衝突、極右翼崛起、AI威脅、公共服務癱瘓等時代癥結。或許在德國人眼中,狂歡節從來不是逃避現實的烏托邦,而是用幽默解構權威、用創意守護言論自由的地方!
Quelle:
https://www.thelocal.de/20250304/in-pictures-the-wildest-rosenmontag-floats-at-this-years-carnival-in-germany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德國留學那點事

德國留學那點事

德國留學那點事

德國留學那點事




END
瞭解更多留學資訊,歡迎詳詢我們專業的顧問老師們:

北京/武漢中心
李老師

成都中心
劉老師

南京/上海中心
劉老師

廣州中心
高高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