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右翼創戰後最佳選舉成績,保守派面臨艱難的聯合政府談判

在週日的全國選舉中,德國的保守派獲勝,但選票分散,極右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取得了歷史最佳成績,成為第二大黨。保守派領袖弗里德里希·梅茨(Friedrich Merz)將面對複雜的聯合政府談判。
初步結果顯示,梅茨領導的保守黨贏得了全國選舉,而極右黨派成為第二大黨。選舉的主要問題是德國經濟停滯和移民問題。梅茨最近幾周強力推動更為嚴格的移民政策,引發了爭議。同時,烏克蘭局勢和歐洲與美國的關係不確定性,也影響了選舉結果。
選舉委員會的結果顯示,梅茨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和社會民主黨(SPD)獲得了議會多數席位。其他小黨派未能透過選舉門檻。因此,梅茨成為下一任總理的最佳人選,他在選舉之夜表示,希望在復活節前儘快組建新政府。
梅茨已排除與極右翼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組成聯合政府的可能性。AfD在這次選舉中獲得歷史最佳成績,成為德國第二大黨。目前,社會民主黨在選舉中大敗,現任總理奧拉夫·舒爾茨(Olaf Scholz)留任到新總理就職。
梅茨的保守黨在630個席位的聯邦議會中贏得208個席位,而AfD獲得152個席位。前聯合政府的三方黨派席位下降,社會民主黨(SPD)降至120席,綠黨(Greens)降至85席。自由民主黨(FDP)因退出聯盟觸發了提前選舉,但未能獲得超過5%的選票,因此未能獲得議會席位。
左翼黨(Die Linke)獲得64個席位,而左翼薩哈·瓦根克內希特聯盟(Sahra Wagenknecht Alliance)未能突破5%的門檻。
AfD在選舉之夜情緒高昂,黨內領導人誓言將成為下一次選舉的主要政黨。自成立12年來,反移民的極右黨派已經成為德國重要的政治力量,但從未參與任何國家或州政府。這是因為其他政黨拒絕與AfD合作,形成所謂的“防火牆”。AfD目前正受到德國國內情報機構的監視,因其涉嫌極右派極端主義。AfD對此強烈反對。其在東部三州的分支被認定為“已知的極右派極端主義團體”,這一點在德國的納粹歷史背景下尤其敏感。
此次選舉提前七個月舉行,因為舒爾茨領導的聯合政府在去年11月因內部分歧崩潰。三年的任期充滿了紛爭和不滿,導致選民對候選人沒有太多熱情。
德國是歐盟27個成員國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北約的重要成員。它是烏克蘭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武器供應國。未來,德國將在應對即將到來的挑戰中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面對特朗普政府激進的對外政策和貿易政策。
梅茨在選舉結果公佈後對支持者說:“我知道責任重大,也清楚接下來將面臨的困難任務。我會以最大的敬意迎接挑戰,我知道這不容易。”他還補充道:“世界不會等我們,也不會等我們漫長的聯合政府談判。”呼籲儘快組建建新政府,以免在國際事務中錯失良機。

語音節目系列
歡迎大家加微信,方便交流。
點選二維碼加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