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上中學第一天,女兒就帶回來一個驚人八卦!

1
01
英國的學制比國內早一年,這周開學,還不到12歲的糖糖姐姐就成為一名中學生了!
怎麼長這麼快啊!
當初那個天天早上要我哄著梳頭髮,書包都經常不記得拿的小丫頭,怎麼轉眼就成了能把自己打理得妥妥帖帖的大姑娘了呢?
上學第一天,糖糖按捺不住的興奮。
要求8:30到校,她7:30就全部收拾好了,在家裡盯著鬧鐘轉來轉去,剛到8:00就奪門而出,跟同學約著自己走了。
老母親這顆五味雜陳的心吶。
跟多年前第一次送她上小學的時候一樣,既欣慰又嚮往又忐忑。
我也是第一次當中學生的媽呀。
我沒經歷過的英國中學生活,是不是又很不一樣呢?
好在糖姐姐從小就是個小喇叭,剛一放學,就開始跟我詳細播報學校的情況了。
果然很不一樣!
居然還有“特英國”的八卦!
02
一天走了2萬步?
糖糖一回家就喊,累死了累死了!
居然全天都在學校“趕場”,光來回走路就走了2萬步!
原來上了中學以後,他們就沒有固定教室了,每節課都要換不同的地方。
跟小學全是平房(為了安全)不同,中學的教學樓高高低低的,有時候這節課在這棟5樓,下節課又在另一棟6樓。
糖糖說,第一天大家都不熟悉,到處看見7年級新生拿著地圖亂竄,各種迷路,超級搞笑。
我問她沒有老師帶你們嗎?
她說,每門課的老師都不一樣啊,全是不同老師呢。
老師又沒法到處去把學生“蒐集”起來,肯定就在教室等著啊。
終於有不同老師了?
嘿,全是不同老師多新鮮嗎?
咱們上學的時候不一直都是每門課不同老師嗎?
可對在英國上學的孩子來說,中學才會按科目分老師呢。
小學的時候,除了音樂體育有專門的老師,其他文化課全是同一個班主任老師教的。
所以華人家長們都開玩笑說,怪不得英國孩子數學不好,雖然不是體育老師教的,但是語文老師教的啊。
到了中學,終於每門課都有專門的老師了。
但是,學生又成了變數。
他們只有一個固定的tutor group,相當於固定輔導員,每天早晨會集中交代一些事情,但上課時卻分散組合在不同班級。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不同的分班方式。
多半是按學生能力分的,每學年,甚至每學期都可能重新分一次。
也就是說,學生會因為自己的水平變化,不停調換新的班級。
難怪越到後來,水平越高的班裡總是擠滿了走到哪兒捲到哪兒的華裔和印度裔孩子。
依然沒有課本?
英國小學生沒有固定課本這事兒我起碼說了一百次了,老讀者肯定都知道。
沒想到的是,到了中學,彷彿、可能、疑似依然沒有課本?
不過這事兒暫時還要打幾個問號。
因為關於“課本”這概念我跟糖糖就在一頓雞同鴨講。
我:你們現在有課本了嗎?
糖:有,空白的那種work book。
我:那不叫課本,那是作業本,課本是上面有內容的,老師照著上課的。
糖:有內容啊,我們自己寫啊,上課就用這個啊。
我:上課沒有什麼書?老師按上面的內容講的嗎?
糖:老師按PPT講啊。
我:有沒有你在中文學校上課發的那種書?教材?
糖:呃,教材不是老師用的嗎?
呃……
完全不是一個體系的,解釋不通了。
據我跟其他家長打聽,課本似乎後面會有,但是!
他們的課本只在學校用不帶回家,而且上面不允許做任何筆記,因為是要迴圈利用,每個年級往下傳的。
寫到這裡,我突然想起了《哈利波特》。
你們看,沒有固定教室、每門課不同學生、課間到處趕場、很多課本是公用的,真是藝術來源於生活啊!
差點沒吃上午飯?
這個烏龍就真搞笑了,糖姐姐上學第一天就差點餓了肚子!
原來在小學,每天的午餐是先吃再計費的,一般我們按學期交。
中學卻變成了要提前充值。
我們沒經驗啊,忽略了這一點。
導致糖姐姐的賬戶空空如也。
到了午餐時候一刷卡,嘿,一分錢沒有!
糖糖的同學趕緊提出幫她買午餐,結果,只允許刷本人的餐卡,還只讓買一次(控制食量)。
餓爆了的糖姐姐差點懵了,好在食堂阿姨聯絡了老師,幫她先記賬吃飯。
但因為耽誤了一點時間,只剩冷餐三明治。
一回到家,看她急吼吼地掏零食的樣子,真是又累又餓了。
03
說好的八卦呢?
嘿,這八卦還真是好有英國特色!
糖姐姐叨叨完一天的見聞,像突然想起什麼一樣跟我說:
對了媽媽,你真的猜好準!
我們的tutor是個gay!
(輔導員老師是同性戀)
嗨,我承認標題誇張了一點,這事兒放英國沒有那麼“驚人”。
畢竟是“腐”國嘛,大家見怪不怪看得很淡,一般也不遮遮掩掩,但依然是個“八卦”
我第一次家校訪談的時候就覺察到了,當時就有幾個熟悉的家長猜測了一下。
這個“八卦”相當於什麼級別呢?
大概就是“那誰誰是局長的兒子”“那誰誰上學的時候跟誰好過”這類的,大家會議論,但不會覺得有啥不正常。
糖糖他們這幫孩子,小學的時候就在性教育課上接觸過這些概念,更加不會覺得有什麼奇怪。
這回之所以能確認,是高年級的孩子告訴她的,在學校是公開資訊,說明老師也沒打算瞞著學生。
大家都說這老師很好,去年還是被評為最受歡迎的老師之一呢。
之前就有朋友問過我,英國人對於同性戀是什麼態度?
其實大家普遍都認為,這只是個人生活方式罷了。
雖然有某些宗教信仰的人是不能接受的,但只要沒妨礙他人,大家都覺得“不關我事”。
好啦,剛上中學,資訊量就好大啊。
我以後也是英國中學生的媽媽了,一定還會有更多新鮮事分享給大家的。
就讓我們繼續一路同行,開啟多一個視角看世界吧~ ❤️
最後再叨叨一句:
微信的推送規則越來越“大資料化”了,只有大家開啟多、互動多的公號才會持續出現,否則就慢慢找不到了。
朋友們一定要記得加個星標⭐️,多多互動,才能不錯過以後得推送哦!
下期再見~
1
END
1
1
正在團
專業做骨氨糖80多年的MoveFree
30+人群保養關節、保持身體年輕態必備
最後幾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