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作者:睿知睿見
來源:雪球
當A股波動率消失時,最應該做的事
最近A股的成交額十分萎靡,在萬億附近徘徊。
隱含波動率也不斷降低。
市場給人的感覺就是:十分無聊。
這個時候是最難操作的時候。
你會發現,市場輪動速度非常快,一買就跌,一賣就漲。
彷彿股市知道你的行為似的,專門跟你作對。
持有不動行不行呢?
也要當心,如果你對基本面瞭解不夠深,萬一財報踩雷,跌得你爽翻。
最近很多高位股的跌幅十分巨大。
但最終,我們會發現指數基本就橫著走。十分的政治正確。
最近不光是股市指數橫著走,連1年存單利率都橫著走,幾乎沒有波動率了。

說明央行也在極力控著盤,也可能是憋什麼大招。
當市場處於垃圾時間時,建議大家就別折騰了。
越折騰,虧得越多。
這個時候應該做什麼呢?
一、重新思考自己的投資組合
我知道很多人的投資組合都是不合理的。
我就說一點,大家看是不是這樣。
很多人在某些股票或者基金上虧了很多錢,於是就死拿著不賣。
很多讀者經常都愛問我一類問題,比如:
我在醫藥上虧了40%,要不要換掉呢?
我說:我早就提醒換掉了。
他又說:可我已經虧了40%了呀。
這話背後的潛臺詞是:不回本不能賣。
為啥人們會有這樣的執念呢?
因為大家都不願意認錯。
只要回本了,就沒犯錯,心裡就好過一些!
但賣出的邏輯中有回本這一項嗎?
正是因為人們有這種執念,所以虧損總是被無限放大。
而賺錢的時候,稍微賺一點就跑了。
每天為了幾個點的利潤來回折騰,折騰到最後,根本就沒賺到錢。這樣的人見不得自己有一丁點浮虧。
甚至本來賺了50%,但沒及時賣掉,盈利只剩45%了,他還是會很懊悔,很不開心。感覺自己少賺了一個億似的。
大家趕緊想想吧,看自己是否存在上述的問題。
如果有,你的投資組合一定是不合理的。
那麼就有必要在股市處於垃圾時間的時候,調整一下。
二、忘掉買入成本
人們之所以總是回本後才賣,是因為沉沒成本在作祟。
比如,你花50塊買了一張電影票,看了30分鐘後,發現電影不值得看下去。
你最理智的做法就是立刻離開電影院。
但絕大部分人不會這樣做,他們熬也要把電影熬完。
否則就感覺自己花的50塊被浪費了。
但既然是不值得看的電影,你還強忍著看完,這不是既浪費了錢,又浪費了時間嗎?
假如,你用看電影的時間賺了100塊,不但沒損失,還多賺了50塊,對不對?
你花掉的50塊電影票就是你的沉沒成本,它會改變你的行為模式。
同理,我們買入的股票也會產生同樣的影響。
在一隻股票上花了100塊。這就是你花掉的成本。
跌到80塊,就覺得自己虧了。一定要賺回來才能走。
但你可能忽視了,這隻股票可能只值60塊。
你用你的買入成本錨定了股票的價值。
我們在買賣股票時一定要忘記自己的買入成本。
否則,你不可能做出理智的決策。

三、如果這是一筆現金
如何克服這個心理弱點呢?
你只需要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這是一筆現金,我打算怎麼配置?
比如,你的投資組合市值是100萬,而你買入的時候,市值是120萬,相當於你已經虧了20萬。
這個時候,你是不是更傾向於賣出盈利的,而虧損的則死拿著不放?
這就是被你的買入成本給蠱惑了。
很多時候你會發現,你賣掉的,漲得更好。而沒有賣的則表現依然很差勁。
這個時候,你應該想:手裡有100萬現金,我應該怎麼買才合理?
只有這樣,你才不會被沉默成本影響決策。
四、為什麼這個時候適合重新審視自己的投資組合?
當市場波動率很低,且輪動很快時,賺錢的難度很大。
市場沒有20%左右的波動,大部分人都很難操作。
所以,在股市的垃圾時間裡,就不要亂動。
耐心等待波動放大。
在波動放大前,我們要思考自己的投資組合是否合理,然後利用波動很小的時間調整好持倉,以便應對未來會放大波動的行情。
波動放大不意味著一定會漲,也可能會跌。
所以,要做兩手準備。
我們既要思考股票資產和現金的比例,也要思考不同股票或者基金的比例。
這就涉及資產的價效比的比較。這裡我就不詳細介紹了。一篇文章不可能講得清楚。
大家一定要重視!這是戰略層面的東西。
當我們把戰略做好了,未來的長期收益都不會差。而且也不用頻繁操作。
很多人不注重戰略佈局,天天去市場裡戰鬥。聽到點風吹草動就一頓騷操作。
這就是沒搞清楚輕重。
五、漲和跌都是好事
當我們把戰略做好後,無論漲還是跌,都是好事。
漲可以直接兌現利潤,跌可以創造撿便宜的機會。
不漲不跌也可以每年賺分紅。
那麼,我們還有啥好焦慮的呢?
市場波動就不是洪水猛獸,而是可以被利用的工具。
但也要提醒一下。
市場短期的波動都是隨機的。
要著眼於長期。
短期的賬面盈虧根本就不重要。
重要的是,長期下來,我們的資產能否不斷增值。
如果不把目光放得長遠一點,就會被短期波動牽著鼻子走。
大傢伙趕緊審視一下自己的投資組合吧,別被沉沒成本坑害了。

雪球三分法是雪球基於“長期投資+資產配置”推出的基金配置理念,透過資產分散、市場分散、時機分散這三大分散進行基金長期投資,從而實現投資收益來源多元化和風險分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