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鏈全景圖(附價值拆解展望)

導語
光伏需求高增階段已過,需求平穩增長新時期開啟。
來源:飛跑的鹿
01 
產業鏈全景圖
02  
產業鏈整體展望
供給釋放產能大幅過剩,多環節供過於求。
產能釋放供給過剩,多環節需求僅為產能一半。各環節產能持續擴張,隨需求持續增長但產能 擴張更甚,多環節需求約為產能50%水平,拉低行業開工率至5成。
對比發現,產能過剩程度 最低的環節為TOPCon電池片和玻璃。
截至24Q3財務報表測算,測算部分企業1年內淨現金轉負(考慮應收應付及利息),公司報表持續惡化,價格戰亟需停止,部分企業現金吃緊。 
盈利承壓產出持續下行,行業開工率降至約五成。
行業產出持續下行,產能過剩降至5成開工。盈利承壓,行業開工率持續下行,截至24年11月矽料/矽片/電池/元件開工率減53%/45%/56%/49%,終端元件排產仍相對保持、上游庫存壓力下整體排產低迷。
03  
上游產業鏈
光伏產業是半導體技術與新能源需求相結合而衍生的產業,產業鏈上游是晶體矽原料的採集和矽棒、矽錠、矽片的加工製作中游是光伏電池片和光伏電池元件及配套裝置的製造下游是光伏電站系統的整合和運營
03-1   矽料:價格見底持續出清
產量收縮觸底,價格止跌企穩:矽料產量收縮,價格觸底。2024年4月以來,國內多晶矽產量持續下行,由19.18萬噸降至13.8萬噸。
根據SMM,11月排產降至11-12萬噸,矽料庫存有望加速去化,供需逐步迴歸平衡。
截至2024/11/13,最新3周N型矽料均價為41.7/41.7/41.7元/kg,月漲幅0.00%。近期頭部企業部分小單散單出現價格上漲,其餘企業簽單價格基本維持穩定,整體矽料價格維持穩定。
行業格局兩超多強,能耗水平各有優劣。
行業格局兩超多強,顆粒矽滲透率逐步提升。國內矽片企業呈現出較高的產能集中度,到2024年底,國內矽料行業CR4約為78%,行業CR2約為52%,顯示出較高的市場集中度。低能耗顆粒矽滲透率逐步提升,從2018年4%提升至2023年17.3%,五年CAGR34%,截至目前佔比已達到20%。
03-2   矽片:自律減產穩定價格,25年盈利有望回暖
產能過剩問題顯現,矽片盈利持續下行。矽料瓶頸解決,據統計24年底矽片產能1200GW+,整體過剩嚴峻、新增產能停滯,24年進入激烈競爭階段。23年底起矽片啟動價格戰盈利加速下行,伴隨進一步擴產,行業開工下行,壓力較大。25年預計隆基/中環市佔率23%/25%,CR2產能佔比將達到48%,二三線廠商將逐步出清。
價格有望回暖:當前矽片庫存約為35億到40億片,整體有所下降。頭部企業的去庫速度較快,整體庫存壓力相比之前已顯著減輕。其中,183尺寸庫存依舊在20億左右(庫存多為老舊尺寸且品質較差),短期繼續處於去庫存階段。
供需關係將逐步修復,25年價格有望回暖。整體來看,儘管矽片市場面臨一定的庫存壓力,但隨著減產措施的實施和下游需求的回暖,庫存壓力逐漸緩解,價格趨於穩定,25年有望回暖。
03-3   銀漿:加工費降至底部,技術迭代受益空間廣闊
TOPCon微創新持續進行。 0BB技術已運用在TOPCon上,每瓦可降低1mg銀耗。TOPCon發展雷射圖形化實現poly減薄,需要漿料配合最佳化,有望維持銀漿溢價。
HJT與BC單瓦銀耗更高。TOPCon已開始使用0BB、疊柵等技術,銀耗量已降至底部。後續HJT和BC技術迭代,單瓦銀耗較高,銀耗減少空間大。
近年來銀價不斷上升,即使單瓦銀耗量不斷減少,但金屬化佔電池片成本佔比不斷提升,0BB,疊柵,銅電鍍,銀包銅等無銀/少銀技術層出不窮。少銀/無銀化是大勢所趨。
銅漿大有可為,壁壘顯著。目前銅價約為80元/kg,僅為銀價的百分之一。銅地殼含量是銀的850倍,20攝氏度時電阻率僅比銀高5%。銅漿金屬化成本比銀漿少約4分/W,在無銀/少銀化中潛力巨大。銅漿生產有銅粉製備、銅粉表面處理、銅漿製作三個工藝難點。銅漿製備難度顯著高於銀漿,率先掌握銅漿製備技術廠商將享受溢價。
04  
中游產業鏈
04-1   電池:技術迭代、過剩較輕,價格回暖彈性足
電池開工率和下游元件開工率高度相關,11月中國企業光伏電池開工率為58.92%,總排產量54.44GW,環比增加6.93%,10-11月專業化電池廠家大幅去庫,電池企業信心提振,預計隨後續供需改善,電池環節有望較快實現盈利修復。
電池環節集中度低,利於行業出清價格回暖。2024年電池環節CR5產能僅45.8%,CR10產能佔比78.0%。在行業協會號召及企業自身經營壓力的共同作用下,禁止唯低價論&供給側改革有望加速行業底部出清,尾部出清後頭部集中度不高,競爭格局改善,有利於價格回暖。
04-2   元件:行業持續出清,政策推動價格回暖
元件價格跌至底部,龍頭廠商盈利承壓。2023年以來,元件環節競爭愈發激烈,N型M10元件價格已從1.86元/W跌至0.7元/W以下。龍頭廠商盈利承壓,部分毛利率<10%、單瓦盈利轉負承壓;元件價格已達底部,拐點將至。
光伏協會提出中標底價,疊加出口退稅政策,價格回暖有望加速。CPIA測算N型M10雙玻元件最低現金成本0.68-0.69元/W,低於成本投標或違法。龍頭廠商響應號召、在國內市場自律提價,近期元件中標價格已略有回升跡象。
另外,財政部、稅務總局宣佈12月1日起光伏產品退稅率由13%下調至9%,該政策有望推動元件出口價格回暖,並擠壓低價競爭廠商生存空間,加快市場出清,助力行業擺脫惡行,迴歸理性水平。
行業品牌渠道壁壘深厚,頭部玩家行業地位穩固。預計25年元件出貨CR6約達76%,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25年元件龍頭公司權衡甚至傾向保盈利,不再盲目追求出貨量。
成本端,龍頭企業一體化率較高,成本優勢明顯;價格端主要取決於市場和技術:1)美國市場超額收益依然顯著,單瓦盈利4毛以上,相反國內市場虧損1毛以上;2)TOPCon專利保護持續升級,24年天合、晶澳分別在美國、歐洲提起專利訴訟;隆基愛旭大力推出BC新產品,或有望拉開盈利差距;市場格局最佳化將利於技術導向型龍頭企業。
04-3   玻璃:持續減產、拐點將至,龍頭優勢明顯
25年行業擴產放緩,龍頭產能優勢持續擴大。2024年底預計福萊特/信義產能約23000噸/32200噸;預計25年福萊特、信義產能將超過3萬噸/日,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隨元件排產承壓、光伏玻璃供過於求,價格下降壓力持續加大。
工信部《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於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光伏玻璃產能約束趨嚴,與玻璃價格壓力產生協同作用。價格壓力下玻璃企業虧損面擴張,頭部企業進行停產減產。實際產能已下降至8~9萬噸/日,與名義產能差距較大。
2024年下半年下游元件排產不振,玻璃庫存持續增加。部分玻璃廠商停產減產,供給收縮,供需仍不平衡。隨著供給端逐漸減少,25年需求回暖,有望供需平衡。24年下半年,玻璃價格持續下降,截至2024年11月15日,3.2/2.0mm玻璃價格分別降至20/12元/平。元件排產需求表現較差,雖然10月份產量略有上升,但上升量不及預期,導致玻璃供給收縮,庫存拐點將至。
04-4   膠膜:價格處於歷史低位
行業產能擴張趨緩,福斯特龍頭地位穩固,競爭力持續上升。24年各家加速東南亞地區產能建設,但由於整體生產環境的影響,行業實際產量可能有所下滑。
從膠膜環節來看,市場整體環境、光伏產業狀況、公司競爭壓力都十分嚴峻。儘管膠膜行業產能正在出清,但目前整體產能仍顯過剩。
粒子產能略微過剩,預計EVA和POE粒子價格低位震盪。EVA粒子產能充足,成本略有降低,整體需求偏弱,價格持續低位震盪,25年部分產能投產情況仍有待觀望。
04-5   逆變器:大儲全球高增,戶儲新興市場爆發
全球範圍來看,24Q3傳統戶儲市場需求較為平穩,烏克蘭貢獻增量,24Q4預計維穩。
24Q3歐洲戶儲出貨較為平穩,烏克蘭市場受戰後重建需求,戶儲需求放量,德業股份受益其需求爆發,戶儲季度出貨持續保持環比高增。展望24Q4戶儲需求有望維持平穩,25年全球戶儲保持平
穩增長。
受新興市場需求爆發併網出貨高增,歐洲中東等市場大儲需求起量帶動大儲出貨高增,工商儲需求逐步起量成為新增長點。
24年併網受印度、東南亞、巴西等新興市場需求爆發,儘管Q3受雨季影響出貨有所放緩,但全年出貨同比保持高增長;巴基斯坦、烏克蘭等新市場戶儲需求起量推動戶儲行業恢復增長;中美大儲持續保持高增,歐洲及中東等市場大儲起量爆發,陽光分別在7月、11月沙特、英國簽訂7.8gwh、4.4gwh儲能大單,未來新興市場大儲需求將持續翻倍增長推動陽光、上能等出貨高增。
05
下游產業鏈
05-1   全球裝機持續增長
光伏需求高增階段已過,需求平穩增長新時期開啟。供需失衡下產業價格加速見底,回顧24H1矽料瓶頸釋放後行業產出大幅釋放+電池技術迭代+需求增速放緩,推動全環節價格加速下跌,行業進入經營性現金輸血階段,整個產業鏈價格見底。
元件價格降至1元以下後,短期邊際變化對收益率影響不敏感,需求超預期增長階段已過,行業進入成長型增速放緩階段,光儲平價開啟遠期空間,預計後續需求可保持平穩增長。
05-2   國內:地面穩健增長、分散式新規出爐
地面裝機成為主力,工商業、戶用緊隨其後。24Q1-3地面新增75.66GW,佔新增裝機47.03%,工商業/戶用新增62.42/22.80GW,隨元件價格下行,地面電站裝機佔比提升至近50%。
分散式新規出爐,具體政策下放地方。政策(徵求意見稿)明確提出分散式光伏發電專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與電力市場;超過6MW的大型工商業光伏發電全部自用;同時強調各地因地制宜,電價及市場化比例由地方政策決定,類似地面電站。
2023年高速增長奠定高基數,預計2024年增速放緩,25年26年保持穩增。
05-3 新興市場有望持續高增,海外光伏多點開花
在全球光伏平價的大背景下,海外多市場 加速爆發。土耳其釋出《2035 年能源轉型可再生能源戰略》提出,至 2035 年該國太陽 能和風能的裝機容量將增至 120GW,較目前的 30GW 實現四倍增長,對應每年平均新增裝機 7.5~8GW 風電和光伏專案;阿聯酋在 2022 年出臺了一項規定,到 2035 年將可 再生能源發電量在該國電力結構中的份額提高到60%;沙特在2030年願景中將2800GW 的可再生能源併入國家電網,為 52 萬戶家庭供電。
 IEA 預測全球單年新能源裝機到 2030 年有望達到 935GW,光伏需求穩定增長。隨著 海外成熟市場穩定發力,新型市場加速成長,光伏新增裝機也有望穩定增長。根據 IEA 預測,2024~2030 年,光伏每年新增裝機從 500GW 左右提升至 700GW 左右。
推薦閱讀:
1、光刻機產業鏈圖詳解
2、算力相關產業鏈梳理
3、2024年,誰在退市名單上?
4、國內催收行業分析
5、中國獨角獸企業排行榜
——END——
【PS:點選詳情可檢視內容】
點選微信小程式👉:"報告搜一搜";免費下載各行業研究報告pdf和word、可視資料、學習資料。提供研究報告、市場研究報告、行業報告、行業研究報告、調研報告、市場調查報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