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屈的越南

為防止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失聯,歡迎大家加我的個人微信好友。
語音技術來自訊飛有聲
作者:夢迴西安
202572日,特朗普宣佈,美越兩國在談判最後一刻達成新的貿易協議。
協議主要有三條:
一是美國將對越南進口商品,徵收20%的關稅;
二是經越南轉口,再向美國出口的商品,美國將徵收40%的關稅;
三是越南對美國零關稅。
訊息已宣佈,輿論普遍反映就是越南跪了,跪得很徹底。
但是,這件事幾天後竟然出現了巨大的反轉。
倘若越南和美國當真達成了相關協議,依照常理,越南方面必然也會有正式的對外訊息公佈。
畢竟這種萬眾矚目的重大國際合作,很難封鎖訊息。
但實際情況是,越南方面所公佈的訊息,與美國方面的說法存在著極為明顯的不同。
這一差異,是事情的最大疑點。
7月3日,越南政府網釋出了報道,標題為《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同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通電話》。
報道的全部詳細內容,如下圖所示。

仔細研讀越南的官方報道,其中重點主要有兩個關鍵方面。
其一,兩國就貿易協定框架的聯合宣告,達成了一致意見。
聯合宣告的達成,標誌著雙方在貿易合作的大方向上邁出了重要一步,為後續更深入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其二,越南承諾為包括大排量汽車等美國商品,給予優惠市場準入權。
注意,優惠市場準入並不等同於零關稅。
這一細節至關重要。
它明確界定了越南給予美國商品的市場準入程度並非毫無門檻的零關稅待遇。
作為交換,美國將大幅下調對越南多種商品的對等關稅。
蘇林還要求美國儘快承認越南市場經濟地位,取消高科技產品出口限制措施。
同時,蘇林還邀請特朗普和夫人訪問越南。
看到這裡,不難發現,越南公佈的訊息與特朗普宣佈的關稅協議明顯有巨大的區別。
特朗普公佈的關稅協議有明確的數字,但越南方面在具體問題上的表達卻含混不清。
最為重要的是,越南方面的通稿竟然沒有一個準確的關稅數字:
越南給予美國商品優惠市場準入權,以此換取美國下調對等關稅。
越南與美國達成貿易框架協議,期望美國承認其市場經濟地位,並取消高科技產品出口限制措施。
雖說越南在這場交易中大機率會有一定程度的吃虧,但絕對不像公眾理解的那樣,是越南單方面下跪。
按照越南的說法,其吃虧的程度尚在可接受範圍內。
這就奇怪了,兩國的說法怎麼不一致呢?難道又是一次“各自表述”的贏學場面?
很快,美國《政客》雜誌的爆料,為我們解開了事情的真相。
根據《政客》雜誌的爆料內容,特朗普的做法頗具偷襲意味,直接把越南打得措手不及。
原來,雙方私下談好的關稅稅率是11%,比先前的46%,的確有大幅下降。
美國商品全面零關稅進入越南也是錯誤的,越南只是給予大排量汽車等重點商品零關稅待遇。
至於40%的轉口商品關稅,雙方也沒談好。
總之,許多細節都還在磋商。
這也符合越南方面說的,“和美國達成貿易框架協議”,就是個框架而已。
為什麼私下談的條款,會和特朗普宣佈的不一樣呢?
說白了,特朗普又在玩他那套 “贏學” 手段罷了。

要知道,自貿易戰爆發以來,真正和美國達成協議的,屈指可數,目前也就只有一個英國。
其他國家要麼處於觀望狀態,要麼直接選擇抵抗,不願輕易妥協。
這種局面導致特朗普在政績方面很難有所交代。
在巨大的壓力下,他迫切需要透過各種方式來營造“贏”的局面。
類似的事情,早已不是一次兩次,見怪不怪了。
問題是,特朗普這麼一“贏”,等於臨時把條件提高了一大截,令蘇林很難辦。
蘇林答應吧,那賣國賊的帽子,是跑不掉了。
要知道,越南現在正在搞政府機構的“降本增效”,將58個省份和5個直轄市,縮小為34個。
這就意味著,公務員數量要明顯減少,內部的反對意見其實很大。
蘇林敢答應特朗普的條件,等於給政敵送把柄。
但不答應,硬剛吧,特朗普肯定要報復,以越南的體量未必能承受。
所以,蘇林面臨的局面,十分棘手,結結實實被特朗普擺了一道。
事情的真相雖然清晰了,但許多人依然擔憂,越南在後續談判中是否會以犧牲中國利益為籌碼換取美方關稅的讓步呢?
先說結論:不用擔心。
首先,越南經濟對中國的依賴程度之深,早已滲透到其核心產業的血脈之中。
越南在國際博弈中,很難做出損害中越經濟聯絡的選擇。
以紡織品為例,2024年,越南紡織品出口額達440億美元。
紡織品是越南第二大出口商品,僅次於電子類。
越南也是世界第二大紡織品出口國,僅次於中國。
但越南的紡織品產業始終存在結構性瓶頸,即典型的 “兩頭在外”特徵:
下游的市場渠道與品牌營銷牢牢掌握在西方企業手中;
上游的原材料供應與核心生產裝置則高度依賴外部輸入,中國正是其上游產業鏈的關鍵支撐者。
根據越南紡織服裝協會(VITAS)的資料顯示:
2022年,越南紡織業55%至60%的原輔料供應來自中國,其中服裝原輔料、紗線、布料等主要從中國進口。
有人或許會疑問,越南能否會從其他國家尋找替代供應源?
答案是否定的。
這些紡織原料要麼是中國獨有的產能優勢產品,要麼是隻有中國才能滿足其大規模需求且價格具備競爭力的品類。
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間,由於中國部分地區供應鏈短暫中斷,越南紡織業立刻陷入原料匱乏的困境,多家工廠因缺料被迫停產。
這一事件生動展現了其對中國供應鏈的高度依賴。
更關鍵的是,越南紡織業處於產業鏈中游,主要承擔組裝加工環節,工廠的利潤空間本就十分微薄。
任何原材料成本的上漲,都會擠壓其生存空間。
若想向上遊突破實現原料國產化,難度更是超乎想象。
紡織業的上游屬於化工行業,這類重工業需要密集的人才儲備、先進的技術積累和鉅額的資金投入。
發展初期往往需要政府長期的鉅額補貼才能度過培育期。
中國在重工業發展過程中就經歷了這樣的階段。
但以越南的經濟體量和財政能力來看,連規劃中的南北高鐵專案都因資金問題進展緩慢,想要大規模補貼重工業以實現產業鏈自主,是不切實際的。
其次,越南的產業結構,與美國內部各大利益集團有密切聯絡,特朗普不太可能真的下狠手。
還是以紡織業為例。
根據耐克公司2024財年報告,越南連續第二年成為耐克最大的鞋類和服裝製造商,越南生產了耐克全球約50%的鞋類和28%的服裝。
越南,是耐克最大的生產基地。
這意味著,一旦特朗普對越南加徵高額關稅或採取其他限制性措施,耐克的生產成本將大幅上升,全球供應鏈也會受到衝擊,進而損害美國企業的核心利益。
早在四月份,特朗普就和耐克、lululemon等企業的CEO進行了會面,答應給他們豁免權。
與越南存在利益關聯的美國企業絕非只有耐克,還有大量在越南投資設廠的製造業企業。
特朗普想關這一關,還真不容易。
越南的產業結構,還與美國盟友存在密切聯絡。
以電子產業為例。
三星在越南的投資額,是越南外企中最大的,直接僱傭了多達14萬人,間接僱傭人數超過30萬。
越南生產了三星50%的手機,是三星最大的生產基地,三星的出口額,佔越南總出口額的25%。
一旦特朗普對越南下狠手,三星就要被結結實實砍一刀。
人家能答應?不得瘋狂遊說反對?
在越南大量設廠的外資企業,可不止韓國,日本、歐盟等企業也很多。
任何對越南的高額關稅,都會嚴重損害他們的利益。
再之,對越南下狠手,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長期以來,美國一直將推動製造業從中國遷出視為重要戰略,為此出臺了不少政策引導和激勵措施。
在這一背景下,許多美國企業乃至跨國公司積極響應,耗費大量精力將生產基地轉移到了越南。
可如今,特朗普卻突然提出要對越南征收高額關稅,這操作無疑是自相矛盾的政策反轉。
企業前腳剛響應美國政府號召搬到越南,後腳就被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捅一刀”。
這樣的變故沒有企業能承受。

要知道,企業搬遷的成本遠超想象。
技術工人的跨國培訓需要數月時間,光是培訓教材本土化改編和講師差旅費用就不是小數目。
還有全新生產線的裝置採購,從定製到安裝除錯往往需要數千萬美元投入。
外加工廠土地租賃、基礎設施改造、當地合規性認證等雜項開支,都是不小的投入。
這些成本才剛支出不久,企業還沒來得及透過生產運營收回成本,你這關稅下來,越南生產也沒優勢了,豈不是要再次搬遷?
這對企業的現金流和長期發展規劃都是毀滅性打擊。
更重要的是,這種政策的不確定性會徹底摧毀企業對美國政府戰略的信任。
未來再想推動產業轉移,恐怕沒有企業敢輕易響應,誰知道會不會又變卦?
最終受損的,還是美國的產業佈局和經濟競爭力。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特朗普提出的條件會嚴重損害中國的核心利益。
其中最引人警惕的是,他要求美國商品以零關稅進入越南市場。
這一要求看似是美越雙邊貿易安排,實則暗藏對中國市場的衝擊風險。
因為中國與東盟國家早已達成了自貿協議,根據《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在諸多商品領域實現了低關稅甚至零關稅待遇,貨物跨境流通的便利性極高。
若美國大量商品以零關稅進入越南,這些商品完全可以透過轉口貿易的方式,藉助中國與東盟的自貿區優惠政策流入中國市場。
比如美國的汽車零部件、電子裝置等產品,一旦在越南完成簡單加工或包裝,就能以“東盟製造”的名義規避中國對美關稅。
中國顯然不可能容忍這種事情發生。
越南作為東盟成員國,若貿然答應特朗普的零關稅要求,必然面臨中國的一系列反制措施。
以越南經濟對中國的依賴程度,中國想卡一下越南的脖子並不難,但越南很難承受。
綜上所述,越南幾乎沒有倒向美國的可能,雙方最終達成的貿易協議,可能是越南吃點虧。
但不可能是越南全面下跪,更不可能以犧牲中國利益為代價換取美方的讓步。
越南高層近期的動態,也從側面證實了這一點。
7月9日上午,越南總理範明政,主持了“國家鐵路重點專案和工程指導委員會”的視訊會議。

這已經是三個月來,範明政第三次主持這個會議了,會議的重點是老街—河內—海防鐵路專案。
這條鐵路,全長187公里,投資額約70億美元,越南國會近期已經同意撥款。
範明政多次明確,鐵路今年年底就會開工。
建成後,鐵路將連線中國,實現越南北部與中國鐵路網的互聯互通。
我們多次說過,鐵路和地緣政治關係密切。
一國鐵路和另一國鐵路的對接,往往會帶來經濟、政治層面的深度合作。
所以,俄羅斯一直不願意讓中國的鐵路,進入中亞。
越南的選擇,明顯是要加大和中國的交往,先讓北部鐵路網和中國對接。
如果有好處,再把南部鐵路網也拉進來,等於半隻腳踏入中國經濟圈。
若越南高層鐵了心倒向美國,這條鐵路是修不成的,甚至都不用修了。
越南終究是亞洲國家。
這片土地上的生存邏輯與地緣現實,決定了它很難真正倒向萬里之外的美國。
當美國在全球範圍內顯露孤立主義傾向時,越南貿然押注美國,無異於在流沙上建造樓閣。
亞洲的產業鏈網路、文化紐帶與地緣安全格局,早已將越南與周邊國家緊密相連。
中國作為其最大的貿易伙伴與產業鏈基石,是越南無法繞開的近鄰。
這些紮根於亞洲土壤的現實利益,遠比美國提供的短期優惠更具韌性。
對墨西哥來說,天堂很遠,美國很近。
對越南來說,則是美國很遠,中國很近。
正因如此,越南只會繼續踐行“竹子外交”。
既不與任何大國徹底繫結,也不在博弈中失去自我,左右逢源中,實現利益最大化。
特朗普突然偷襲,宣佈一些與越南並沒有達成的條件當做既定事實,擺明了就是欺負越南實力弱,經濟對美國市場依賴大。
所以即便特朗普滿口胡柴,越南也不大敢與美國翻臉。
最終越南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找特朗普私下協商,這恰恰又給了特朗普再次施展極限施壓手段榨取好處的機會。
說實話,被特朗普如此公開蹂躪,越南是很憋屈的。
越南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拖。
既不答應,也不公開反對,私底下繼續談,繼續觀望。
這樣幹,特朗普能答應?會不會給越南上強度?
放心,特朗普不敢。
以近期的第二輪關稅為例,特朗普給馬來西亞、菲律賓、日本、巴西等一眾國家,加了20%到50%不等的關稅。
但有意思的是,生效日期是8月1日。
要知道,“對等關稅”的暫緩期限,是90天,也就是7月9日到期。
特朗普給延期到8月1日,看似氣勢洶洶,說到底是第二次關稅暫緩。
越南只要想拖,拖到8月1日問題不大。
到了8月1日,沒準還可以繼續暫緩。
等到別的國家和美國達成了協議,自己再和美國達成,不需要著急。
只要美國想實施“印太戰略”,圍堵中國,越南在產業和地緣上的作用,就是不可替代的。
尤其是在產業上,越南是中國產業外移最合適的地區。
沒有越南的配合,打擊中國製造業的難度就大了不少。
特朗普不太可能為了一點關稅利益和越南鬧翻,這不但對自身利益有影響,而且還會重創“印太戰略”,將越南徹底推到中國的懷抱。
這才是越南拖下去的唯一底氣。
由於微信改版,關注後請點選右上角,選擇“設為星標”與“置頂”,以獲得最及時的文章更新。

什麼資金在買銀行股,背後邏輯是什麼?
大盤指數上去了,其它股票能不能有好的表現?
後續支撐資本市場走強的條件以及關鍵宏觀指標是什麼?
歡迎閱讀今日星球文章“銀行股為什麼漲幅驚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