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2日特朗普對全球超180個國家和地區發動“關稅戰”以來,除了中國之外,美國“黑名單”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還處於觀望狀態。
雖然在4月8日,加拿大商務部宣佈,對美國汽車加徵25%關稅,9日零時1分生效,商品總價值約250億美元。
但加拿大此舉一般被認為是選舉策略,因為加拿大議會大選將在4月28日舉行,自由黨政府需要展現對美國的強硬立場。

在觀望者當中,又可分成四種類型:
一、歐盟,聲稱自己的手裡有刀(制定了報復清單),但只是把刀左手換右手,右手換左手。還不敢砍向美國,因為歐盟內部並沒有統一對策。
二、不列出報復清單,但對美國態度強硬,比如巴西。
三、在網上被稱為“秒跪”、“秒慫”的國家,比如越南。
四、坐地上哭,說是“國難降臨”,比如日本。
它們都願意主動找美國談判,想獨善其身。
不過,事實證明:在美國面前越是示弱,就越會捱揍。
反過來,這也證明中國對美國的堅決反制是完全正確且必要的。
關於如何應對美國的問題,舉三個例子:越南、歐盟、阿根廷。它們分別來自亞洲、歐洲、南美。
越南
由於越南是中國鄰國,又是被美國列入“第一檔”關稅的國家(46%),所以,它格外引人關注。
4月3日,網上一些短影片就高呼越南“秒跪”,主動將美國商品關稅降為“零”。
一些人陰陽怪氣地誇越南“理性、聰明、有福氣”,跪得對,跪得好。
其實它們不是在誇越南,而是在為自己不敢公開說出口的“投降論”找依據。
越南主動提出“零關稅”,既有它的無奈,也有它的算計。
4月2日,特朗普在儀式現場說的是“對等關稅”,理由是相關國家對美國長期實施高關稅政策,佔了美國便宜,所以要“對等”。
既然如此,越南從“對等關稅”出發,讓美越相互實現“零關稅”,這就是越南跟美國談判的前提條件。
特朗普說,他與越南領導人的電話會談令人滿意。但只說越南主動提出“零關稅”,不說越南的前提條件。
特朗普是在吹噓他立竿見影的“成就”,讓紅脖子們“苦一苦,忍一忍”,勝利就在前方,

4月6日,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在福克斯“週日早間前瞻”節目中說:讓我們以越南為例。當他們來找我們說“我們將實現零關稅”時,這對我們來說毫無意義……越南的讓步遠遠不夠,問題在於它們的所有非關稅欺詐行為。”
美國出爾反爾,“對等關稅”是美國總統親口說的,結果卻不認賬了。
納瓦羅還說,美國向越南出口價值1美元的商品,就得從越南進口15美元的商品。
美越貿易金額比例真的是1:15嗎?可說是,也可說不是。因為這15美元裡面,至少有5美元是“洗澡蟹”。
美國真正目標是想消除1045億美元的對越貿易逆差,“零關稅”根本達不到這一目標的,甚至會進一步擴大逆差。
越南就算全力進口美國商品,金額也很有限。因為美國製造的產品,大多並不是越南人所需要的。
而越南製造的產品,是美國消費者所需要的。
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提法來自他第一個任期內由納瓦羅起草的《對等貿易法案》(Reciprocal Trade Act)
然而,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本來就不存在“對等關稅”。
根據WTO“加權平均關稅”,比如,美國為2.2%、中國為3%、印度為12%。
原因就是印度製造業過於落後,所以允許它用高關稅保護本國產業。
同理,美國跟越南說什麼“對等關稅”,本身就令人啼笑皆非。
越南主動放棄其合法的保護性關稅,盡力增加進口美國商品,目的是為了保住美國市場。
但越南得到了什麼?
不是美越以“零關稅”為基礎的談判,而是美國的變本加厲。
歐盟

面對美國關稅施壓,馮德萊恩也提出了相互“零關稅”提議,具體產品可以透過美歐談判確定。
美國加的那20%,歐盟也不想加了,大家不要互相傷害,好不好。
美國和歐盟都是發達經濟體,它們倒是可以“對等”。
但問題是特朗普又不樂意,你回應馮德萊恩:這完全不夠,它們(歐盟)在貿易問題上傷害了我們。
什麼叫完全不夠?又是美國貿易赤字問題。
美國對歐盟有3500億美元貿易逆差,如果相互“零關稅”,美國確實可以增加對歐洲的出口額,但歐盟也可以增加對美國的出口額。
這一來一去,美國對歐盟貿易赤字還是基本不變。
於是,特朗普就提出了自己的奇思妙想:
“歐盟必須從我們這裡購買能源……我們可以在一週內砍掉3500億美元。他們必須購買,並承諾購買同等數額的能源。”
這不就是強買強賣嗎?
有些黑社會組織在農貿市場、建築市場就是這麼幹的,但受害人畢竟可以找警察。
但在國際貿易中,哪裡有什麼警察?
大家都是靠規則和契約來進行跨國貿易的,這也是人類文明社會的基石之一。
美國現在就是在踐踏這些規則和契約,連WTO都差點被它搞到癱瘓。
歐盟各國可都是美國的盟友,很多還是北約成員國。它們在俄烏衝突爆發後,可沒少採購美國的高價天然氣。
而美國有對盟友手下留情嗎?
直接把刀架歐盟脖子上,3500億美元,你買也得買,不買也得買。
難道這就叫文明的樣子?
馮德萊恩4月8日在與中方通話時說:美國加徵關稅嚴重衝擊國際貿易,對歐盟和中國及弱勢國家造成了嚴重影響。
她是多麼地不想說這些話,但除了中國,歐盟還能借助什麼力量呢?
歐盟第一反應,就是示弱。結果跟越南一樣,美國要將它整碗端走。
最後說說特朗普的死忠粉–米萊。
阿根廷

特朗普“對等關稅”一來,阿根廷也跟著中槍。
米萊政府連吭都不敢吭一聲,趕緊躲起來。畢竟,美國對它只是加徵了10%最低基準關稅。
但阿根廷公司的股票卻在上週五大幅下跌,最高跌幅達12.4%;阿根廷債券也下跌了2.7%,國家風險指數上漲了53點至925基點。
米萊在4月6日不得不跟著越南、歐盟向美國提出了相互“零關稅”建議。
但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專門對阿根廷提出了一份“貿易評估報告”。
阿根廷需要拆除的“障礙”不是隻是關稅壁壘,還有非關稅壁壘、貿易便利化、衛生和植物檢疫壁壘、智慧財產權,以及服務業壁壘。
美國對阿根廷的貿易逆差只有3.02億美元,總貿易額為130多億美元。
更何況米萊是特朗普最堅定的支持者。
即便如此,特朗普卻連這點蚊子肉也不放過。
阿根廷外匯儲備只有240億美元,除掉支付每月到期的債務和利息,它是拿不出外匯進口非必要商品的。
難道阿根廷還需要採購美國的大豆、牛肉?
不買是吧?美國就對阿根廷下狠手了。
4月8日,據《號角報》報道,美國美國國務院拉美特使卡羅內要求阿根廷政府取消與中國的貨幣互換協議。
該協議對阿根廷經濟非常重要,它可以幫助阿根廷大大減輕外匯壓力。
但美國威脅說,如果不答應,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取消阿根廷提出的總額200億美元貸款申請。
這已經遠遠超出了關稅範圍,這是“趁你病,要你命”,根本不顧阿根廷人的死活。
阿根廷政府回應美國,“我們不會取消,也不會因為他們這樣要求就這麼做”,算是硬氣了一把。
美國霸凌阿根廷,針對的是中國在拉美地區的影響力,以及人民幣。
阿根廷如果順從美國,它的下場是什麼?就是自斷生路。
關稅戰,就是一場硬碰硬的鬥爭,它涉及範圍遠不只是關稅。
越南、歐盟、阿根廷已經證明,向美國示弱,換來的不是“停火”,而是得寸進尺。
薪不盡,火不滅 !
中國勇於鬥爭,不僅僅是為了捍衛自身利益,也是在維護全球貿易秩序的穩定。
同時也是一種警告:中國連美國都照樣反制,個別想要助紂為虐者,自己掂量掂量吧。
世界各國如果不被美國勒索,唯有跟中國一起共御強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