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之前,鬱亮“辭去”萬科鬱亮申請辭去萬科董事會主席的職務,是房企乃至財經界的一件大事。
聽到這個訊息,老鄧長舒一口氣。因為在老鄧看來,鬱亮根本不是當老大的料。可是他不僅當了老大,而且一直賴著不走,非得等萬科早已千瘡百孔,幾乎已經救不起來了,才“辭去”董事會主席的職務,早就太晚了!
老鄧為萬科感到可惜!可謂極為痛心!因為如此一個十幾年前在行業內和老百姓心目中享受極高美譽度、形象如此高大上的大型房企,現在居然變成了小丑,風雨飄搖,搖搖欲墜,朝不保夕,鬱亮可謂“功不可沒”。這就是根本沒能力當老大的人,當了老大後的結果。
現在的萬科董事長是辛傑,他是萬科大股東深圳地鐵的老大,算是“一肩挑”了,可見大股東和深圳國資委對萬科的重視程度。但在老鄧看來,當初深鐵非得控股萬科本身就是錯誤,現在更是救不起來。因為萬科已經被鬱亮為首的一夥人玩兒殘了,萬科無非是什麼時候被拆分出售,深鐵怎麼儘量挽回700億元的投資損失而已。但這個話題先放到一邊,我們看看鬱亮是怎麼把萬科搞殘的。
說起鬱亮,必須先提王石,因為兩者不僅一脈相承,而且王石是真正當老大的料。我這麼說,不是說王石是完美的,王石本人有極大弱點,後面馬上就會提到,但他是真正的老大。
用管理學的術語來說,老大就是“領導者”,對於大公司來說就是“大領導”。大家知道管理中最重要的職能是什麼嗎?
是,決策。
也就是說,領導一個大公司,決策是老大的第一要務。決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一個公司的未來。連續的正確決策,可以讓小公司不斷興旺發達,變成巨無霸。而連續的錯誤決策,幾年或十幾年,足以把一個大公司搞殘搞死了。
王石為什麼是真正的老大?因為他在商業上的決策高明。再在1990年代,在當時“多元化”的潮流中,王石就決定萬科只做房地產,而且只做住宅,也就是專業化。事後證明,這個決策很高明。
僅此一個決策,讓萬科興旺了二十年。僅此一個決策,就證明王石是合格的老大。
當然,王石的決策還不止這一個。在他的領導下,萬科人才濟濟,房子質量好,跟得上時代潮流,使用者買萬科的房子住得舒服,有面子,有增值潛力。萬科也獲得了豐厚的利潤。而萬科的員工尤其高管,也得到了充分的回報。可以說,王石領導下的萬科,基本實現了使用者滿意、員工滿意、股東滿意、社會滿意。
能實現這“四個滿意”,在老鄧看來,已經達到了經商的最高境界。
但這只是表面上。因為萬科能獲得巨大發展,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潮流,是時勢。
這個大家都知道,也就是1990年代以後我國GDP始終高速增長,1997年房地產市場化。尤其是2000年中國加入WTO,經濟繼續獲得大發展,這導致城市化大發展。所以房地產業有二十年的順風期,這就是時勢。萬科坐在風口上,加上王石本人的眼光和早期對公司的管理,讓萬科一度成為我國最優秀的房企。
王石是合格的老大,他有眼光,有氣場,有定力。但是,他也僅僅是合格的老大,還遠遠算不上優秀。因為他選的接班人,鬱亮
,實在是太差了。
鬱亮之所以能被王石信任,當然有一定的能力,但這能力僅僅體現在財務上。因為鬱亮是會計專業畢業,善於做賬。王石重視的另一個萬科高管祝九勝,也是財務出身,建行被挖過來的高管。所以王石把這兩位選做萬科的一二把手,也就是做財務的成了萬科的一二把手,後來在萬科把持實際權力,說明王石認為造房子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在王石看來,只要控制好財務就行了,而設計樓盤、蓋房子,是“術”,是低層面的事。所以王石在離任前沒有培養或提拔出對中國房地產發展有深刻理解的高管,說明他遠遠稱不上優秀。
王石選擇鬱亮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鬱亮看起來很忠誠,很“聽話”,沒什麼脾氣,是個既忠誠又聽話的“好人”。
前任領導選擇既忠誠又聽話的“好人”,是人性的普遍弱點,換你是領導,估計也想選這種人做“接班人”。但這恰恰是普通人的做法,說明王石一點都不高明。
因為什麼人,才會既忠誠又聽話呢?
一般是沒什麼能力的。因為真正有能力的人,往往脾氣大。他們看不慣庸人的平庸表現,於是不容易和領導和同事搞好關係。其實這種人如果以後成了老大,機率上說反而更容易帶領公司繼續進步。但問題恰恰是:在公司政治中,最後往往是貌似最忠誠聽話的老好人,但往往又是能力平庸的人,佔了上風。
美國通用電氣的傑出領導人韋爾奇,曾經總結出通用電氣選擇董事長的標準,那就是下一屆董事長,其工作作風往往和前一任明顯不同,商業觀點也往往不一樣。因為這樣才能不斷適應社會的發展。當然,在工作中,繼任者在頻繁的工作調動中,必須被證明業務能力出眾。大約每隔十年,通用電氣都會在幾個早已被證明業務能力出眾的高管中,選擇下一任董事長。
韋爾奇就是這樣被通用電氣選為新一任董事長的,而他選擇下一任董事長的標準也是這樣。韋爾奇號稱“屠夫”,上來就大刀闊斧裁員,搞企業賣出和併購,他帶領通用電氣從輝煌走向輝煌。
當然,不是每一屆董事長都能繼續成功。在2000到2020年代,通用電氣有過十幾年的挫折期。但是2021年以後又起來了,股價創了歷史新高。
回到萬科,回到王石。老鄧對王石選擇鬱亮做“接班人”始終不解,因為鬱亮根本是房地產的外行,就是個學財務的。在最著名的房企,鬱亮可以說毫無業務能力,祝九勝也是這樣。可偏偏這樣的人,因為看起來忠誠可靠,脾氣貌似也不錯,於是就被王石選為了“接班人”。由此可見王石也就是個非常平庸的老大,遠遠算不上優秀。
實際上,當時代進入到2010年代乃至2020年之後,房地產的邏輯已經發生了變化。我說的是房子本身,過去是60到130平米的房子佔主流。但2020年以後隨著房地產的飽和,城市化的趨緩,200乃至300平米以上的大平層、別墅,低容積率的樓盤,已經日趨成為主流。
但遺憾的是,萬科根本沒抓住這波潮流,早就遠遠落後了。
道理很簡單,我們聽說過萬科在“房地產2.0”時代有什麼驚豔的樓盤嗎?萬科到底有什麼優秀的設計師,能成為公司前幾位高管呢?
這也說明王石對房地產的理解不夠深。1990年代他專注於住宅,是對的。但是過了二十多年,王石肯定沒有看到房地產已經進入2.0時代,更別說鬱亮了,否則今天的萬科絕壁不是這個樣子。
在對房地產的理解上,鬱亮非常平庸。
而對公司的內部管理,鬱亮更是平庸之極,我就不說他有多差勁了。因為萬科在他的領導下,各路高管全都在吃大戶,在利用萬科的品牌和資源為自己撈取利益。鬱亮的高管團隊,包括鬱亮自己,甚至包括王石,這方面可謂“首當其衝”,因為他們在故意壓低萬科的股價,總想低位吃貨。但結果卻引來了狼,就是姚振華在2015年大肆購買萬科股票,然後就是圍繞萬科股權引出了一大堆熱鬧的事兒。結果呢,萬科高管團隊沒能控股,陰差陽錯最後深圳地鐵成了絕對控股的大股東。
偷雞不成蝕把米,到了這個地步,再想想國內的大形勢,鬱亮帶領高管團隊,難道還不應該把事情做好嗎?別再利用萬科的品牌和資源搞自己的自留地了,別再撈了,把精力用於房地產業務,收縮展現,搶佔房地產2.0時代的制高點,才是2016年以後萬科的首要任務。
試想一下,2016年的萬科品牌美譽度仍然很高,在市場上發債可以享受最低利率。如果當時萬科收縮戰線,不掙錢的樓盤儘量甩賣,聚焦於一二線城市的低容積率大平層、別墅,在設計和質量上繼續保持優勢,現在肯定還是房地產第一品牌吧。
可惜,鬱亮不僅沒能做到這一點,而且在他的領導下,萬科內部烏煙瘴氣。人心已經散了,大家都在吃大戶,比如圍繞萬科搞一些金融公司,其實就是萬科高管在損公肥私。萬科人哪裡還有心思做好房地產。遺憾的是深圳地鐵動作遲緩,他們早就該對萬科高管團隊動手。現在祝九勝、鬱亮辭職,已經來不及了。
其實深鐵非得來當萬科的大股東,本身就是錯誤的。當初深鐵想的應該是:深圳一直在高速發展,圍繞深鐵的很多站點,周邊的土地和房子很值錢,深鐵可以靠這些土地賺不少錢。
想的是沒錯,但據此要控股一個全國性的大房企,就錯了。因為術業有專攻,你一個搞地鐵的非得來搞房地產,管得過來嗎?
深鐵其實是可以鐵定賺錢的,那就是和房企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在合資公司裡佔股份,不用出錢,具體運營都交給房企,只拿利潤提成,而且事先規定負盈不負虧,肯定有大把房企前來合作。或者深鐵把地賣了也行。還有一種做法,就是深鐵自己成立個房企,從小到大自己做,也行。總之,完全沒必要去控股一個大房企。
所以深鐵主動控股一個大房企,無論這個企業是不是萬科,都是跳進了一個大坑,因為這遠遠超出了深鐵的能力圈。
現在想想,當初華潤主動把手裡的萬科股份賣掉,實在是高!華潤早就有自己的地產業務,對房地產的理解肯定比深鐵深多了。事後來看,華潤肯定已經看到萬科那幫以鬱亮為首的高管既平庸又自私,王石躺在功勞簿上志得意滿,就像鼎盛時期的袁紹那樣顧盼自雄,萬科高管團隊自我感覺過於良好。所以華潤三十六計走為上,把萬科股份賣了個好價錢。
和華潤相比,王石、姚振華、許家印、深圳地鐵,至少低了一個檔次。
而鬱亮以及祝九勝,檔次更是低得多。因為他們根本意識不到他們早已坐到了火山口上,不進則退。可是過去幾年,他們還在一搜已經快被他們搞沉的大船上爭權奪利。萬科高管們以為背靠萬科這棵大樹可以永遠撈下去,以為大股東奈何不了自己。但他們早已惹惱了國資,讓深鐵虧損幾百億,以後肯定吃不了兜著走。所有撈取的利益,以後都得成倍還回去。
先不說鬱亮沒有看清房地產發展的趨勢,咱就說萬科高管成立的那麼多公司和小金庫,在深鐵成為唯一大股東之後還敢繼續大撈特撈,這膽量之肥,行動之蠢,實在令筆者震驚。鬱亮以及王石,早就應該在公司內部大力整肅了,可是他們做了什麼?
鬱亮根本不是當老大的料,卻當上了老大還賴著不走,最終把萬科近乎搞死,自己也快身敗名裂了。現在他雖然仍然是萬科的執行副總裁,但誰都能看出鬱亮現在的任務是儘量收拾殘局,讓萬科能真正繼續活下去,讓大股東深鐵儘量減少虧損。可是以他的能力,這基本上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因為在老鄧看來,現在萬科最好的做法是儘量拆分甩賣,儘量瘦身,簡化公司結構,保留能賺錢的少量業務。但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巨量賠錢的過程,很可能最後茫茫蕩蕩,什麼也剩不下還欠一屁股債。
另一方面,深鐵還抱有幻想。對於深圳國資委下屬的深鐵,我也無話可說。
一個具有良好美譽度的大企業,在短短十幾年,就被不合格的新一任領導搞到鉅虧的境地,公司內部管理混亂,
人心離散,
在外面美譽度蕩然無存,甚至成了丑角,實在是令人唏噓。
老鄧文章,幾天一篇。天南海北,侃侃而談。設為星標,置頂方便。交流想法,參與留言。好文分享,一鍵三連。
關注本號,閱讀往期精彩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