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人饞起來是真的沒辦法,今天的酥餅算是我給自己的一個小獎勵。
和之前常做的很多發麵的蒸餅、烙餅又不一樣。
我把步驟弄得詳細一點,爭取讓你們都能一次成功!
先說餡料吧,用南瓜、紫薯、紅薯做餡,都是最簡單的。
想提味就加點砂糖、奶油或者煉乳。
或者也可以做各種豆沙餡的,按照你們自己的口味來。
油酥的做法其實挺簡單的,就是熱油+麵粉,多攪一會兒,就能變得很細膩。
不用反覆的塗抹,只要在大餅上塗滿再捲起來,就是一層一層的了。
現在這個季節,我更建議你你們做發酵的版本。
餅皮外酥內軟,不會覺得噎和乾巴,口感又到了另一個層次。
雖然餡料你們自選,但我做的是紫薯的,你們就參考一下。
品質很好的紫薯,味道很甜的,就沒有必要加糖了。但我這次買的一般,加點糖或者煉乳會更好一些。
溫水和麵,這要求我要放到最前面。加上酵母、玉米油,因為是發酵的版本,溫水也不要超過40℃,才不會讓酵母失活。
用溫水和出來的麵糰,就是要軟一些,這你也不用擔心,蓋蓋發酵到2倍大。
油酥你們都會做吧,小碗裡倒麵粉,加上熱油,攪就行了。
這個季節,不做點發酵麵食真的挺虧的。發酵好的麵糰氣孔很漂亮,簡單揉幾下排氣,就可以擀開了。
第一次擀餅,一定要大,長方形的面片擀薄一些,這樣最後做出來的酥餅層次也豐富。
攪好的油酥在面片上塗得滿滿當當,刷子沒啥用,我一般都直接上手。
因為這個面是挺軟的,你們捲餅的時候可以放慢點速度,一點點來。卷好了直接切成小段,儘量差不多大小就行。
為了避免之後油酥漏出來,切好的面段在介面處捏緊,再向下按壓整理好形狀。這裡注意別用擀麵杖擀餅,一擀油酥就容易漏出來了,用手造型是最好的。
紫薯餡根據你們自己的能力塞,擔心會露餡的就少塞點。感覺自己熟悉了,再多往裡面加餡,主要就是一個熟能生巧。
包法雖然和包包子不差多少,但最好不要留太大的小面揪,最好是這種小圓包子的造型,一會兒擀餅造型更好。
撒芝麻、擀餅這是一整套的動作。圓餅也行、牛舌餅也行,你們看自己怎麼順手怎麼來。
今天我做的這個酥餅,不僅多,個頭也大,平底鍋不夠烙的,你們換成家裡的電餅鐺更方便。
食材都是好熟的,翻過來不用烙太久,兩面金黃就能出鍋了。
其實這種酥餅,我基本每年都會發一次,今天這個是我覺得格外成功的。
比不發酵、不醒面的版本更柔軟,那種幹噎的口感就沒有了。
還是粗糧的版本,可以的解饞的同時安慰一下自己,不會吃得太罪惡。
這個全麥饅頭雖然看起來樸素,但營養價值真的挺不錯的。
自己家種的小麥磨成麵粉,又從山東老家郵寄過來的,滿滿的都是家鄉的味道和心意。